作者的话 我与研学

“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伊坂幸太郎

我有两个女儿,姐姐叫“舒心”,妹妹叫“暖心”,正如名字一般,她们常常让我感到幸福、陶醉,感慨作为妈妈的美好。

作为80后的我,童年的回忆充满了太多限制。直到现在,在我将近70岁母亲的眼里,我仍是属于她的“某个部分”,所以她常常以权威的方式告诫我:不能这样,要去那样!她有操不完的心,我也渐渐练就了各种逃避的“武艺”。

作为大学老师的我,喜欢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看他/她们如何思考、如何讨论、如何处理错题和难题。我发现并非所有学生都经历了真实的学习,他/她们坐在那里,看上去是在学习,不断地点头,当你问他/她们还有没有问题的时候,他/她们会说没有,接着你抛出来一个新问题,他/她们开始快速翻书、寻找笔记……可能他/她们只是在配合我的教学,或仅仅是为了考试成绩,他/她们不知道除了分数外,学习还能是为了什么。

这些人生经历,让我更加珍惜此生为人父母的机会。与孩子相处,应该尽可能在彼此的生命历程中留下美好的回忆,这些回忆不仅仅是当下的快乐,更是面向未来的历练。所以我要做的,不是教他/她们多认识几个字,不是多做几道数学题或多背几首诗,而是在这个连下一秒发生什么都无法预知的时代里,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快速、准确地判断,学会更好地与他人合作。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我要去做这些?”因为非常遗憾,孩子难以从灌输式教育中习得这些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培养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在实践中锻炼,这种锻炼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每一个经历中积累起来的。这才是亲子教育中最应该完成的“任务”,如果错过了学龄前的长期陪伴,一生中便再也找不到这样纯粹的亲子时光了。这段时光会给父母和孩子带来许多珍贵的体验,也会给彼此无限的可能。突然想到一句话:“童年的发展就类似在麦田散步,无论是好是坏,都会形成路径,影响一辈子的行为。”《三字经》曰:“子不教,父之过。”教与养是为人父母的重要义务,所以我想带着我的孩子,带着更多的孩子走出新路径,收获新的能力。

本书将以真实的生活经历为素材,来为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提供丰富的思路。让我感到振奋的是,当更年轻的一代成为父母,越来越多的人与我达成共识,我们通过各自的努力为孩子构筑成长的基石,更为积极地投入中国家庭亲子教育的改革浪潮。这本书正是这场浪潮中的一份子,讲述了我们如何科学地带着孩子行万里路,去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去直面挑战,发展出面向未来的能力。

2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