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沙聚

第二天一早,吴优便被激动的青缘叫醒。看着外面昏昏沉沉的天空,吴优意识到现在才刚刚六点出头,距离团建的集合时间还有好长的时间。

“让我再睡一会儿吧青缘,没睡醒呢。”吴优翻了个身,怎无视了青缘挥舞的触手。

“别睡了吴优,现在已经九点了,要迟到了!”青缘一边焦急的看着吴优,一边晃动着自己的触手,把闹钟搬了过来。

“九点?”吴优再次透过窗帘看了看外面的天空,麻麻亮,丝毫没有太阳的影子,他只当青缘在淘气,便无可奈何的反问青缘:“你自己瞅瞅窗户外边,天才刚刚亮,怎么就九点了?”

“我看看。”青缘转过头,把自己挡住窗户的触手都收回了身体,卧室里顿时就亮了起来,一轮暖阳在半空中悠然自得的散着步,不断撒下自己的光。“明明亮了,太阳都上来了。”青缘耸了耸肩,扒拉开吴优的眼皮。

“!”吴优立刻从床上翻了起来,和青缘开始收拾,他忘记了青缘是一株特别的植物,是植物就需要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的后果就是自己卧室的窗户被这个小家伙挂满枝条。

好在吴优所住的中天小区离位于会师广场的公司只有10分钟的路程,他们及时赶到,一起乘车前往县医院后的东山。他们今天的目的是爬上东山最高处的烽火台,公司上面的来人是一个和吴优年纪相仿的女孩,只不过这个女孩和沉默寡言的吴优相比,性格显得开放和调皮,这让吴优在乘坐集体客车时专门坐在了后排,远离了女孩。

不过青缘就没有那么老实了,他仗着普通人看不见它,一会儿在车顶翻耕头,一会儿在司机眼前做鬼脸,活脱脱一个捣蛋魔王,若是普通人能看见它了,那么它第一时间进的肯定是监狱,然后才是实验室。不过这也要看是谁先发现了它,比如此刻坐在左前方的陈曦时不时会好奇的打量青缘几眼,然后再从后视镜中看看青缘和吴优悄咪咪地打闹,他的嘴角渐渐浮现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咦?这个女人好奇怪,动不动就对着司机的后脑勺笑一下,是不是司机的脑袋上有什么东西?”触手微动,青缘跳到了陈曦座椅的靠背上,用触手把自己挂在了司机的后上方,仔细打量着司机的后脑勺。“这也没什么东西啊。”

青缘扭过头,发现陈曦的眼神涣散:“原来在发呆啊,害得我白过来一趟。”

望着玩累了回到吴优肩头休息的青缘,陈曦吐了吐舌头——这个小家伙差点发现自己。不过那个沉默寡言的男孩应该和自己一样,也是一个“溯源者”,不然他不可能看到这个小家伙。

“老爷子说的没错,溯源者这类人可遇而不可求,自己刻意地找了一个城都没见到一个,现在参加检查倒是碰见了一个,不过对方应该是个无势力者,自己不能打扰到他,以免闯什么祸出来。”

上午团建进行得很顺利,公司所有人都说说笑笑地来到了半山腰的建筑前歇息,由于接下来的路都是乡间的三无小路(无硬化,无柏油,无夯实),所以公司在这里采取自愿团建,像老王这种中年肥胖人群基本上已经不适合在攀登这种险要的山体,他们就可以先一步下山回家。

最后清点人数,全分公司的78名员工中只有23个人留了下来,在短暂的休息后继续出发,向着最高处前进。

这一路上走走停停,青年的欢笑和中年人的豪迈都留在了这片土地上。给无边的灰黄染上了点点柠条的红绿。

吴优和公司里的同事一起向山顶前进,但和其他人与同事说说笑笑相比,吴优就显得冷静多了,他只是兴趣盎然地看着山坡上的风景,时不时抽出空和青缘聊几句。右耳的耳机里播放着自己最喜欢的音乐,脚底踏着不急不换的步伐,眼中倒映着五颜六色的天地,吴优感觉自己的心情格外的好。

突然间,吴优发现青缘在冲着他坏笑,还没反应过来,吴优的脑袋上便挨了一记脑弹。

转过头,吴优发现陈曦在他的身后笑嘻嘻地看着自己。由于陈曦是上级,所以同事们现在都在和他礼貌地问候后便主动保持距离,现在两个人的动作也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emmmm,陈经理,有什么事吗?”吴优礼貌的问了一句,随后和陈曦短暂地对视,然后立马扭过头去,假装对脚底下的那几只蚂蚁感兴趣。

陈曦“无意”地撇过吴优肩头上的青缘,同样面色微红,她似乎想要找到一些和吴优的共同话题,但憋了半天,从来都是男生主动找话题的她匆匆丢下一句“没事,就是看看你有没有垃圾袋。”然后慌乱地把手里的塑料袋递给吴优,一溜烟地回到了先前的位置。

吴优乘着挠头的功夫,用一颗糖堵住了青缘咧开的小嘴,继续缓缓地看这家乡百看不厌的风景。

“你为什么不主动去找话题呢?”吃完糖的青缘不解的问吴优。明明多说几句话就可以摆脱现在的孤独,但为什么吴优选择沉默,把孤独当作了快乐,并且享受其中呢?

吴优听到后楞了一下,随后笑着回答:“因为我不会找话题,每次找的话题都超烂。而且我和别人说话容易闹矛盾。”

“那你究竟是为什么才愿意独自承受孤独呢?”

“emmmm”

眼前的世界渐渐模糊,吴优的周围变成了一间小书房,这间书房被一个高低床和一个书桌所填满,有一个小男孩正坐在书桌前。

过了一会儿,小男孩放下笔,开始休息。他花了三分钟,把之前准备好的零件拼了起来,组成了一把皮筋枪。

当小男孩成功的那一刻,小男孩的妈妈破门而入,他看着自己孩子的手工作品,并没有对此作出评价:“你今天早上写的作业呢?”

“在这里!”小男孩急忙放下手中的皮筋枪,向妈妈展示了自己书桌上的三张卷子。妈妈接着询问了他还有什么作业,之后便面色不善的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