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事业的尽头是编制

静悄悄的招待所房间内,本来还满腔怒火的江河现在如同霜打的茄子。

他从没想过第一次见张瞳的母亲会在这种情况之下。

而在他面前向来没什么负面情绪的张瞳,现在一张失望的脸上怒气冲冲。

本是奔着抓奸来的,咋就变成见丈母娘的戏码了。

“妈,您先休息,我跟他有话要说。”

在张瞳冰冷的声音下,江河强行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然后跟在她身后出了招待所。

招待所外面,张瞳冷着一张脸,狠狠的盯着江河,久久没有声音。

“其实....其实我也不是故意的,我就觉得...”

“觉得会不会是我接戏了,会被导演潜规则,还是会出卖自己?”

“你到底把我当成什么了?”

本还想继续狡辩两句的江河,看到张瞳眼泪簌簌的往下掉,自然有些慌神:“别哭别哭,我不应该怀疑你。”

手忙脚乱的帮着这姑娘又是擦眼泪,又是擦鼻涕,依旧没得到什么好脸色。

“我妈来京城看我,我能把她直接带回家吗?”

“对对对,我思想龌龊。”

“你凭什么怀疑我?”

“我....”

俩人争吵的时候,招待所楼上的一扇窗户打开,夹杂着怒气的声音传出:“丢不丢人,赶紧给我上来。”

房间内。

江河如同小学生一样,两手贴着裤子放的笔直。

张母只是看他一眼,马上又看向自己哭的红了眼的女儿:“瞳瞳,别难为自己。”

“妈,不怪他,是我没有提前说清楚。”

果然,这姑娘还是想着自己的。

“阿...阿姨,我就是一时想差了。”

本来还特委屈的张瞳,此刻很无语的看了他一眼,平常你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儿呢。

张母估计也是第一次遇见这种明明是富二代,可口气如同小流氓似贴上来的女婿:“别叫阿姨,听着不习惯。”

“那....妈?。”

试探的语气,让母女俩同时变了脸色。

“你闭嘴。”

从招待所返回什刹海四合院,张母全程表情平静,仿佛压根没把院子里豪华的装修当回事。

在客厅坐下后,趁着张瞳给她放行李的功夫,张母自顾自说道:“你俩不合适,家庭差距太大了。”

“您说的对。”

“任何家庭中的夫妻,双方的差距太大根本无法平静走过一生。”

“呃~您说的对。”

连续两句敷衍的答案,张母也是有了点火气:“那你就没什么想说的?”

江河看了张母好一阵,试探道:“要不您和叔叔努力一点,工作上争取多赚点钱?”

都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可此刻的张母怎么看一双桃花眼的江河,怎么讨厌。

什么叫多赚点钱?

两家的差距那是努力工作能弥补的吗?

其实这话说完,江河也知道自己说错话了。

哪有搞了人家姑娘,还要求人家父母努力的。

但他这会真的紧张,手心冒汗的那种紧张,想他第一次登台,似乎都没紧张到这种程度。

好在张瞳安排好房间及时回到客厅:“妈,今天你就睡在东厢吧。”

张母没说话,只是拍了拍身边沙发的空位示意她坐下。

待她坐下后,张母难得问了些正常的问题:“瞳瞳说你一直鼓励他考话剧院,你为什么有这种想法?”

江河求助的目光投向张瞳,想要得到一些张母对话剧院的看法,但很可惜张母不愿意给他作弊的机会。

“我在问你。”

被逼的实在没办法,江河决定实话实说:“其实我推荐张瞳考话剧院,很大程度是因为编制。内地和香江的生存逻辑不同,编制代表着铁饭碗,尤其在我们这种演员市场化程度高的领域,官方认证意味着社保、职称评定等实际保障。”

见张母似乎没有反对的意思,感觉受到鼓励的他直言道:“话剧院这种机构编制其实只是为演员提供体制内的身份,但其实际工作仍以市场活动为主,编制更多是荣誉标签。然而你我觉得这种荣誉最好在有能力得到的时候及早得到。我们可以把它当作生存策略,是最后的退路...”

一番他在张瞳面前都没说过的话,今天倒是被她妈问出来了。

张母脸上看不出同意不同意他的观点,继续问道:“话剧院对获奖和在京住房有优先权,你知道吗?”

愕然的表情出现在江河的脸上,显然他并不清楚这样的事情,而且张瞳也不曾和他说过。

但看张瞳有些躲闪的表情,她应该是知道的。

站起身快步走向里屋,从背包里取出几张银行卡一一放在茶几上:“这几张卡的钱我没查过,但是几百万应该有的,在京城买房绰绰有余。”

“先不说你跟瞳瞳还没结婚,即便结婚了,我家也没到付不起一套房首付的程度。”

“妈~”张瞳带着些许不满的声音响起。

张母直接在心里给这个赔钱货骂了个狗血淋头,脑袋里灌满了爱情的东西,看不出半点眉眼高低的玩意,自己咋就生了个这?

她说这话是为了谁啊,还不是为了不让江河觉得自家不是贪图钱财。

哎、没救了!

“小江啊。”

“哎,妈您说。”

张母抽了抽嘴角,这倒霉孩子叫妈叫的越来越顺口了。

“你家是做生意的,现在京城的房价比其他城市高太多,你认为是入手的好时候吗?”

“要趁早,最好跑步前进。”

江河满脸正色道:“我听家里人说过,如果内地经济能稳住发展,不出五年首都的房价就会翻几番,如果要是高速发展,甚至一月一价的情况都有可能。”

“位置呢?”

“四环以内问题都不大,当然距离承天门越近越好。”

“足够两套房子的首付,是先全力一套还是...”

“买两套,因为房价上涨的速度绝对会比赚钱的速度要更快。”

接触不同层次的人,想法也会不同,这是最基本的逻辑。

张母对江河的话其实并不认可,在她这种老一辈人的观念中,欠钱是一件很有压力、也很没面子的事情。

利息越来越多,意味着付出也会更多,老一辈的人没人愿意这样。

但今天这番谈话,尤其是关于话剧院的谈话,张母打心眼里觉得眼前这小年轻的话是对的,原本想要买一套的心思,现在也悄然转变了,当然一切都要和当家的商量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