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愉快的夜晚

  • 兼程1995
  • 绒羽客
  • 4051字
  • 2025-04-08 12:00:15

同乡真是不一样,颜辉来这边三个月,才刚开始接触同乡的朋友们。

因为基本上同龄,口音又能听得懂,颜辉和这三个小伙伴的感情迅速升温。当然了,大家的口音也仅限于听得懂的范畴,因为都不是一个村的,各有各的调。

大凯曾经跟颜辉问过北门红木市场的事情,现在想想,那个时候大凯和小宝他们就已经是一伙的了。不管怎么说,大凯现在离开了二哥这里,颜辉还是要谨慎一些,大凯这个人虽然胆子小,但是心眼也小...

四个人聊着天,倒是很快就到了724处,老郭到摆摊的地方找了找,有些无奈地说道:“今天运气不好,卖炒饭的人没来。”

“那怎么办?吃什么?”老吴问道。老吴戴着一副眼镜,给人的感觉比较斯文。

“要不...”老郭真是饿坏了,“要不我们吃饺子吧!”

“饺子?”老宋一听就同意了,“饺子好啊,就是太贵了。”

“要不咱们先转转,看到啥就买啥?”颜辉也插了一句话。饺子实在是太贵了,远远超出颜辉日常的预算。

“不,就吃饺子!”老郭豪气地说道,“这可是咱们四个人第一次聚齐了。”

“你请客啊?”老宋从老郭身后钻了出来。

四个人里面,老宋个子最矮,一直也是跟班的角色。

“我哪里请得起?我的意思是,我们买一盘饺子尝尝!大家一起结账!”老郭说着,就觉得自己的这个方案非常靠谱。

大家一听,都觉得这方案不错。

“那行,等会儿我先去买个馒头,和饺子一起吃。”颜辉一听也激动了起来。

“有饺子吃还吃馒头?”老宋有些不理解。

老宋本来个子就小,在市场里也不做体力活,吃得不多挺正常,颜辉可受不了,还是得吃馒头的。

“我也得买一个。”老郭点了点头。

大家虽然是同乡,但是秉持着亲兄弟明算账的原则,馒头都是各买各的。

带上馒头,四个人一起步入一家饺子店,问了一下,一盘饺子是8块钱,大概是半斤。

“半斤?”颜辉眉头紧皱,他天天搬木头,对重量还是很了解的。

就东北这个大饺子,半斤才能称几个?七八个?这也太贵了吧!这是饺子还是包子啊。

“俺们这半斤说的是饺子皮,”老板指了指旁边的一位,“这一盘子是半斤,20个。”

大家顺着老板的手指看了过去,只见这一盘饺子圆滚滚胖嘟嘟,看着还真不少!

“那行,我们买一盘子。”老郭说着,拿出了两块钱。

颜辉等人纷纷拿出零钱,凑够了八块钱,给了老板。

老板似乎见怪不怪,拿着钱就让老婆把饺子下了锅。

“说好了,平分,20个的话,四五二十,每个人分5个。”老郭讲述了一下规则。

“没问题。”大家都觉得很公平。

四个人排排队坐好,期待满满,颜辉已经饿的受不了了,他买了两个馒头,看到桌上有醋、大蒜,就着大蒜先吃了一个馒头。

一个馒头垫了个三分饱,颜辉胃口依然很好,他看到隔壁有人打了一碗汤,就打听了一下。

饺子汤,免费!

听到这个,四个人立刻起身,各自打了一碗饺子汤。

“这也叫汤?”喝了一口,颜辉发现一点味道都没有。

“免费的,你还想怎么样?”老宋有些鄙夷地看向颜辉,“这就是煮饺子的水。”

“有免费的热水喝不错了,知足吧。”老郭指了指自己的碗,“你看这上面还有油光呢。”

“不行,我刚刚看到有葱花,我得去捏一点进来。”颜辉说完就起了身。

“那我也去。”

“我也去...”

四个人一起捏了一把葱花、一点盐,撒到了自己的碗里,味道立马好了很多。

“这才叫汤。”颜辉说着,饺子就到了。

饺子一到,大家啥也不聊了,老郭主动站了起来:“等下,等下,每个人先吃一个。”

大家迫不及待地拿筷子夹起饺子,呼呼呼嘶嘶嘶地吃着,太烫了,大家吃完都没吃出什么味道。

第二个饺子,颜辉学聪明了,把馒头咬了一大口,接着把饺子放在馒头上面慢慢吃。

真香啊,猪肉馅的饺子!

四个人谁也没客气,一口气吃到了第五个饺子。

“多一个?”老郭第一个发现了问题。

这盘饺子不是20个,而是21个!

谁吃?

“剪子包袱锤吧,”老吴扶了一下自己的眼镜。

“来,”老郭连忙吃下自己的第五个饺子,“两两对决,赢的人再比!”

“三局两胜还是一局定输赢?”颜辉问道。

“一局!”老郭喊道。

说着,老郭率先和旁边的老宋比划了起来。

颜辉直接匹配老吴,但是他一点也不慌。

剪子包袱锤谁都玩过,颜辉从小也没少玩,他还总结过一些规律,甚至是诀窍!

这个诀窍,颜辉连老四都没有说过。

玩的多了,颜辉发现,剪子包袱锤最关键的还是第一次出手。

一定要在出手前,观察对手的拳头。如果对方的拳头是紧握着的,一般就准备出拳头。

如果拳头不是紧握着的,就会出剪刀或者包袱。如果不能确定拳头紧握,那就按照不紧握来分析。这种情况下出剪刀比较稳。

如果第一局平局,那就复杂了。要根据平局的选择、对方的状态等等综合分析。

总之,颜辉和老吴一伸手,就知道老吴不打算出拳,他直接出了剪刀。

平局。

接着颜辉觉得老吴不会出包袱,因为包袱输给上局的剪刀,所以颜辉选择了拳头。

老吴还是剪刀,第一局拿下!

接着颜辉对战老郭。老郭刚刚的对战,前面的没来得及看,但是第三局看到了,老郭包袱赢了拳头。

但包袱之后,和颜辉比赛之前,老郭的拳头瞬间收紧,颜辉反应也快,确认了这个信息,就直接出了包袱。

“啊?”老郭还沉浸在失败的不解中,“这就输了?不对啊...三局两胜吧?”

“怎么可能?”颜辉不乐意了,“说好的一局定输赢!”

说完,颜辉不由分说地夹起了最后一个饺子!胜利者的饺子!

之前的饺子都有点烫,这个温度还比较合适,颜辉一口吞下,接着把手里的最后一角馒头一起塞进嘴里,大口地咀嚼了起来,顺便还喝了几口汤。

“有空我们还来吃饺子吧?”老吴意犹未尽,但是今天怎么也不敢说再点一盘了。

一个人两块钱,这已经很贵了。

“好。”大家都表示同意。

颜辉看着大家,心里一点也不慌。他估计下次吃饺子估计都是下个月了,哥几个一个比一个穷...

吃完饺子,四个人接着去了唱歌的地方,老板看到颜辉连忙打招呼。

“辉哥,你唱歌不花钱?”老宋非常震惊。

“花钱算什么本事!”颜辉得意地笑道。

...

和朋友们玩了一晚上,颜辉感觉非常开心,但是回去的路上,颜辉还是和大家聊起了木材生意。

哥四个做的事情,或多或少和木材都有关系,而且颜辉是来得最晚的一个,每个人都知道一些木材的消息,颜辉不肯放过这个机会,问东问西,知道了不少最新的价格。

他重复地记忆着今天的信息,准备等回到自己的屋,再把这些东西都记下来。

在山上的时候,颜辉只需要面对两三种木材,一开始他也是拿笔记,后面就靠脑子就够了。但现在可不行,木材市场的木头种类繁多、规格也多,关键的问题是每天都有价格变化,这些信息不会有任何人公开,只能一点点地收集。

颜辉的优势是他每天都搬木材,一般来说二哥这里的价格他大概是知道的。不敢说一定知道,但大概还是有数的。

但二哥这里毕竟只占了一部分,他想做这个生意,就必须长期坚持记录信息。

“724处这边,好玩是好玩,就是真有点远。”快到市场的时候,老郭开始抱怨道。

“这边还算远?”老吴显然对附近很熟悉,“好玩的地方多了,有些走着都去不了。”

“那以后我们可以打车过去。”老宋说道。

“打车?”颜辉摇了摇头,“起步价5块钱,谁来付打车钱?”

“这还不简单,谁坐前面谁来付。”老郭说道。

颜辉一听这个方案,这就是比看谁跑得快,那自己应该没什么问题,天天搬木头,他的腿部力量绝对是很强的。

“我觉得可以。”

“还是一起平摊吧。”老宋有些怂。

“这点钱还平摊?”老郭立刻嘲笑道。

“行吧...反正咱们基本上也不打车...”老宋嘟囔着。

“我觉得724处这边就挺好的了,什么都有,我有时候一个人往这边跑。”颜辉把话接了过来。

他虽然自信跑得够快,但还是有些不想打车,实在是太贵了。

“你平时来这边干嘛?”老郭问道。

“唱歌、吃东西、寄信,都在这边。”

“也是,寄信是在这边,”老郭还是觉得远,但也不知道说啥,就随口吐槽了几句。

说到这个,老郭似乎是想要炫耀,拍了拍自己:“你们别看我平时舍不得花钱,我对我妈特别好,我上次还写信给我妈,给她寄了100块钱!”

“100块钱?”老吴一脸不信,“你还舍得寄100块钱啊?”

“这有啥!那是我妈!”老郭信誓旦旦地说道。

“等会儿,”颜辉打断了二人的交流,“我四叔跟我说,信里面不能寄钱,想把钱寄回家得通过银行汇款。”

“那是你四叔,他做生意肯定是这样的。我说的就是心里夹一两张钱,信封封好,又没人检查。不过你可不能多放,万一被邮递员发现里面有钱,给你拆开拿走,你都没地方说理去!”老郭提醒道。

“还能这样,我懂了。”颜辉一听立刻来了精神。

颜辉最关心的人,其实不是爸妈,而是爷爷奶奶和妹妹。爷爷奶奶日常一直过得很清贫,但应该还是有些存款的,可是妹妹太缺钱了,他可是知道的。

颜辉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出去打工了,他知道父母辛苦,但是毕竟见面还是少。但妹妹可不一样,从小到大,谁要敢欺负颜辉的妹妹,那能被颜辉跳起来打。

给妹妹寄钱!

想到这,颜辉激动得不得了,他现在可是真有钱了!不管怎么说,就是有钱了!相比自己出门带的那点钱来说,自己现在也是有实力了,应该给妹妹寄钱了。

妹妹有了钱,也能给小伙伴们分好吃的,到时候人缘就能变得更好,也就不容易被欺负。

颜辉的妹妹情商是很高的,要是给她一点钱,肯定是能用好的。

到市场门口之后,大家分别,颜辉回到住处,没有第一时间拿笔记记下今天的信息,而是拿出纸笔,先给妹妹写信。

他屋里有信封邮票,甚至胶水都有。当然了,这不是买的胶水,就是有点面粉,弄点面糊就行。

颜辉笔下的自己,是一切顺利的自己。

此时此刻,他手里还有至少两根小木刺不知道在哪,写字这个特殊的动作正好牵扯一点疼痛,但颜辉却丝毫不在乎,奋笔疾书起来。

写了一千多字,用了三页纸,颜辉把100元叠好放在信纸中间,然后封好信封。

果然,从外表看完全看不出来。

颜辉已经能给脑补出妹妹拿到信看到钱的激动时刻了。

想着这个,颜辉再次检查了信封,确定封得很好,接着把信封放在了枕头下面,明天早上,一大早他就会去724处寄信,不会耽误二哥这边的工作。

弄好信件,颜辉平复了一下心情,拿出自己的笔记本,记录起了今天的信息。这些信息覆盖面很广,尤其是老郭对红木的理解,让颜辉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虽然说他并不一定会去销售红木,但是多一些信息总是好的。而且以后如果有客户买红木,他也可以找老郭,有钱一起赚嘛!

颜辉等人,从来都不觉得自己还是小孩。

这天晚上,颜辉又做梦了,做梦自己回了家,做梦自己给妹妹买了两只大螃蟹吃,做梦妹妹吃着饺子和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