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买参

  • 兼程1995
  • 绒羽客
  • 4088字
  • 2025-03-27 12:00:08

总之,颜辉是觉得自己是英雄,虽然救的人有点神经。

这女孩应该是学习不错、比较聪明的那种人,但是情商却很难说。

有点烦。

好吧,总归不是个坏人,也不算白救。

“你跟着我们一起去所里吧,”警察看向颜辉,“说句实话,你在这待着,一会儿再有人偷偷朝你泼大粪,你报警我都抓不到人。”

“啊,也对,谢谢警官!”颜辉一惊,立刻跟了上去。

俩警察让三人在这等一下,他们在周围转了转,也不问是谁惹的事,转了一圈,骑上摩托,就慢吞吞地往回走。

女孩的母亲腿脚不太灵,女孩就得一直搀扶着,颜辉也不搭手,就跟在旁边慢慢走。

“今天那个地方,”颜辉气终于喘匀了一些,抓紧解释了一下,“是我家长...长辈的一个生意伙伴,非要带我去,我发现不对劲,就出来了。”

“生意伙伴?”女孩一脸不信,抬了抬近视眼镜,看着颜辉,似乎要看得清楚些,“你才多大,还生意伙伴?”

“你听了我的话吗?我是说我长辈的生意伙伴!”

“反正我...”

女孩话说了一半,被母亲拉了一下,一下子停住了。

她思索了大概三五秒,发现是自己的问题:“对不起,一定是我误会了你,中午的事情,我向你道歉,今天幸亏有你在。”

“你不会一会儿又要挑我的理吧?”颜辉都怕了。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我错了,对不起,”女孩指了指身后的市场,“今天你挺身而出,说实话我有些懵。那种反差太大了你知道吗?我承认一开始对你偏见太大了。”

“那就行...”颜辉居然松了一口气。

“是我先入为主了,刚刚我下意识还有点不信,但是你为了救我们做了这么多,你一定是很有正义感的人。”女孩终于肯定了颜辉。

“这我懂,人很难改变第一印象。”颜辉为女孩开解了一句。

一行人聊了七八分钟,才终于到了派出所。

路上,颜辉大概八卦了一下女孩姐姐的事情。

简单地说,这次她们来白山,一共有两个事情。

第一是她爸上山抬了一根老林下参,想来市里卖个好价钱。

这参保底能卖700块钱以上,要是去奉天,怎么也是上千元的好东西。

刚刚母女二人被压迫,都愿意500块钱出手了,但是那悍妇只肯给200,这就亏死了。

第二就是关于她堂姐的事情。

这女孩名叫曲晓琴,在学校里学习不错,同学关系也还不错。但是大概两个月之前,也就是刚开学那阵子,学校里就有了她家的传言。

曲晓琴所在的村子叫曲家庄,村里有人去市里有事,在这吃饭见到了曲晓琴的堂姐,堂姐就在今天这个店里跳舞表演。

这个事传回村里以后,立马全村人都知道了。

这里的舆论本来伤害不到曲晓琴,但是同村有个曲晓琴的同学把这个事传到了学校里。

学校里的人不认识曲晓琴的堂姐,只认识曲晓琴,所以各种风言风语也有了一点,只是不多。

这次过来,曲晓琴是专门过来想来验证一下的,她不相信这个地方是“那种地方”。临近这里之后,她快步赶了过来,进去看了一眼,就看到了表演台上的那一幕。

义愤填膺的她还没说话,就被门口的保安给赶了出去,结果到了门口就看到了刚刚上完厕所、神游天外的颜辉。

“你也就是女孩,要是男的你都得挨揍。”到了派出所门口,颜辉叹了口气。

“晓琴啊,以后出门可不能这样了,听见了没?”她妈终于说话了。

一路上,曲晓琴的母亲话很少,看得出来在家里都是曲晓琴做主。

“知道了妈。”曲晓琴倒是挺听她妈的话。

这样的母女关系倒是少见。

这些人回了派出所,所里做了个简单的登记。

说是登记,就是给了他们一个登记本,让他们自己写。

颜辉当然懒得写,就让曲晓琴写,曲晓琴想了几秒,坐下后摘下眼镜,就开始刷刷地写。

“你的年龄有多大?”曲晓琴填写相关人信息的时候,问了一句颜辉。

颜辉把自己的信息报了一下,曲晓琴愣了一下:“你才16岁啊?你是这边的学生吗?”

“不是,我做生意的。”

“好。”曲晓琴在颜辉工作那一项里填写了一个“无业”。

“啊?”颜辉指着曲晓琴的字,“我是没有继续上学,但是我不是不识字啊。”

“那你说职业是啥?你做什么生意呢?”曲晓琴有些疑惑。

“嗯...”颜辉思索了两秒,“我木材商人。”

“好,那我改一下。”曲晓琴刷刷刷地划掉,接着补上了这四个字。

这个时候,颜辉突然感觉这个女孩的字写得很漂亮!女孩学习好颜辉并不觉得羡慕,但是一手好字实在是舒服,他有机会也得练练字了。

再一看,啊?换人了?

摘下那个丑眼镜的曲晓琴一下子换了个人,整个人看着有一种清新脱俗的样子,一看...

一看就是好学生!

颜辉不知道怎么形容,但是他知道那种学霸就是这样样子的,看着有点距离感,但是做事非常认真。

剩下的就是今天的简单内容了,曲晓琴写了几分钟也就写完了。

“写完了?”警察拿过本子扫了一眼,就直接放了起来,“你们拿着人参这样大摇大摆地卖不行,白山有几家大一点的店,你可以直接过去问他们收不收。”

“在哪?”曲晓琴立刻问道。

“这边没有,得去火车站那边,具体我也不知道,我又不是干这个的。”

“火车站啊?”曲晓琴打起了退堂鼓,那边确实有点远,过去都不知道怎么过去。

“你这是啥人参啊?我看一眼先。”警察问道。

“嗯,给您。”曲晓琴打开了母亲的背篓,把青苔包着的人参拿出来给警察看。

边拿,女孩边说道:“我爸说这个人参起码800块钱,卖600也行,我今天在市场被逼着没办法,说500块钱就卖,但是那女的只想给200,这绝对不可能的。”

警察接过青苔皮,打开仔细看了几眼:“你这个确实不是二三百的东西。”

这地方,叫BS市,辖区里最著名的就是长白山脉。这里的警察对人参识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是啊,哎...”女孩说着,对警察说道,“幸亏有你们,不然就麻烦了。”

“这都小事,”警察突然话锋一转,“你要是实在没地方出,500块钱我收了也行。你要是想去火车站那边问问价,你就过去。”

“啊?”

这话把女孩难住了。

她的心理价位是600,毕竟100块钱可不是小钱了。

理论上说,这个东西600块钱随便卖,这芦头芦碗、这克重,识货的人不用犹豫。如果遇到合适的人,稍微谈一谈,700肯定没啥问题。

“没事,我是帮你忙,你要是有合适的地方,你随便去。”警察把人参递了回去。

女孩进退两难,她母亲轻轻拉了她一把。

女孩知道,母亲的意思是同意,毕竟这东西并没有那么好卖,没有渠道并不容易变现。他们在老家也有“游商”收人参,游商最多能给450块钱,来市里本来是想搏一搏的,没想到差点出了事。

曲晓琴刚要说话,颜辉在一旁插了一句:“实在不行,我600块钱收了。”

这一句话,三人的目光都聚焦了过来。

“你能拿出来600块钱?”警察一脸不信。

“我说了,我是木材商人。”颜辉突然感觉自己身高都高了一些,站姿挺拔了很多!

他身上的钱放在三个位置,放大票的在衣服最里面,他伸手进去摸索了半天,才把钱拿了出来。

数出来12张,把剩下的放好。

颜辉把12张50元放在桌上。

这一刻,他不知道为什么浑身都舒坦。这就是有钱的感觉!有钱人就是腰板子硬啊!

颜辉绝非是傻大款,他虽然谈不上懂人参,但是毕竟见过,自己还有两株,也听高伯等人讲过这东西的大概情况。

眼前这一株比高伯给他的好得多!现在警察都敢500块钱收,他600收怎么都不可能赔钱!

“那行,这价格挺合适,”警察也没说啥,他其实也没啥好变现渠道,“你有渠道你就带走吧,反正我也只是想帮她一个忙。”

“你真是做生意的!”曲晓琴看向颜辉,“我又错了,我真是以貌取人了。”

“啊?”颜辉无语了,这都能被骂?

想了想,颜辉指了指自己的脸,这张脸在刚刚的招待所里刚刚洗过:“我这相貌怎么了?”

“不是不是,是衣着啊什么的...实在是对不起,我又说错话了...”曲晓琴有些不好意思,“要不,给你算580块钱吧...”

颜辉哪有再掏出30元现金的道理,摇了摇头:“我不缺这点,来,东西给我吧。”

“谢谢!”女孩把青苔和人参递给了颜辉,接着拿过钱,认真地一张一张地看了看。

钱当然没问题,这钱是山哥给的。

双方在派出所完成了交易,颜辉也就该回去了。

他看了看自己的衣服,心想是不是该换衣服了?

但是转念一想,衣服破烂一点好,逛市场都不显眼,他看四叔也没啥好衣服。

三人一起往外走,出了门之后,颜辉往两边看了看,没看到什么人。

为了这点事,应该不至于来蹲自己吧?

“派出所附近他们肯定不敢过来,”颜辉和女孩说道,“但是你们不能往市场那个方向走了,跟我一起往这边走吧。”

“行。”

三人一行走了几百米,到了颜辉的住处附近,颜辉打了个招呼,指了指招待所:“你们慢点,我先回去了。”

“今天真是太感谢你了,我刚刚一直没问,你不是做木材生意的吗?怎么还收购人参?”曲晓琴问道。

“我当然不收购这个,但是,这不是帮你个忙嘛,你既然说一定值600,那等我回奉天,怎么也赔不了的。”

“你是奉天人?”曲晓琴有些惊讶,“你不是南方的吗?”

“我来奉天做生意,这次来白山也是做生意,”颜辉感觉“做生意”这几个字说起来,有点铞。

“我还想考奉天的大学呢。”

“我不是听你说学习很好,那加油考京城的啊。”颜辉知道颜艳的目标就是京城。

“京城...那边听说花销很大的!”曲晓琴一点都无所谓,“奉天挺好的啊,去那边也近,坐火车只需要13块钱,去京城可就贵了!”

“那倒是,火车票确实不便宜。”颜辉从闽南赶过来,对此深有感触。

“嗯,到时候去了奉天,我请你吃饭!我听我哥说了,大学的食堂又便宜又好吃。”

“没问题,那我得把地址给你,到时候可以给我写信。”

“好啊。”

颜辉说完,进了招待所,找前台要了纸币,和曲晓琴交换了联系方式。

看着母女二人离开,颜辉抓紧回了屋,仔细看了看这株人参,然后放好。

招待所有电视机,颜辉长这么大也没看过几次电视,看起来就没完,他肚子也不饿,一口气看到了天黑。

四叔和山哥还没回来,颜辉出门买了个烤地瓜,回来接着看电视。

到晚上十点,山哥醉醺醺地回来了。

看样子真没少喝,山哥的被子都是颜辉帮忙盖的。

看到晚上十点多,就没几个台有节目了,颜辉恋恋不舍地关了电视,准备睡觉。

山哥平时不打呼噜,今天也打起了呼噜,颜辉躺在床上也睡不着。

想了想,他拿出今天收到的信,又看了一遍。

唉...

三哥说的这两件事,都不算什么小事。

颜辉老家叫四岗村,是个距离海边只有三公里的山村。

不要小看三公里,由于全是山路,这段路颜辉要走两个多小时,对于孩童来说,这根本不属于海边。

四岗村相对封闭,自古就是茶村,每年都有茶商来收购茶叶。

这个就好像这边的人收购人参一样,茶商拿的价格总归是要低,所以会有人选择出去卖茶。

北方大平原地区很多人种粮吃粮,地形优势大,很多人可以自给自足。但闽南那边,从生下来,就必须过以物换物、换钱的生活,闽商自然就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