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故绕弯子

马老娃子瞥了王凯旋一眼,复又岿然不动。

陈四象见状,立时便知对方在绕弯子,心道:“这厮犹抱琵琶半遮面,单是这份警惕心便不可小觑。也罢,就略微露点根底给你看看。”

想到这里,他当即从怀中摸出一柄短剑,正是卸岭魁首的信物小神锋。递上小神锋,接着道:“马老哥,且掌眼,我们可不是无根浮萍。”

马老娃子接过小神锋,稍稍拔出一寸,霎时寒光隐现。

他倏然面色一变,连忙拱手奉还:“失敬失敬。”

陈四象点了点头,直言:“马老哥,你可真够谨慎的,不过这也不能怪你,毕竟小心无大错。现在我已交了底,把真东西拿出来吧。你放心,道上的规矩我懂,绝不会问你来路,只要东西好,价钱好商量。”

“好,三位请稍等,我去去就来。”

马老娃子不敢再打马虎眼,又转身进了里屋。

片刻后,只见他抱着一个小包袱出来,这小包袱裹了五六层,一层层打开,里边是个大瓷碗,胎薄、釉厚、青水纹,一条青龙张牙舞爪。

一看到这瓷碗,大金牙顿时“嘶”地吸了一口凉气。

陈四象也眉头微挑,眼中闪过一缕精光。

胡王二人眼力浅薄,看不出其中名堂,反而最淡定。不过,二人都是精明之辈,见到陈四象和大金牙的反应,立时便知这瓷碗是个宝贝。

王凯旋忙问:“老陈,老金,这玩意怎么说?”

大金牙并没有应声,而是转头看向陈四象,见陈四象微微点头,他才掏出放大镜仔细观鉴起来。他眼力颇为不俗,很快就观鉴出了结果。

“陈爷,的确是鬼脸青无疑。”

陈四象再次点头,接过放大镜观鉴确认。

胡八一趁隙问道:“老金,这鬼脸青有啥名堂?”

大金牙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胡爷,成化鸡缸杯的大名,您应该听说过吧?”又道:“这鬼脸青跟它一样,都是明代官窑出品。”

“往深了说,这玩意比成化鸡缸杯还要珍稀。”

“因为,这种瓷器没有传世,多是在古墓之中出土,乃皇家专用的五供器物,因此民间又称龙碗。因其色泽阴郁,民间以为是久埋在坟墓里所致,故此称之为鬼脸青。实际上,这种色釉的配方早已成绝响。”

听到这里,胡八一不由得瞪大双眼,终于明白了这瓷碗的价值。旁的不说,单只是“绝响”这两个字,就值一大笔钱,或者花钱也买不到。

王凯旋这会儿也听出了端倪,接着道:“老头,你也忒不厚道了,明明有好东西,非要藏着掖着,七弯八拐绕一通,最后还不是要出手。”

陈四象观鉴完毕,转头看向马老娃子,说道:“马老哥,东西我看了,确是好东西,你我都是明白人,直接出个价吧,合适我们就要了。”

马老娃子却道:“这个物件,不谈钱,只谈缘。”

陈四象一怔,心道:“这厮又想耍什么花招?呵,果然不是易与之辈,这是把我们当成猎物了。不过,乾坤未定,谁是猎物还犹未可知。”

心念至此,他当即道:“行啊,你要谈什么缘?”

马老娃子侃侃道:“我看得出来,你们几位都是能人,否则也不可能套出我这个物件。既然如此,我也不跟你们藏着掖着了。不瞒几位,我们这里原先有座秦王殿,殿门口这个名字,正是以秦王殿命名的。”

王凯旋打岔道:“你闹呢,外面全是荒山,哪有宫殿?”

胡八一当即呵斥:“胖子,别打岔,听人把话讲完。”

王凯旋撇了撇嘴,立即闭口不言。

马老娃子接着道:“我们这里有个传说,对面的山岭叫做玉皇岭,下有龙脉,直通龙宫,里面埋的不是别人,正是以残暴著称的秦王朱樉。”

“昔年,大明朝还没有亡的时候,岭上有座明楼宝顶,四周筑有罗城,下边是三道门的宫殿,这座玄宫规模极大,从葬的奇珍异宝无数。”

“明末年间,黄河泛滥,饥荒连年,闯王高迎祥率义军揭竿而起,当先打破凤阳,掏了大明皇室的祖坟,攫取珍宝无数,一时天下震动。”

“崇祯皇帝得到消息,气得吐血三升,随后急令各路大军猛烈围剿。一帮泥腿子组成的义军,终是敌不过朝廷正规军,被打得节节败退。”

“高迎祥率残兵败将退到我们这里,为了激励士气,遂下令挖开秦王殿,掏光了陪葬的珍宝,最后还下令放了一把火,将秦王殿焚毁……”

陈四象适时打断:“停。马老哥,你怎么尽说些空话?”

马老娃子一愣,反问:“这话从何说起?”

陈四象道:“你滔滔不绝说了一大堆,又是掏光宝贝,又是烧毁秦王殿,绕来绕去就是不说你要的缘到底是什么,岂不就是说了一堆空话?”

同时,他心下又暗忖:“这厮真是狡猾,叽叽歪歪侃半天,就是不说到点子上,大概是想把我们侃晕,好趁机钻空子,也忒小看陈某人了。”

马老娃子讪笑道:“别着急啊,凡事都须讲个来龙去脉,我不得铺垫铺垫吗?”说着,他又一指那鬼脸青大瓷碗,继续道:“不瞒你们几位,这个鬼脸青大瓷碗,正是我机缘巧合从那秦王殿遗址中得来的。”

陈四象道:“马老哥,你要是再卖关子,我们就不奉陪了。”

马老娃子忙道:“别,别着急嘛,我这就说正题。”

“前些年,我捡了两个孤儿,一个取名马柱,一个取名马栓。两个月前,这两个愣娃去玉皇岭上放羊,无意间发现了一个黑乎乎的洞口。”

“他们心下好奇,合计一番之后,由马栓在上面接应,马柱捆着绳子下去,想要一探究竟。没一会儿,马柱就上来了,还揣了这个瓷碗。”

“那个愣娃说,下边很大很深,还有东西可捡,于是带了条大麻袋,点上火把又下去了。想不到,他这次下去是赵巧送灯台,一去不回来。”

“马栓在上面左等右等,等到天黑也不见人上来,他又不敢下去找,只好回来告诉我,我才知道这件事。可怜的马柱,只怕是已经遭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