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两大传承

胡八一接过话说道:“不错,的确跟风水有关。”

“按风水学里的说法,天地万物分阴阳,风水穴位也分善恶。自古以来就有一个说法,人死之后,须得入土为安,入土不安,即成僵尸。哪种情况入土为安,哪种情况入土不安,正是取决于风水穴位的好坏。”

“如果死者下葬之地是风水佳穴,那自然是入土为安。如果死者下葬之地山凶水恶形势混乱,那就是入土不安。入土为安者,可以福荫子孙后代,福禄绵长兴隆。入土不安者,轻则家门不幸,重则断子绝孙。”

大金牙顿时恍然:“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没想到,科学解释不了的事情,居然可以用风水来解释,此中奥妙当真是精微奥妙,令人叹为观止。”

继而,他又问道:“胡爷,您说那龙脉真的管用吗?”

王凯旋抢先插嘴:“我觉得不管用。你们想想,从古至今这么多王朝,哪家皇帝不是埋在风水宝地,但该覆灭还得覆灭,这就是最好的证据。”

胡八一当即驳斥:“你懂个屁,宇宙是运动的,地球也是运动的,风水龙脉也会随地质变化而运动。龙脉一变动,自然也会产生一系列影响。”

陈四象点头道:“老胡说得对,风水轮流转这句话不止是随口一说。大山大川都是自然界的产物,源于自然便要顺其自然,其变化自有规律。”

“比如地震、洪水、泥石流、山川崩裂等地质运动,都会对风水产生极大影响,甚至可能颠覆本来格局。昔日的上吉之壤,今日可能变成绝凶之地,昔日的绝凶之地,今日可能变成上吉之壤,一切全看天意。”

“否极泰来,盛极而衰,古人早已揭露其中规则。”

听到这里,大金牙顿时拜服,胡八一则是暗暗称奇。

他本以为,陈四象出身卸岭,学的是下乘之法,想来并不熟悉上乘之法,此时听了陈四象的阐述,他才发现自己错了,而且错得有些离谱。

这哪是不熟悉,简直就是门儿清,甚至还得了精髓。

其实,陈四象熟谙上乘之法的精髓,并非得自卸岭。

他的一身本领,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穿越前带来的,另一部分则是穿越后跟陈玉楼学的。正是这两部分传承,造就了今日的他。

穿越前的他,表面上是个普通社畜,实际上却是家学渊源。

如果族谱没有作假,那么他应是“希夷先生”陈抟的后人。

他家老祖传下两门绝技,一是从《易龙图》中演化而来的镇龙秘笈,二是修身筑基的搏斗之技六合八法。

镇龙秘笈有言:“龙脉即地脉,蕴四海之生气,藏九州之国运。”

陈家的使命,便是疏浚天下龙脉,护持九州国运。

每一代肩负这项使命的陈家人,可称为镇龙殿帅。

镇龙殿帅在疏浚龙脉的同时,会收到龙脉之气的反馈,从而引龙气为己用。这套运用龙气之法,正是镇龙秘笈的精髓,几乎穷尽造化玄机。

修炼镇龙秘笈,大致可分为虺龙、蛟龙、真龙、角龙、应龙、苍龙六个阶段。此六阶段的划分,源自《述异记》中对龙的阐述,十分贴切。

除了引龙气为己用,镇龙秘笈还包含了风水堪舆之术。

单就风水之术的内核而言,绝不在六十四字寻龙诀之下。

这并非是吹嘘之言,而是有实例为证。

陈四象穿越前,虽然学了镇龙传承,但却没有正式上位,因为前任镇龙殿帅还没退下来。前任镇龙殿帅可干了不少大事,诸如“镇龟塔”、“斩龙钉”、“捆凤锁”等工程都是其杰作,风水堪舆界几乎无人不知。

当时陈四象一度自忖,终身都没希望超越前任。

万没料到,一次因缘际会,竟将他干到了这个世界。

也正是因为有穿越前的本家传承加持,陈四象才能迅速学会卸岭传承,并青出于蓝超越陈玉楼。而他所学的卸岭绝技,同样不是浪得虚名。

很多人都以为,卸岭一脉倒斗纯是靠人多、蛮力、器械,没有半点技术含量。其实,这只是先入为主的愚见,早就已经翻篇成为老黄历了。

不可否认,北宋之前的卸岭确实没什么技术含量。

但北宋之后就不一样了,当时卸岭出了一个天纵奇才,名叫刘子仙。他集各家之长,结合卸岭一脉的器械,开创出了圈穴秘法和千竿之术。

圈穴秘法,可观泥痕,辨草色,捡舌漏,闻山辨龙。

千竿之术,则阐明了各种器械的制造和运用,诸如草盾、藤甲、钻天索、百子爪、蜈蚣挂山梯、锁子黄金甲等,都是精妙无比的倒斗神器。

只不过,陈四象为人低调,既不喜在人前显圣装逼,也不喜在人前藏拙装孬,主打一个顺其自然,不发掘就啥也没有,一发掘就啥都精通。

殊不知,正是这种行事风格,令他显得愈发高深莫测。

一路闲话,转天火车终于到了长安。

在长安下车后,四人找了家招待所,美美的休整了两天,第三天才搭上长途车,出咸阳,过岐山,一路向西,去往马老娃子家所在的龙翔县。

到了龙翔县,还要转车去殿门口,又是一番折腾。

殿门口这个名字取得很响亮,实际上却是一条小土沟。

沟里住了几十户人家,大多都是以画年画为生。

然而,陈四象并没有因此小视这个地方。

凭他对地理志的认知,一般以殿、坟、陵等字命名的地方,地下多半埋有大型墓葬,诸如三官殿、烈女坟、风陵渡等,就是最好的实例。

在京城就有两个地方,是以坟字取名的。

一个叫八王坟。

这座坟的墓主,乃是清初的一位亲王,名叫阿济格。多尔衮死后,阿济格妄想做摄政王,结果事情败露被赐死,死后连个像样的墓都没有。

要知道,他可是努尔哈赤的十二子,满清位高权重的亲王。这种身份的王爷,死后一般都是进皇陵的,他却只得了个小坟,便是八王坟。

后来,乾隆皇帝感念他的功劳,恢复了他的王位,还将八王坟扩建成陵,但老百姓们已经叫顺口了,所以八王坟这个名字就沿袭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