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可以预料的大灾
- 大明:朕真不想做皇帝啊
- 再丛中笑
- 2046字
- 2025-04-22 21:30:51
其实这也不能怪曹鼐,曹鼐虽然为人迂腐,愚蠢了一些,但还真不是个贪官。
曹鼐联合王振将这件事情隐瞒起来的原因便是,大明朝廷真的没有钱粮用来赈灾了。
如今这场大雪,受灾的不仅仅是大明的北方,南方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虽然没有像山陕一样颗粒无收,但也是欠守了。
再加上大明收税分夏秋两季,夏季的税一直收到八月,而秋季的税一直收到来年二月。
这大明一遭灾,赋税总要减免吧?
人家都遭灾了,你这秋税还能收得上来?
而且大明的财政情况一直也不怎么好。
虽然如今只是正统年间,但是财阀权贵兼并土地已经有了苗头。
没钱的还要缴税,有权有钱的反而不用缴税,你想这大明朝廷如何还能有钱?
而且话又说回来了,整个山西都遭了大灾,这样的赈济成本实在是太夸张了,整个大明朝廷或许能掏出这笔钱粮来,但是朝廷难道就不用干别的吗?
要是之后再有哪一地遭了灾,还要不要赈灾?
而且朝廷要是没钱了,要不要加税?
本来就遭灾了,你还要加税,这不是官逼民反吗?
所以说曹鼐还真不是不愿意管,而是他没有能力管,大明没有能力管。
至于王振的想法,简单,不就是遭灾了吗,粮食不够吃吗。
那就死些人好了,人生在世,谁都要死,早死晚死的事情罢了。
不相干的人,死了就死了,最好能多死上一些,也省的大明朝廷出钱赈灾,省了他的麻烦。
朱祁钰对此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他可以预料的到,接下来一年,整个大明的粮价都会上涨,甚至在某些灾区翻上几十倍都有可能。
此时汪宝仪却出声劝阻道:“王爷还是不要如此忧虑了,这雪谁都不知道还会下几天,说不定明天就停了呢?
那这便是一场瑞雪!
就算是来年遭了灾,咱们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去管,顶多赈济一下登州的灾民。
朝堂之上的诸公一定会想办法赈灾的。”
朱祁钰此时却突然想到了什么,喃喃自语道:“是啊,管不了太多!
但是管一部分应该没问题吧?”
大明的粮食贵,但是海外的可不贵啊!
只要他组建起一支船队,让他们去南洋等地买粮食,明年遭灾之前,肯定能回得来。
就像南洋那种地方,粮食一年好几熟,而且天然雨水富足,粮食肯定是不缺的。
虽然大明的粮价肯定会涨,但是海外南洋等地肯定不会涨吧?
而且船队的安全他也不用太过于担心,虽然大明没有真正的海军,但是之前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可是威慑了不少小国。
至于普通的海盗,看见他的船队规模应该也不会上来抢夺,毕竟那样规模的船队不是谁都敢来抢的。
而且现如今明朝沿海的情况还算是比较良好的,由于之前郑和下西洋几乎将大明沿海的海盗都清扫了一遍,所以说如今大明沿海是没有成气候的大海盗的。
现如今大明沿海只有一些小打小闹的倭寇,但也只敢抢夺一些小的走私商人,对于大明的官方力量是绝对不敢触碰的。
只是朱祁钰这边的船还是有些少了,平时往长山群岛之上运送一些物资也就罢了,但是要想去南洋买粮那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船的问题,可以再从镇海三卫那里淘换一些,毕竟那些海船对于镇海三卫来说都没有用了。
而且镇海三卫的顶头上司山东备倭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还是自己人,这些船很容易便能年久失修,自然退役。
如果这么一算的话,船应该也差不多够用了,只是那些船的状态不一定好,有些应该还需要一定程度的修补才能使用。
登州这边的匠人,进行一些简单的修补还行,至于难度更大的修补就不一定够用了。
由于宣宗极其严苛的实行明太祖朱元璋片板不得下海的政策,所以说整个大明,这几十年来,造海船的技术不仅没有什么进步,甚至还有些消亡的感觉。
就连当年替郑和造船的那些工匠,甚至是整个南京龙江造船厂都已经凋零的差不多了。
在朱祁钰的计划当中,造船,下海是一定缺不了的。
而会造船的匠人是一定缺不了的。
一想到这里,朱祁钰便想到了陈厚,他是有意让老头去南京找那些匠人的。
只是朱祁钰转念一想,如今正过着年呢,而陈厚也好不容易将家人接过来过上个团圆年。
再这么支使老头朱祁钰还是有些于心不忍的。
唉,他朱祁钰果然还不是个合格的资本家,竟然对自己麾下的牛马也有了同情。
不过这事情必须是得有人去办的,朱祁钰想了想,索性便打算让裴琰和叶宗一起去了。
裴琰之前一直在王府工地监工,最近王府已经快要完工了,这时候将他抽走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就让陈厚去看着剩下的事情。
至于叶宗嘛,之前一直在养伤,最近也养的差不多了,正好和裴琰一起去找那些造船的匠人们。
等找来了匠人,将船修的差不多了,正好再让他俩上南洋买粮食去。
朱祁钰不仅对于自己的时间管理非常熟练,对于管理别人的时间也同样如此。
弄粮食这是肯定的,救人也是肯定的。
只是这救人也得有个救法才是。
他朱祁钰虽然是大明皇室,救人算是他的职责,但是他也不是圣人,他花了大力气救了这些人,自然也要在其身上谋求些什么。
他麾下如今只有四千人,想凭借这四千人成大事几乎是不可能的,他如果能趁这个机会招揽些人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
要知道山陕之地,自古便民风彪悍,老秦人的悍勇之名更是传遍天下。
尤其如今大明最大的边防地便是山西,民风更是彪悍,鞑子不时便会来袭扰,就算几岁的娃娃也能拿起刀子保护自己。
如果朱祁钰能趁这次大灾收拢足够的人手的话,那凭借着山陕人的悍勇都能成就一番事业,更别提他手中还有火枪这种大杀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