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盐的销路

听陈厚这么说,朱祁钰便挑了挑眉头。

发生这样的事情也非常正常,毕竟是打白工,就算这些人都是白莲教的狂信徒,也终究是人。

打白工这种事,放在任何人身上,其也不会愿意,其实这些教徒能撑到这时候才懈怠,已经超乎朱祁钰的预料了。

其实对于朱祁钰来说,解决这件事情的最好办法就是给他们发钱,朱祁钰也正准备这样干。

只是随行的黄鉴似乎看出了朱祁钰的想法,直截了当的说道:

“最近王府花了不少钱,带过来的七十万两银子,其中建造盐场花了七万,建造王府也花了三万。

另外李先生那边也得花不少钱,如果要照这么个花法的话,我估计咱们这点钱也撑不了太久!”

朱祁钰听了黄鉴这话也叹了口气,黄鉴说的不错,虽然给这五千人发工钱也用不了几万两银子,但是如今还没有进项,能省就尽量省一些。

想到这里,朱祁钰突然问了一句:“对了,这盐场按照你们的预想,建成之后每年能产多少盐?”

杭敬此时站出来回答道:“照我们的设想,这盐场应该是我们建造的最大的一个。

建成之后,应该留下一千人才足够盐场的日常运转。

两淮的长芦盐场每年能产盐一千多万斤,咱们的产量比他们只多不少,每年最少也能产一千三四百万斤左右。

要按每斤五十文卖出去的话,那这一千三百万斤盐便能卖出去六十五万两银子。

只不过这个数字只是预估,我估计的非常保守,真正算下来应该比这个数字还要多。”

其实需要这么多人维持盐场运转的主要原因还是胶州湾的气候和南方不同,总得来说,南方热的时候更多,晒盐法用的时候也就更多。

而胶州湾的的气候还要更冷一些,所以煮盐法用的会更多一点。

而这也就导致需要的人力会多一点,制盐的数量实际上也会更少一点。

不过对于朱祁钰来说,这已经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了,关键这盐场既然建了,那就肯定不能只建这一个,至少也得再建够容纳剩下四千人工作的盐场不是?

这不是朱祁钰黑心,毕竟白莲教好不容易给他弄了这么多人过来,他如果让这些人干一段时间活儿就回去了,那该有多伤白枫的心,这不是打白枫的脸吗?

所以为了更好的榨取这些人的价值......为了不让白枫伤心,盐场肯定不能只建这一个。

到时候一年收入几百万两银子,无论朱祁钰多能挥霍,都应该够了吧?

毕竟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毕竟朱祁钰积攒了这么多年,朱祁钰才积攒了这七十万两银子,其中大半部分甚至是当初他贪墨下的赵文斌的家产。

只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销路方面朱祁钰还真得仔细琢磨琢磨。

毕竟这么大数量的盐,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吃的下的。

要不找白莲教,让其帮助卖出去,或者直接卖给白莲教?

不过说实话朱祁钰也不知道白莲教能不能吃下这么多盐。

不过就算是他五十文卖出去也肯定是会有人买的,将这些盐卖到内陆,甚至是草原价格只会高不会低。

这么一说倒是给朱祁钰提了个醒,他既然需要从草原上去弄马,为什么不直接用盐换呢?

盐这东西,草原上还是非常缺少的,是,草原上是有一些咸水湖,但是咸水湖当中提炼出来的食盐根本不够整个草原上的人用。

所以说,瓦剌人,或者说蒙古人也非常需要盐这种东西,甚至是他们不可或缺的一种资源。

蒙古人草原上天生缺少一些东西,茶叶,盐,布匹。

这些东西缺少了任何一样都会对人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影响,不过朱祁钰要想将自己的盐卖到蒙古草原去,宣府和大同的总兵官其一是必须要搞定的。

边境能容纳大批量的马匹,食盐交易的人就只有宣府和大同,朱祁钰说实话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能搞定他们两个。

大同总兵是武进伯朱冕,朱冕这人朱祁钰不太熟悉,不过也绝对是大明的忠臣,日后在土木堡之变时为了阻挡瓦剌死在了阳和口。

宣府总兵是杨洪,杨洪这人朱祁钰倒是见过,不管是之前还是之后。

当时瓦剌绑着朱祁镇叫门,杨洪坚决不开,并且说朱祁镇已经不是大明的皇帝。

而景泰二年时,杨洪病死,朱祁钰还将他追封为颖国公。

要说朱祁钰能上位,文官这边的铁杆无疑是于谦,而武官这边的铁杆自然就是杨洪了。

不过朱祁钰倒也没有亏待杨洪,不仅将其昌平伯的爵位晋升为昌平侯,就连其小儿子杨能朱祁钰都给封了一个伯爵。

不过杨洪这人朱祁钰倒是了解,是个认死理的小老头。

朱祁钰要是想说动他,恐怕是有点难。

要真的想招揽他,那就必须他亲自走一趟,才有那么一点点可能说服杨洪,要换了另外的人,根本就不可能。

杨洪打了一辈子仗,一步步从一个小武官晋升到如今这个位置,其自身性格也可以用顽固来形容。

说实话,就算是朱祁钰自己对于劝杨洪给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是开一下方便之门都不是特别有把握。

朱祁钰此时也有些头疼,现如今还算是明朝初年,文官和武将都不算是特别的腐败,远远没有达到日后明中晚期那种猖狂的地步。

尤其是武将,这个时候武将的脊梁还没被文官给压断,一个个都猖狂得很。

只是朱祁钰还是觉得他要是重生到嘉靖时期更好一些,基本不用担心他的盐没销路。

就说边关这一条,当时的宣府还是大同总兵来着,名字叫仇鸾,其御敌的手段竟然是通过贿赂蒙古人,让其不要来打自己镇守的关卡。

对于这样的人,什么你谋反不谋反,只要你给我钱,就是你造天王老子的反我也不管,我该赚钱还是赚钱。

这样的人可不是杜撰的,而是真实出现在之后的历史当中,有些时候历史的夸张程度也许超乎你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