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地勤全套

秦达点了刘明山一下,这老犊子也才回过味来。

王五七是谁,主管着双林县的民兵训练,放在部队那就是作训的头儿,谁信那个,他也不能信的。

“嗳……都特么让那帮老瘪犊子闹的,给我也闹瞎了心,小秦,这事儿你还得给王部长说道说道,我也不是惪为的……”

说完之后,刘明山就打算走,却又被大哥刘明义拉了一下。

看着刘明义递给他的扁铜环,刘明山倒是想起了王五七放在屯部的一千发子弹。

那一箱子弹,还带着武装部的出库单。

‘过期子弹一千粒,每粒八分。’

这张出库单什么意思,刘明山倒是清楚,无非四个字‘公私分明’。

人叔侄俩摆明了既不占武装部的便宜,也不占向阳屯的便宜。

按照正常一粒子弹两毛五的价,八分一粒的子弹是便宜。

但跟一盒生产烟也是八分钱做对比,那这粒八分钱的子弹,也不是一般人能消费起的。

与大哥刘明义递来的巴掌大、一斤整的铜环比,那八分钱一粒的子弹又不算贵了。

这么个逼玩意儿,郑老憨要价三块,这个价还是旧的价格,新作这么一个铜环,没五块钱下不来。

现在跑车的都挣钱,赶牲口的车老板子也是一样。

给特么牛马用的玩意儿,都比人的一身行头贵了。

这样的大小铜环,一副套子上少说得用十来个,多的二三十个。

虽说刘明山有些不明白大哥刘明义递给他铜环的原因,但他还是对秦达说道:

“小秦,王部长给你捎的一千粒子弹,就放屯部了,一会儿我让茂林给你送来,还有,你看这是你要的东西不?”

看到刘明山手里巴掌大的铜环,秦达倒是有些无所谓的点了点头,这大小算是合适。

可一旁的杨海平不知道这是牛马套子上的配件,他还以为是现做的呢。

“哟……伍子,你这效率挺高啊,这黄铜的金刚圈,说来就来啊?”

说着话,杨海平就起身从刘明山手里拿过了那个扁铜圈,一看还是老货,他不由的有些二乎了。

“好兵刃!老先生,你们屯子还有练铁线拳的高手?”

杨海平手里的扁铜环,内圆外锐,这是早前儿牛马套子上连接主皮带的铜圈,内里锐了会磨坏皮带,外围圆了会多用铜料。

大早以前,铜就是钱、钱就是铜,就跟现在黄铜子弹壳在供销社能当钱花是一个道理。

但杨海平不知道这个扁铜环的功用,一看铜制金刚圈内圆外锐,还以为这是哪路铁线拳高手用的兵刃呢!

“嗐!这算是啥兵刃?如果算,那就是车老板子挣钱的兵刃,这是给牛马搭套子用的绳环,你瞅就这样,两股绳子用绳环一并,‘嘎哒’给老牛套背上,他就能拉车了。”

杨海平问及,刘明义也怕说不明白,拽过刘明山给他一按,手里的绳环往他背上一扣,然后把双臂做绳,给这位杨大夫示意了一下。

“杨大夫,这是三小子要的,啥东西经他一看,也就多了别的功用。”

听到这又是秦达的路子,杨海平上下瞅量了他几眼说道:

“伍子,捎带给叔也弄一套呗……”

巡视刘庆东、刘庆宏两兄弟,以及向阳屯伤员的过程中,杨海平也知道秦达最近发了一笔,因此毫不见外,张口就要。

“杨……”一旁的刘明山正要说说这铜环不便宜,却挨了大哥刘明义一脚,刚刚出口的话直接戛然而止。

“杨叔,这咋说的,你大侄儿找这个,不就是给你找的吗?”

秦达顺着杆就敢往上爬,但杨海平可不吃他这一套。

“嘁!伍子,你可别忽悠你杨叔,说,你想要什么?空军那鹿皮全套太烧包,你要那逼玩意儿干啥?”

空军的鹿皮全套,杨海平弄来虽说不难,但那玩意儿就是退役的也不老便宜,没个电视机的价儿,就不能想那玩意儿。

现在能穿鹿皮全套的,家里没点级别还真不成,但人家穿那玩意儿不花钱,秦达想要,杨海平也能弄着,但钱指定少花不了。

“杨叔,我是穿着上山的,皮夹克那逼玩意儿上一趟山不得给刮成叫花子啊?我要地勤的帆布面羊皮全套。”

一听秦达要的是地勤全套,杨海平也不禁给他竖了个大拇哥,那玩意儿,林区冬天的性价比之王啊!

“好小子,你是真尖,难怪王瘸子都会给你助阵了,这特么是教的好啊!五三式的地勤大全套,二百块钱,我给你整齐的乎地。”

杨海平的二百块地勤大全套,里面是有他面子的,但他以为的性价比之王,却得不到秦达的认可。

这年月,两百块买套衣服虽说不贵,外面帆布里面纯羊皮的地勤大全套更不贵。

但这可是八三年的两百块钱,一个煤矿工人两三个月的工资,普通工人四五个月的工资,也是有些人家一年的纯收入。

“杨叔,我不想要全新的,旧的也中、发了霉的、老鼠磕的也都行,无非我穿着进山,但我的号大,一号的勉强能穿,特一号的最好。”

听到秦达不要新的要旧的、要库底子,杨海平眉头一皱骂道:

“伍子,你小小年纪怎么跟王瘸子似的,抠搜的,尽特么绕哪拾破烂了?”

但骂完之后,杨海平又后悔了,别看王五七只是待在小小的一个双林县,但这货拾破烂的名声,可着整个东三省都算是有一号。

部队淘汰的玩意儿,就没有王五七不敢要的。

拆弹厂的报废弹一般人都不会去打主意,但这货敢去白要。

双林矿用的炸药,跟附近两个林场开山用的炸药,一多半都是些报废弹。

而双林矿的百多万储备金,也有一部分是通过这种途径节省出来的。

王五七拾破烂的名号响彻东三省,秦茂业、宋成兄弟会过日子,虽说没有响彻东三省,但在半个本省也是有一号的。

而老哥仨这种名号的由来,又是源自于那份战场上的人命债账簿。

地方上的人虽说不咋喜欢双林县抠搜的老哥仨,但在东三省的部队系统里,这老哥仨还是相当有面子的。

“杨叔,咱要好的不得占公家便宜吗?要不好的,不也算是帮各单位解决困难了吗?”

秦达这话就属于站对位置了,就跟他说的一样,各单位报废的物资,可不是那么好处理的。

处理了,里面除了有成本的问题外,还有一个流向需要认真考虑。

不处理,占着地方,上面下来查账的时候又解释不清。

“伍子,你特么可比王瘸子尖多了,那老瘪犊子就特么会哭穷,你这么一说,人都不好意思找你要钱,但这事儿我得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