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天子使者的到来

当沈稻回到营帐之时,就见曹操带着手下将领,已然在营帐之外等候。

他心中暗暗猜测,曹操此番前来,应该是为了袁绍几次当拒绝进军雒阳之事。

其实沈稻早已察觉到,袁绍对董卓态度转变背后,必有隐情。

而今曹操亲自前来,看来也是想探个究竟,或者是寻找同盟。

“春才,走吧,我们进去再说!”曹操的声音打断了沈稻的思绪,他微微一笑,拉着沈稻并肩步入营帐。

营帐内,烛火摇曳,气氛略显凝重,几人坐下后,还未等开口交谈,主帐之外便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刘备领着关羽和张飞匆匆而入,脸上带着焦急与不安。

“孟德、春才,你们刚走不久,天子的使者就来了!”刘备的话语如同惊雷,瞬间在营帐中炸响,让沈稻等人心头一紧。

天子使者?

在这个敏感的时刻,天子的使者突然到来,无疑让原本就紧张的局势更加复杂。

沈稻心中暗自揣测,这使者究竟所为何来?

难道与袁绍的拒绝进军有关?还是董卓又有了新的阴谋?

众人闻言,纷纷起身,快步向营帐外走去。

沈稻紧随其后,心中充满了不解。

营帐之外,天子使者的仪仗已经摆开,袁绍、袁术等人也纷纷站在门口,神色各异。

沈稻目光扫过众人,心中暗自留意着每一个人的表情和动作。

天子使者看着众人到来,缓缓展开了手中的圣旨诏书,开始念了起来。

沈稻凝神细听,当听到“渤海郡太守袁本初心忧国事,勤王护驾有功,特封为冀州刺史”时,他心中一震。

袁绍被封为冀州刺史?

这分明是董卓的诡计!

他想通过封赏来拉拢袁绍,让他成为自己的盟友。

接着,天子使者又念到了其他诸侯的封赏,包括袁术被封为青州刺史。

沈稻心中更加确定一件事,这次宣诏绝对是董卓的分化联军之计。

他想通过封赏来挑拨十八路诸侯之间的关系,让他们相互猜忌、争斗,从而削弱他们的力量。

袁绍及其手下谋士不会不知道,很明显装傻配合的原因就是董卓这家伙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然而,当天子使者念到“汉昌亭侯沈稻,治民有方,教化有功,特封为巴郡太守,兼领益州刺史”时,沈稻心中猛地一沉。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也被卷入了这场漩涡之中。

益州刺史?

一时间,天子使者将圣旨诏书念完,整个营帐之前变得寂静无声。

沈稻心中五味杂陈,他终于明白了袁绍为何不愿出兵雒阳的原因。

原来,袁绍早已与董卓暗通款曲,这封疆大吏的封赏,正是董卓对他的贿赂和拉拢。

袁绍为了个人的利益和权势,竟然不惜背叛十八路诸侯的联盟,与董卓勾结在一起。

沈稻环顾四周,见袁绍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那笑容中满是得意。

反观其弟袁术则是嫉妒之色,他显然对袁绍得到的封赏感到不满和羡慕。

其他诸侯也是各怀心思,他们大概都知道,这封赏背后隐藏着董卓的阴谋和诡计,但他们却无力改变这个现实。

乱世之中,权势和利益才是驱动一切的动力。

沈稻心中暗自叹息,他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董卓设计之中。

董卓此举绝非善意,他这分明就是想将自己置于死地,益州扎根的老大哥绝对不会让自己安然无恙地回到益州和刘焉争权。

刘焉此时任益州牧,他必然对自己有所防备,甚至可能得到消息后已经开始在暗中布置了陷阱等待自己。

沈稻知道,现在自己必须尽快想办法脱离这个危险的境地,他不能坐以待毙,更不能让董卓分化联军的阴谋得逞。

然而,现在的局势却异常复杂和棘手。

袁绍已经与董卓勾结在一起,成为了自己的敌人,而其他诸侯也各怀心思,难以信任。

曹操虽然对袁绍的封赏感到不满和愤怒,但他却并没有失去理智。

沈稻心中一动,他知道曹操是一个有智谋和胆识的人。

袁绍却突然开口了:“孟德、春才,你们对此封赏有何看法?”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试探和挑衅。

沈稻心中一紧,他知道袁绍这是在试探他们的态度。

如果他表现出不满或反抗的情绪,那么袁绍很可能会立即对他们下手。

沈稻强压下心中诸多繁杂的想法,微笑回答道:“盟主,天子诏书自然是要尊奉的。不过,这封赏之事关乎重大,我觉得还是需要谨慎商议。”

曹操也附和道:“沈亭候所言极是,我等虽需遵守天子诏令。不过,对于这不明来历的封赏之事,还需观望一番才是。”

袁绍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疑虑和不满。

但他也知道,现在还不是与沈稻和曹操翻脸的时候。

于是,他冷哼一声,不再言语,就此离去了。

暮霭沉沉,残阳如血,将联军大营染成了一片赤褐。

曹操伫立在营门之前,目光紧紧锁住眼前即将远行的沈稻,心中满是不甘道:“春才,连你也要走吗?”

曾几何时,十八路诸侯联军旌旗猎猎、士气高昂,大有扫平董卓、匡扶汉室之势。

可如今,一纸天子诏书,便如一场无情的风暴,将这看似坚固的联盟瞬间吹得七零八落。

尤其是袁绍、袁术两兄弟,往昔虽顶着四世三公的光环,实则并无太多实权。

如今这封诏书,让他们摇身一变,各自统领一州之地,权力的诱惑让他们心中的野心如野草般疯长。

沈稻长叹一声,眉宇间满是无奈与疲惫:“哎,孟德,我若是再不走,手下兵将一家老小恐有性命之危啊!”

沈稻微微摇头,心中五味杂陈。

起初,他所求不过是一个讨董兴汉的名声,在这乱世之中留得一份清誉,并不敢有过多奢求。

可命运弄人,如今声名鹊起,却也因此成为了他人眼中的猎物。

他麾下粮草虽堆积如山,但可战兵卒数量却少得可怜。

面对益州老谋深算的刘焉,以及他麾下那数万训练有素的青州兵,自己这点力量简直不堪一击。

曹操又何尝不知沈稻的艰难处境,他嘴唇动了动,却终究没有说出挽留的话。

沈稻被董卓这老贼狠狠摆了一道,这一举动无疑是将他推到了刘焉的对立面。

以刘焉的行事风格,若沈稻此刻不尽快赶回益州,恐怕老巢都要被刘焉给端了。

“孟德,你也速速离去吧!”沈稻看着曹操,目光中满是关切。

偌大的联军大营,早已没了往日的热闹与喧嚣,他并非第一个决定离开的人。

袁术更是在得到旨意的那一刻,便迫不及待地带领本部军马,匆匆赶往青州去接管那片土地了。

如今联军人心涣散豫,兵力愈发虚弱,一旦吕布再次率领虎狼之师来袭,联军溃败不过是眨眼间的事。

曹操重重地点了点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沈稻:“春才,你此番回益州,前路可谓荆棘丛生。不过讨伐董卓、营救天子,此乃亦是大义之所在,亦是不容我等退缩啊!”

沈稻沉默了片刻,随后看了曹操一眼,终是一眼不语的转身向军帐中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