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贾珍虽然因为这儿媳、兄嫂这两路攻势一时受挫而心烦。
但让他眉头紧锁的缘由却大半是因为桌上的密信。
这密信乃是他父亲贾敬,让人从玄真观悄悄送来的。
而信里的内容,和以前的是一样的只有两字‘自污’。
这些陈年旧事,还得从他们家站队义忠老亲王说去。
想当初他父亲文武双全整个贾府是何等风光。
不过这些风光也随着义忠亲王上位失败,而戛然而止。
没说好说的因为这次站队失败了,贾府也因此让出了许多利益。
就连贾敬也出家当道士,而让年轻的自己开始自污了。
当然贾珍也没辜负他老父亲的期望,在高乐这方面自是本色出演。
在赏花问柳这方面,整个神京他都是排的上号的。
而让他自污自是简单的,但老父亲每一回送信来,都意味着圣人对他家还有戒心。
所以他这眉头紧锁的原因,更多是自出圣人的戒心。
也正因为有这层关系,他那次听了儿子说李贵和夏守忠好像有关系后,才会又是忌惮又想着试探。
都过了好些年了,圣人怎么就不相信自家只想当个纨绔子弟呢。
贾珍心下腹诽,随手揉了揉眉心驱散些烦恼。
正要拿起茶杯的时候,却瞥眼瞧见自己爱不释手的藏书《唐朝秘史》,登时眼睛一亮。
他自接手宁国府后,就立志要像唐太宗一样,做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当然他所想学的只不过是,那下三路的共同兴趣。
忙翻出已经有些包浆了的《唐朝秘史》,熟练的翻到了‘太真祈福’这一页,脸上不由多了几分笑意。
“古人诚不欺我,以史为鉴!”
此刻他正是根据这‘太真祈福’的灵感,想出了一石四鸟的法子。
其实这‘太真祈福’说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
说的是唐玄宗看上了自己儿媳,然后打着为母祈福的由头,让杨玉环出家祈福。
而太真正是杨玉环祈福时的道号。
结果嘛这祈福自然就变成了唐玄宗老发少年狂,杨玉环就变成了杨贵妃。
而下个月正是老父亲贾敬的生辰,自己正好借这个由头,人让自己师出有名。
一来是让秦可卿也去替太爷祈福,自己也就有了更大的机会。
二来自己也可以借着太爷生辰这段时间,想法子收拢刘氏。
三来可以借机试探李贵的底细。
四来又可以本色出演自污一场。
一想到这儿媳还有兄嫂水灵低吟的样子,贾珍不由得意的笑了起来。
贾珍打定主意,立马寻了尤氏,假模假样的商量太爷生辰的事。
当然几句后,贾珍便提起了祈福的事!
尤氏那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得小心试探。
“那让蓉哥儿去祈福?”
贾珍摆了摆手:“不成,这许多事都需要他打理!”
尤氏手上的帕子攥紧了几分:“那妾身去?”
说着,一双眼眸紧盯贾珍的脸上。
贾珍摇了摇头:“这更不妥了,秦氏病了。你一走这后院的事岂不乱了。”
不是人自己去就成!
尤氏暗道,手上也松了几分,脸色轻松的又试探了两人的名字。
哪知贾珍都是摇头否定:“不是亲近的人祈福,去了又有何用!”
话都说到这了,家里亲近的拢共就四口人,那还能有谁。
尤氏瞥了眼老爷,微微一笑。
“那要不让蓉哥儿媳妇去一趟怎么样?再则也让她去驱驱邪祟!”
果然话音刚落,贾珍立马就拍板说好。
“你说的对,她那些个病说不得有什么邪祟作怪,去祈福正好合适。”
尤氏压下心中的一丝疑惑,忙笑道:“那我这就去和她说一声,顺道让人去水月庵知会一声。”
贾珍在府里本来就行事无忌,尤氏对他近来的举动早就起了疑心。
如今听了让秦氏出府一段时间也是好的,自然满口应下。
“嗯!”
贾珍捋着胡子笑道:“这些事你安排妥当就行,可别误了太爷的事!”
尤氏自然满口应下,扭着那无人爱怜的身子出去。
而尤氏到了半路,却忽然发现两个婆子拿着一些上好的料子。
一面挥手拦下,一面扫了眼这些鲜艳的料子,蹙眉道:“你们拿这些料子干嘛去了?”
“回太太,老爷关心其他房的子侄,让我们走一圈看谁家短了料子,就给找补找补。”
尤氏闻言心里虽然奇怪,但听到是贾珍的吩咐,倒不好再多问什么。
挥了挥手“嗯,那你们走吧。”
说罢,带着银蝶继续往秦可卿房间走去。
待尤氏一走,在旁边躬身行礼的万儿,小脸却是露出几分古怪。
嘴里喃喃道:“不是说太太吩咐的吗?”
而等尤氏和秦可卿说了出去祈福的事,秦可卿那丰润的鹅蛋脸,登时就多了几分神采。
她这几个月被贾珍早就骚扰得心力交瘁,这一听也不疑有他,立马就应下了。
“好!”
尤氏笑道:“你既应下了,我一会就去铺排。”
顿了顿也拉过秦可卿的小手拍了拍,宽慰道:“你顺道去散散心也是好的。”
秦可卿赶忙道:“那我明儿个就去祈福,可别误了太爷的事。”
尤氏微微颔首,又宽慰了两句,便也退了出去。
尤氏一走,秦可卿立马就来了精神,吩咐宝珠、瑞珠收拾衣服什么的。
恨不得立马就出府避难的样子。
秦可卿正想着装些什么进自己的小包,忽地响起一声。
“咦!姐姐你们这是在干嘛?”
秦可卿扭头看去,就见一个俊俏的少年挑了帘子进来。
这进来不用通禀的少年郎,不是弟弟秦钟还能是谁。
秦可卿倒也没瞒着他,只三五句便将事情的缘由说了。
这一听到水月庵三字,秦钟不由眼睛一亮,心里也多了几分活络。
话说回头,李贵这边浑身舒坦的出了刘氏院子。
不过他没走多远,却是眉头一皱往回看了一眼。
当然这蹙眉不是床事不和谐,而是刘氏似有什么事情瞒着他。
他问了两回,偏刘氏却只推说没事。
但两人也算得上‘知根知底’的,李贵多少听出她有几分言不由衷。
不过她不说,他也不好逼问什么。
随即想起那堵门的婆子,想来多半跟这些人有关吧。
李贵压下心中的疑惑,脚步一抬继续往前走。
离宁荣二府两三里远的一处小院子内,王琳休闲的躺在一把摇椅上。
此时的他明显比以前圆润许多,不过这样却越发显得他有几分道行。
自打上次顺天府衙被打一顿后,没想到还能因祸得福。
原本接了李贵的一百两银子租下这个院子,配合他糊弄人的时候他还非常忐忑。
可没想到这小子让自己糊弄的还是一帮权贵,还让人配合了他的演出。
一开始他还对李贵有几分忌惮,但自打取得贾蓉等人的信赖。
甚至旁敲侧击的从薛蟠嘴里得知,这李贵不过是一个已经被赶出府的奴才而已,他心里登时便少了几分忌惮。
原本想着他能拿出一百两银子没多少会有些底细。
为了稳妥起见,还想寻个法子测试他一下。
没想到一次酒席上,薛蟠便把他怎么戏弄李贵的事,比手画脚的说了。
王琳心中最后一丝忌惮,登时烟消云散。
毕竟他当时拿捏自己,无非背靠荣国府,还有当场拿了自己的短罢了。
而如今自己和这几位公子权贵熟络得很,一时攻守易势优势在自己这了。
如今自己更不可能怕他了,所以李贵那斯以前安排传的消息,他也懒得搭理。
而且过了这么久,也没见他有何反应,一时更加心安理得。
正这时一个小厮走了进来说道:“道爷,薛大爷他们派来的马车到了。”
“知道了!”
王琳说着,这才不急不缓的起身跟了出去。
待出到外边,熟络的上了马车赴宴自不在话下。
而王琳不知道的是,他家不远处的巷子有两少年看似在玩耍。实则双眼紧盯着王琳的院门。
王琳一走,其中一个便也悄悄的跟了上去。
而另一个少年则拿出一个本子在记录些什么。
而这少年在记录的时候,巷子的尽头也有一双眼眸在盯着他。
而这人不是别个,正是一路而来的李贵,他到了此处也有了一炷香时间左右了!
而那正在记录东西的少年正是金荣,李贵来此也是我了看金荣可信。
这事还的从那次和金荣在酒楼吃酒说去。
自知道王琳有问题,业余的人也不能起到监视的作用后,李贵心里便有了盘算。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而信息的快、准更是重中之重。
李贵一面拿出三百两银票放在酒桌上。
一面交代几句金荣,让他尽量挑些孤儿来组建监视队伍。
当然其他什么的,李贵一句也没说,只让金荣自由发挥。
这一来是想看一下金荣能力如何,二来放养那么久也是看一下他是否可信。
毕竟人心隔肚皮,若金荣如同王琳一样,自己最多就亏个几百两。
一些私事,是绝对不敢放心交予他的。
闲话少提,李贵又远远观望了一会,瞧着天使不早了,这才缓缓走了过去。
这时金荣也发现了李贵,忙笑着迎了上去。
“李大哥什么时候回来的?”
李贵扫了眼金荣脸上多了两分古铜色,暗道这小子应该没偷懒。
“刚回来没多久!”
李贵笑道:“走,去喝上几杯。”
金荣却是瞧了眼天色,摇了摇头。
“我还得等下一组人来了才行。”
顿了顿又道:“不过他们也快来了的,李大哥可以先说个地,我一会就到。”
李贵不疑有他,微微点了点头。
“那就上回的哪家酒楼吧,我先去占个桌。”
说完,李贵转身就走,也不再多问什么。
果然等他要了个包厢坐下,一炷香的时间变见金荣寻了过来。
李贵一面吩咐小二上菜,一面和金荣寒暄几句。
待酒菜上齐,小二退了出去后,两人才慢慢说起了正事。
“李大哥,这些是我们这些天的记录。”
金荣说着,取出一个本子递了过来。
“嗯!”
李贵惊讶的看了眼金荣,随手接过。
这自己可没教他,能想到记录,就还算脑子机灵了。
只见本子里,大部分都是分了时辰,然后画了圈圈叉叉用来作记号,而有部分却有文字解释!
李贵指了指本子,疑惑道:“这是?”
金荣讪笑道:“这不是另外的三人不会写字嘛,就用记号代替。”
又解释道:“等交接的时候,他们再把重要的事和我说个清楚,我再补上去。”
“嗯!”
李贵:“那另外三人什么底细?”
金荣闻言,便一五一十把三人的底细说了。
李贵一面翻看本子上的记录,一面听着金荣的禀报。
半炷香后,=李贵将本子合上,脸上多了两分笑意。
这个本子记录了一个月的记录,那起码说明这小子,是没真有偷懒。
而他能想到去城外找人,也是让李贵有些惊喜。
仅这两点,就足以让李贵对他高看一眼了。
“那另外三人住哪?”
“我给他们租了个小院子。”
李贵轻敲了几下桌子:“你买一个僻静干净的院子,让她们住进去。”
顿了顿又补充道:“明儿我会列个章程给你,你尽量招着安排。”
说完,点出一千两银子放到桌子上。
“这!”
金荣看着这桌子上的银票,一时惊讶无比。
不是大哥你这么有钱,以前当啥奴才。
金荣心下腹诽,嘴上却是认真的应下。
两人交谈些什么暂且不提。
荣国府王夫人出了荣庆堂后,回到自己房内端坐在罗汉床上。
她本就丰腴,尤其这些年不大管事了,那俏脸越发圆润,一时倒有几分女菩萨似的。
嘴里念叨了一会佛经后,便有一个小丫鬟进来,将老爷宴席上的事一五一十说了。
王夫人听罢随意摆了摆手,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
宝玉被老爷骂几句也是常有之事,没挨打就成。
想到这丫鬟说席间这李贵尽力劝慰老爷这才让老爷怒火减了不少,将宝玉被打生生扼杀在摇篮里。
不由感叹道:“这贵哥儿倒没忘本!”
忽然想起什么,手中佛珠一顿忙唤来金钏,吩咐她让李嬷嬷来一趟。
至于那小丫鬟为什么要夸李贵,这自然是有原因的。
此时这小丫鬟在一个僻静角落,千恩万谢的接过李嬷嬷手里的大半两银子。
李嬷嬷跟了王夫人这么多年,自然知道太太会过问宝玉的事。
要是平时李嬷嬷自然不会搭理,但这次却是有儿子在场。
为了保险起见,她自然买通了这丫鬟,先和自己说一声。
就算儿子说了什么错话,也好找补一二。
李嬷嬷刚和小丫鬟分别没多久,迎头就碰见了金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