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新志教授通腑法治疗脑病临床经验
- 刘向哲 杨国防主编
- 1110字
- 2025-02-21 22:01:48
编写说明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党和国家对于中医药事业的日益重视,中医药学的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最近十几年,国家已先后组织了七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是中医药学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这些瑰宝,助力中医药事业发展是中医药工作者的历史担当。西医学强调循证,循证医学的关键在于高质量的临床证据。中医学及中医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是获取临床证据的重要来源。“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整理和研究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是中医人成长的必由之路。
王新志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脑病的病因病机和证治规律有着深刻的认识。提出“上病下取,脑病胃治”理论。重症中风病急性期强调肺失宣肃、腑气不降、窍闭神逆、神不导气为其关键,从而注重通腑化痰。并以此理论为指导,研制出中药“中风星蒌通腑胶囊”,临床疗效显著,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临床批件。王新志教授认为中风急性期辨证时以风痰血瘀、毒热腑实证居多,应以通腑化痰、活血化瘀、解毒通络作为中风痰热腑实证的重要治则。提倡通腑化痰调气机、通腑泄热平肝阳、通腑化瘀息肝风。同时,把该法推广应用到众多内科脑病的治疗中,均获得显著效果。王新志教授还提出通腑化痰、培土生金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学术观点,拓展了“肺与大肠相表里”及“培土生金杜绝生痰之源”理论在脑病中的运用。故本书以“通腑法治疗脑病”为切入点,系统总结王新志教授临床实践经验,对于学习和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王新志教授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我辈弟子有幸常年跟随老师侍诊学习,听其教诲,观其临证,多有心得体会。今把平时所学整理成册出版,不仅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需要,也希望能够启发后来学者,借鉴前辈经验,造福广大患者,功莫大焉!
本书共分八章,包括胃肠与大脑的生理病理关系、通腑法的形成与发展、通腑法的特点和作用原理、通腑法的应用原则、通腑法的种类和应用方法、通腑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王新志教授通腑法临证医案、通腑法临床常用方剂等内容。本书以王新志运用通腑法治疗脑病为切入点,系统总结了全国名老中医王新志教授临床实践经验,对于学习和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适合中医临床医师和中医院校学生阅读参考。
本书编写过程中,王新志教授对全稿进行了认真的审核,并对全书结构、内容等提出了修改建议。王永炎院士、张伯礼院士欣然为本书作序,研究生王晓丽、乔战科、宋艳芳为本书的编写等提供了大力协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同时也衷心希望所有同人提出宝贵意见,以臻完善。
《王新志教授通腑法治疗脑病临床经验》编委会
202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