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宁!卫宁!”
卫宁睁开双眼,看见了苏清、颜若明焦急的脸。
颜若明说:“你没事吧?”
“没事。我只是有一些困了。”
苏清刚想说话,徐慧却说:“你杀了齐王,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啊?”
“那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呗!小清、若明,你们去联系府衙的人过来。”
卫宁站了起来。
“我在这里守着!这里应该就是剧院老板被害的第一现场了。”
卫宁指了指仓库的方向。
那里因为他刚才与齐王的战斗已经是一塌糊涂,其实即便那里真的是第一现场,除了一个永安大剧院员工的徽章之外,也难说还能找到多少有用的证据。
卫宁现在的眼睛,就落在了那个徽章上。
“至于杀了齐王该怎么办?杀了就杀了呗?永安城出了这么大的事,朝廷上边只要不傻,都知道接下来该干什么!而且,永安城这边八首龙蛇分魂的事情可还没结束呢!”
徐慧等苏清与颜若明离开了,问了卫宁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
“你到底多大岁数了?”
“我你还不知道?”
卫宁的年纪在他与苏清、颜若明她们合作的小说里,是按他这一世真实的岁数来写的,就是周岁十八,虚岁十九。
“你不觉得你想的事情有点过于快速周全了吗?而且,你会的东西有点太多了!”
“万一我是个天才呢?希恩联合王国有位伟大学者,农民出身,还是个遗腹子,也是十八岁大学毕业当了老师了,一辈子干什么什么行,做什么什么灵,连整人都是把好手?我出身比他要强吧?”
卫宁说得话很实在。
人类世界就是有天才这样的特殊群体。
卫宁上一世那个世界的牛顿,还有讲课学生不爱听、炒股赔钱的槽点,希恩联合王国那位牛顿一样的天才除了股票确实是没赶上,没干过抓假币贩子的事,各方面与牛顿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天才。
徐慧想了一会,问出了一个让差点惊掉下巴的话来。
“那我能不能认为,天才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小时候得没有爹啊?”
卫宁想了一会。
“亲爹本身没有两说,但是,相当于是父亲那样的人,大概率还是需要有。”
上官侯爷对于卫宁来说就是这样的人。
虽然客观来说,上官侯爷对他的事不算特别热心,但是该给他出钱办事的时候,除了他想学电报当电报员不去书院读书之外,还真就没有跟他翻过脸。
这是卫宁无论对他那位继父,在主观上给他打多少分,在客观上都不得不承认的事情。
……
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皇帝终于获悉了齐王的死讯,与事件最初步的前因后果说明。
“齐王被那小子杀了?”
皇帝被这个消息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皇帝震惊成这个样,内阁里边的各位大臣们虽然脸上大都没有明显变化,但是在各自的心里,都已经涌起了滔天巨浪。
皇帝连忙接过手写文稿。
最上边的是知府的简要情况说明,下边是卫宁、徐慧等人写的情况说明。
皇帝读完了那些东西之后递给了李右相,让他的阁臣们阅读这些东西。
他望了李霄然一眼,想起了一句先帝还在时,曾经像是感慨一样的一句话。
“李霄然那个人有一点好,他在心里不觉得皇帝本身怎么着!”
卫宁也是那样的人。
皇帝从第一次见到卫宁到现在,就总觉得卫宁有一种说不出的像李霄然。
他才想明白,卫宁跟李霄然一个样,都是可以平视所有人的那一类人。
齐王固然该杀,可是换成卫宁与李霄然之外的人,还真未必有胆子直接就这么杀了。
皇帝固然对此没有太大的意见,也不得不感慨,老天爷对大明不差,能让李霄然那样的人接二连三的出现。
皇帝想到这里,内阁的大臣们,已经把事情的基本信息全部都有了了解。
“现在齐王死了,用他的死来解套吧!”
皇帝把事情的大方向定了性,接下来很多问题也就没有必要争论了。
现在他们最大的问题是,八首龙蛇信徒毕竟劫走了不少的官员,他们接下来会干出什么事来?
这个属于重中之重。
不快一点把他们解决,朝廷对新闻的把控再有力,也很难挽救大明在处理这件事时必然会受到的质疑。
万幸,卫宁之前献上的新式火枪极其的成功。
……
吃过晚饭,皇帝与内阁中的大臣收到了八首龙蛇信徒送来的消息。
皇帝读完之后,直接把信拍到了桌子上。
“我无法答应他们的要求!”
皇帝已经知道了,永安城这边的八首龙蛇分魂是疯子,却没想到这个八首龙蛇分魂会那么疯。
祂竟然会要求皇帝革除杨逊所有荣誉,要求大明朝廷为杨逊当年向祂做的事道歉。
不然的话,祂会慢慢杀他抓来的那些大臣的同时,把永安城附近彻底地搅乱。
皇帝无法接受这种条件。
“陛下,那些大臣。”
兵部尚书这时候说话了。
皇帝立刻呵斥了他:“闭嘴!你不知道杨卫公对大明意味着什么吗?”
杨逊是大明建议以来,大明这片地方在世界范围内都极其出名的一个人。
他也是当今诸国公认的伟人之一。
皇帝即便最后会为了那些大臣的安危而妥协,也不是在现在这种八首龙蛇的人一说他就妥协了。
事情,不可能那么办。
……
同一时间。
卫宁在府衙里,听何总捕跟他说起了八首龙蛇传来的消息。
事涉同僚安危,加上卫宁之前为了永安大剧院的老板,连齐王都杀了,府衙自然不会在这种事情上瞒着卫宁。
却不曾想,卫宁听完之后反倒是一言不发了。
苏清、颜若明、徐慧、知府大人在内不少人,都希望卫宁至少说一些什么。
卫宁却始终是默默地思考着,很长时间连一个字都没有说。
徐慧说:“你至少说一些什么啊?”
“我没什么可说的了!朝廷绝无可能立刻答应这个条件,一定是先派李院长那样的人去谈,因此有些人一定是会死。这个我也没有办法,那是硬实力决定的事情。”
王知府说:“卫小弟,我听人说朝廷有新式火枪,威力极强,不能指望它发挥那么大作用吗?”
“不能。子弹数量跟不上的。”
卫宁太清楚这个时代的子弹产量了,扩产能不是那么快的事。
“十二把那样的枪一架,两分钟一万发子弹肯定会打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