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遗诏劝进,勉而从之

东阁大学士朱国祚那是彻底慌了神。

大明一月之间连崩两帝,如今难道连皇太子也要随之而去?

“传太医,快传太医!”

他赶忙上前,抱住朱由校,猛掐人中。

片刻之后,朱由校吃痛,不得不睁开双眼。

好吧!

我晕了。

我装的。

这就是演员的自我修养。

朱由校知晓,凡事都要有一个爆点。

你哭灵哭得再悲伤,那属于是正常的。

但是你哭灵直接哭晕了。

那就显得你至孝了。

如今朱由校在百官面前表演了这么一手,从儒家孝道来说,朱由校是完美的忠孝新君。

见朱由校没有什么事情,朱国祚赶忙跪伏而下,高声劝道:“皇太子殿下一片赤诚孝心,天下皆知,然大行皇帝遽弃臣民,龙驭上宾,殿下万不可再让臣民痛心,我大明,也再也经受不起了。”

“万望殿下保重龙体!”

朱国祚带了个头,其余跪哭的百官亦是高声道:“万望殿下保重龙体!”

一时之间,山呼海啸,便是乾清宫外,都听得一清二楚。

朱由校咳嗽一声,缓步起身,对着群臣说道:“本宫安,诸位无须忧心,只是遽罹大故,五内崩摧,肝肠如捣。”

朱国祚在这个时候上前说道:“殿下年尚幼,按照规制,可由宗王皇子代为哭灵,宦官代跪。殿下孝心可嘉,然为了天下苍生,须养好身子。”

若是按照一日五哭,身体再好也经受不住。

朱由校一再推辞,百官皆是不允,最后‘迫不得已’之下,让宗王皇子代为哭灵,宦官代跪。

当然...

代哭代跪,并不表示朱由校不用来了。

他还是需要每日三至灵前,率群臣衰服诣梓宫前,四拜、奠帛、读祝,复四拜、举哀,焚帛、祝,然后礼毕。

虽然有代哭代跪,但该有的事情,还是一件都不少。

一连三日。

皆如此。

到了万历四十八年九月初五。

朱由校一如既往的到乾清宫守陵,但今日与往日,明显有不同。

内阁众臣皆在殿中,各部院大臣,亦是跪立两侧。

今天来得比以往更齐。

内阁通过魏朝提前放风,朱由校已经知道今日要做何事了。

他先是率领群臣完成辰时哭灵,结束之后,内阁首辅方从哲手中拿着明黄诏书上前。

“宣读大行皇帝遗诏。”

闻言,朱由校跪伏在灵前,百官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礼节具备,方从哲当即将内阁拟定的遗诏宣读出来:

“朕以凉德,嗣守鸿基。自御极以来,夙夜兢惕,惟恐弗克负荷。奈气数有穷,遽婴危疾,药石罔效,殆将不起。

皇长子由校,仁孝天植,睿智夙成,宜嗣皇帝位。内外文武臣工,其协心辅弼,恪守祖宗成宪,勤政爱民,以保我大明社稷。

朕在位日浅,然罢矿税、撤监使、召还谠直诸臣,稍纾民困。尔等宜踵此志,汰冗员、省浮费、缮甲兵、固边圉,毋蹈奢靡,毋启衅端。

丧礼务从俭约,毋烦百姓。宗室诸王,谨守藩封,毋预朝政。天下臣民,服制二十七日而除,毋禁婚嫁、毋辍乐市。

呜呼!生死常理,朕无所憾。惟念先帝付托之重,四海生民之望,惕若深渊。尔诸臣其敬听朕命,共图至治,则朕虽往,犹生之年矣。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朱由校接过遗诏,已经哭成泪人了。

“呜呼!皇考遽弃臣民,龙驭上宾。臣以冲龄,茕茕在疚。

缅维皇考嗣服之初,罢矿税以苏民困,起遗直以振朝纲。方期永锡难老,克享遐龄,何意大业未竟,中道崩殂?

臣幼失怙恃,蒙慈抚育,未报万一,忽遘倾危,万箭攒心,肠断魂销。

今遵遗诏,嗣守丕基。”

说完,朱由校缓步起身。

方从哲赶忙退至百官之前,朗声说道:“伏惟大行皇帝龙驭宾天,神器无主。皇长子殿下聪哲夙成,仁孝性成,乃天赐元良,以承宗祧。昔周成王幼冲,周公摄政;汉昭帝冲龄,霍光辅弼。今殿下虽在冲龄,然德侔往圣,正宜早登大宝,以安社稷。”

“方今辽左烽烟未息,中原灾异频仍。民望新君,如旱苗之待霖雨;敌伺中朝,若鸱鸮之窥户牖。若稽延神器,必致内外离心,奸宄窃发。昔唐肃宗灵武即位,再造唐室;宋高宗应天承统,续延赵祀。此皆权时拯危,光昭史册。

殿下为大行皇帝元子,序当承统。且奉先帝遗诏,明示付托。臣等谨遵《皇明祖训》,合辞劝进。伏愿殿下念苍生之悬望,思祖宗之艰难,勉抑哀恸,早正宸极。”

内阁次揆刘一燝亦是上前,恭敬道:“臣等昧死以闻,谨奉表劝进以闻。”

刘一燝此话一出,殿中群臣皆是高呼。

“臣等昧死以闻,谨奉表劝进以闻。”

群臣声振寰宇,绕梁不止。

三辞三让。

之前已经是满足条件了。

朱由校知晓,也该是继位了。

再不继位,就有些不礼貌了。

于是乎,他将孙如游提前准备好的答群臣劝进诏书拿了出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念了出来。

“朕以冲龄,遘此大故。赖尔文武勋旧,翊戴宗社,力挽危澜。今览卿等劝进之辞,虽孝思哀恸,然念神器不可久虚,国本不可暂旷,勉从众议,嗣膺鸿绪。

惟朕幼冲,德薄识浅,克艰承祧,惕若渊冰。昔成王赖周公以安周,昭烈托孔明以兴汉。卿等皆社稷肱骨,当效伊尹、霍光之忠,弼朕不逮。

其悉遵皇考遗诏,罢矿税、撤监使、召遗直,与民更始。边务戎机,务从实省;刑狱钱谷,必核其真。朕虽不敏,夙夜兢兢,惟祖宗之法是守,苍生之望是循。

丧礼既毕,即御文华门听政。内外臣工,其各修厥职,共图至治。若怀私误国、结党蠹民者,祖宗宪典俱在,朕不敢赦!

布告遐迩,咸使闻知。”

朱由校声音方落,群臣当即高呼:“圣朝有续,皇明大幸。”

第三次劝进,仪式由此完成。

朱由校答劝进表言,虽然是礼部拟定的,但朱由校并无做多少修改。

这个答劝进表,也代表着他未来一段时间的执政纲领。

对于朝廷的大策,朱由校还是按照泰昌帝之时的大策来。

至于为何说不改...

废话。

你位置都还没有坐稳,便想着改革。

岂不知朱允炆故事?

权柄未掌全,朱由校还是先修身养性。

这些臣僚各自去斗,他从中收回权力,待稳住局势,便是他亮出獠牙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