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验设计原理:行为、情感和细节
- 周雷编著
- 9字
- 2025-04-13 01:13:10
第1章 产品体验设计
1.1 生活中的体验设计
朋友向我推荐了一家餐厅,说那儿的餐品好,服务和环境也好。我们去得比较早,若稍晚一些恐怕就要经历残酷的排队了,不过也可以接受,谁叫这家餐厅优秀呢!我们被服务员带着走过了一条不算长的安静走廊,走廊布置了氛围灯并播放着音乐。十几秒的时间已经让我从外面的吵闹声中脱离出来了,这可真是一个沉浸式的典型案例。
这里的装修并不奢华,但软硬适中的椅子、整齐摆放的餐具与干净整洁的餐桌足以让人呼吸通畅。相反,我感觉过于奢华的装修反而会给人一种压迫感,令人不适。因为餐厅的多人桌在另一个区域的隔间,所以整体的用餐环境没有久别重逢、多人畅饮的激动场面,更多的声音来自两三人的闲聊声,虽不吵,但也没有特别寂静。这里的菜品均为搭配好的组合,不过令人惊喜的是如有不同口味的需求还可以多组单品自由调换,既解决了选择困难的问题,也保证了选择的灵活性,这就很厉害了。外加服务员的简单解释,我们轻松地点好了餐,流程很顺畅。
再说菜品,这里的菜品是统一的调性,不豪华,但精致,并且还都非常好吃(这很重要)。用餐的桌位虽已坐满,但是在用餐的过程中我们还是可以随时叫到服务员的,因为在这里对服务员采取分块管理的方式,一个服务员只负责几桌的顾客,所以很少看到服务员匆忙地走来走去的场景,试想一下,如果所有的服务员负责所有的顾客,那么即便这家饭店的服务员再多,也必然会是乱糟糟的,这或许就是内部结构对表现层面的影响吧。
“这家餐厅真好,我们以后可以常来。”我对我的朋友说。“那你可得提前过来,如果是饭点过来,那说不定得在外面排上几个小时的队了。”朋友回应道。
体验好的餐厅可能要等位几个小时,而这几个小时却很难熬,这似乎是一个不太好解决的矛盾。但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无外乎好的东西供不应求,才让人宁愿等几个小时,也要选择这些体验好的餐厅。我一直喜欢去不同的餐厅体验用餐时的感受,这也是我个人的一个小癖好。我去过很多餐厅,有些餐厅虽然很贵,但只是装修得金碧辉煌、食材贵,整体的体验感受不怎么样,甚至有些服务员还会带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傲慢劲儿,让人不舒服;有些餐厅是桌位小,盘子很大,食物很少,单看是好看,但挤在桌子上,整体就不美观;有些餐厅推出的某道菜未考虑就餐人数,如一道菜是3人份的,而实际上有4个人就餐,这种情况没有被提前提醒,你也不好意思去问,显得自己像一个“事儿妈”。细节不到位的昂贵餐厅有很多,多数情况下我都是只去一次,然后作为跟朋友“吐槽”的谈资罢了。
那么,是什么决定了我们对一家餐厅的整体感受呢?菜品好吃、安静的走廊、舒适的椅子、愉悦的服务、合理的摆盘,这些都是决定用餐体验的重要因素,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不行。
当然,我们日常生活的体验不只有用餐,从我们早上被闹钟叫醒、洗漱、用杯子冲上一杯咖啡或其他饮品、出门、开车或乘坐其他交通工具,再到上班或上课,直到晚上我们躺在床上,都是在体验不同的生活元素,而这些体验又都是由各种元素内的各个部件所组成的,这些部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组成了一套完整的体验系统。好的体验能够让人整天愉悦,而差的体验则会挑战人的心情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