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地质学家应知应会的Python基础知识

第1章 轻松搭建Python环境

1.1 Python编程语言

Python是一门高级、模块化的解释型编程语言。高级编程语言的特点是高度抽象,它不涉及计算机本身的细节,容易理解。Python是模块化的,它支持使程序灵活和代码复用的模块和程序包。具体来说,Python包括一个处理所有基本操作的“核心”,以及庞大的用于执行特定任务的专用程序包生态系统。需要说明的是,Python包是代码中可以重复使用的部分,它是函数和模块(即一组函数)的集合,允许用户完成指定任务,比如读取Excel文件或者绘制可发布的图表。

Python是一种解释型语言(同MATLAB、Mathematica、Maple和R一样)。相反,C语言和Fortran则是编译型语言。编译型语言和解释型语言有什么区别呢?粗略来讲,在编译型语言中,编译器需要编译可执行文件中列出的每一句代码。编译成功后,任何目标计算机都可以直接运行该可执行文件。而解释型语言需要在每次执行过程中实时编译代码。对于编程初学者而言,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解释型语言的运行速度通常要比编译型语言慢。然而,在大多数日常操作中,性能早已不是问题。在复杂的流体动力学模拟或者三维(3D)图形应用等计算密集型任务中,性能的重要性日趋体现。如果需要,基于特定程序包支持,比如可以编译Python代码的Numba包等,Python的性能可以得到显著改善。在这种情况下,Python代码的运行速度可以接近C和Fortran。

作为一种解释型语言,Python凭借其快速的原型设计和极高的灵活性,促进了不同平台上代码的交换(即跨平台代码交换)。

吸引地球科学家们开始学习Python的原因是它有如下特点:(1)语法简单易学;(2)高度灵活;(3)拥有广大用户和开发者群体的支持;(4)免费、开源;(5)能提高个人技能的熟练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