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修葺围墙

第三日清晨,晨曦透过淡薄的云层,纷纷扬扬地落在小院里。吃过早饭,边烝然便风风火火地找来陈芒种,准备一起修葺院墙。姜嘉鱼从屋里拿出提前画好的图纸,那图纸上的线条简洁流畅,布局清晰合理,一看就是精心构思的成果。她将图纸递给两人,耐心细致地解释起来,每一个细节、每一处设计都讲得明明白白。

“妙啊,边家妹子,这是你自己画的?”陈芒种满脸惊讶,眼中满是赞叹,他实在难以想象,一个女子竟能画出如此专业的图纸。姜嘉鱼只是微笑着,并未作答,笑容里带着几分神秘。陈芒种指着图纸上围墙上预留的几个洞孔,疑惑地问道:“这几个孔是干什么用的?”姜嘉鱼一边有条不紊地理着手中的菜,一边坦然地回答:“哦,那是我留着放机关用的,我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安全还是要重点考虑的。”陈芒种听后,深以为然,觉得她考虑得十分周全,便不再多问,和边烝然一起热火朝天地开工了。边烝然年轻力壮,干劲十足,忙着和泥;陈芒种则经验丰富,手法娴熟,专注地砌墙,两人配合得默契无间。

“阿娘,陈奶奶和陈爷爷来了。”正在厨房切菜的姜嘉鱼听到汕汕的呼喊,立刻放下手中的菜刀,抬手在围裙上擦拭干净,快步迎了出去。只见陈大叔和陈大娘正站在院门口,陈大娘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说道:“嘉鱼呀!我们给你送桌椅板凳来了。”姜嘉鱼连忙让孩子去接过陈大娘手中的竹椅,自己也快步上前,接过陈大叔手中的小桌子。这些桌椅板凳,是姜嘉鱼昨天特意找陈大叔定制的,没想到陈大叔手艺如此精湛,效率还这么高,这么快就全部做好送来了。

姜嘉鱼将小桌稳稳地放到院中的桃树下,又叫汕汕进屋拿出昨天在镇上买的茶叶和糕点,热情地招待陈大娘和陈大叔。陈芒种正干得起劲,看到自家阿爹和阿娘来了,只是匆匆抬头打了个招呼,便又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姜嘉鱼本打算给陈芒种每日一百文的工钱,这可比在镇上做工的收入高多了。可陈芒种为人实在,想着只是帮个忙,不愿收这么多钱。姜嘉鱼却坚持道,若是不收工钱,就不找他帮忙了,去找别人的话,肯定会被狠狠敲诈一笔。陈芒种一听,觉得有道理,又担心姜嘉鱼吃亏,实在没办法,只好答应收下工钱,但也和她商量好,每日只收五十文。姜嘉鱼见他态度坚决,只好同意,不过还是补充说,每日都会包一顿饭。

姜嘉鱼看着眼前崭新的桌椅板凳,心里十分满意,想着以后终于能舒舒服服地坐下来吃饭了。这次她一共找陈大叔做了一张小桌、八张竹凳和一把逍遥椅。不得不说,陈家大叔的手艺堪称一绝,选用的竹子和木材都是姜嘉鱼带着几个孩子去山上砍的,没花一分钱,可做出来的家具却结实又美观,透着一股质朴的美感。

姜嘉鱼按照事先商量好的价格,每张竹凳十五文,小桌二十五文,逍遥椅三十文,准备付钱给陈大叔。当她从屋里拿出钱递过去时,陈桃花却怎么也不肯收,连忙推辞道:“使不得,这材料都是你和几个孩子去山上弄的,我们就花点时间,哪能收你钱,再说如今二哥也在你家做工,你也给了工钱,今儿又请我们老两口过来吃饭,这钱我们可不收。”姜嘉鱼微笑着耐心劝说:“大娘,这不一样的,陈二哥在我家做工,本就该给工钱,而且我找别人的话,肯定比给陈二哥的收得高多了。大叔帮我做的桌椅又结实又好看,我若是去别家,别人可不止收我这些钱,真的不多,您就拿着吧!”陈大娘有些为难地看向一旁的陈大叔,陈大叔摸了摸胡子,笑着说:“你就收下吧!老李头和我说过,嘉鱼这丫头,你要不收,她是不会罢休的。”陈大娘这才笑着收下了钱。随后,姜嘉鱼让两位老人坐在院中喝茶吃点心,自己则转身去厨房做饭。

昨晚,姜嘉鱼又独自一人上了一趟山。山林里静谧幽深,月光洒在茂密的枝叶间,宛如碎银。她在山林中仔细寻觅,采集了许多新鲜的野果和野蘑菇,还凭借着精湛的狩猎技巧,打了两只肥美的野兔和一只漂亮的野鸡。今天,她准备大展厨艺,做一顿丰盛的午餐,有小鸡炖蘑菇、红烧兔肉和炒野菜。

这个朝代的饮食文化和宋朝极为相似,除了没有辣椒,其他的调料几乎一应俱全。而姜嘉鱼是个无辣不欢的人,这两天吃得实在是太过清淡,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了。于是,她决定从空间里拿出一点做实验用的辣椒。空间里不仅有辣椒,还有两包珍贵的种子。她打算等院墙修好后,在院子的角落开辟一块空地,种上辣椒。如今刚刚五月初,虽然种辣椒的时间稍晚了一些,但她相信凭借自己的种植经验,应该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汕汕乖巧懂事,在一旁帮着姜嘉鱼烧火,炉火熊熊,映红了她的小脸;以乐给陈奶奶和陈爷爷泡好茶后,也来到厨房帮忙,洗菜、切菜,动作娴熟;阿珩则像个快乐的小天使,正躺在陈爷爷刚搬来的逍遥椅上,晃来晃去,玩得不亦乐乎;边烝然和陈芒种还在院子里专心致志地砌墙,汗水湿透了他们的后背。

陈家老两口坐在院中,看着这焕然一新的边家小院,心中满是感慨,也为几个孩子感到由衷的高兴。自从那日陈桃花来送馍馍,端回去一碗兔肉后,老两口就对姜嘉鱼的变化感到十分诧异,这人怎么说变就变了呢?后来陈大叔又听自家二哥详细讲述了他们从镇上回来路上的惊险遭遇,老两口这才确定,姜嘉鱼真的像换了一个人。他们甚至怀疑姜嘉鱼是不是被什么东西上身了,可仔细观察,她又没有任何害人的心思,反而比以前那个边家小娘子好了太多。老两口前半生历经沧桑,见过太多丑恶的嘴脸,深知有时人比鬼还可怕,所以他们想着,只要现在的姜嘉鱼是个好人,管她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昨天,姜嘉鱼顶着炎炎烈日,带着几个孩子来到自家时,陈桃花特意留意了一下,看到姜嘉鱼在阳光下是有影子的,只有人才会有影子,她心里猜测,姜嘉鱼以前或许是大户人家的小姐,被迫嫁给边家小郎君,一时想不开,现在终于想通了吧。也正因如此,才有了今日这和谐美好的场面。

厨房里,姜嘉鱼忙得不可开交,但她手法娴熟,有条不紊。先是做小鸡炖蘑菇,她将鸡肉仔细洗净,放入开水中焯水,去除腥味。锅中倒油,待油烧热,放入鸡肉略微翻炒,鸡肉在锅里滋滋作响,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接着,她加入葱姜、香叶、大料、桂皮等调料,不停地翻炒,香味瞬间弥漫开来。随后,加入料酒、老抽酱油、盐、糖,继续翻炒,直到鸡肉均匀上色。加入开水,放入装有花椒的调料盒,大火烧开后,放入清洗干净的蘑菇,再将这些食材盛出,放到去镇上买回来的陶锅中,端到里面的小灶上,用中火慢慢炖煮40分钟,让鸡肉和蘑菇的味道充分融合。

接着是红烧兔肉,她将兔肉切成薄片,加入料酒、酱油腌制片刻,让兔肉充分吸收调料的味道。再加入盐、白糖、淀粉,搅拌均匀。将腌制好的兔肉放入热油中炸至金黄酥脆,捞出控油。锅中留少许底油,放入葱、姜丝、辣椒爆香,再倒入炸好的兔肉,烹入调好的芡汁,快速翻炒,最后顺锅边淋入少许醋,一道色香味俱佳的红烧兔肉就大功告成了。

野菜则处理得相对简单,直接放入葱、蒜、姜丝,加入适量的盐,大火爆炒几下就出锅了,清新的野菜香气扑鼻而来。

很快,两大盘色泽诱人的兔肉、一锅香气四溢的鸡汤,再加上一盘清爽的野菜,最后是一大锅热气腾腾的白米饭,都被端上了陈大叔刚送来的小桌。姜嘉鱼一边出菜,一边高声叫着边烝然和陈芒种洗手吃饭。

四个孩子和姜嘉鱼,加上陈家一家三口,刚好八个人,围坐在桌旁。陈大娘看着桌上的蘑菇,惊讶地问道:“这是?嘉鱼,这是蕈?”姜嘉鱼微笑着点了点头。众人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毕竟早些年村里有人因为误食了毒蘑菇,丢了性命,大家对这东西都心有余悸。姜嘉鱼无奈地笑了笑,耐心解释道:“放心,没毒,不是所有的蕈都是有毒的,有些吃了反而对身体有益,你们就安心吃吧!”陈大娘还是有些将信将疑,毕竟有过惨痛的教训。

姜嘉鱼见所有人都不敢动筷,便自己先夹起一块蘑菇放进嘴里,细细咀嚼,脸上露出享受的表情。阿珩见状,也有样学样,夹起一块放进嘴里,开心地说:“真好吃,陈奶奶你也尝尝。”几个孩子对姜嘉鱼十分信任,见她吃了没事,便也纷纷动筷。陈家的三人起初还是不太敢吃,可见姜嘉鱼吃了后,过了好一会儿都安然无恙,这才放下心来,也都夹起一块尝了尝。没想到,这蘑菇口感鲜嫩,味道鲜美,十分可口。陈大娘忍不住问道:“这怎么和我们以前吃的不一样呢?”姜嘉鱼耐心地解释道:“这叫蘑菇,就是你们口中的蕈,它分很多种,有些的确有毒,但我采摘的都是无毒的。像那些颜色鲜艳、长得好看的,一般就是有毒的。”陈家三口听后,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不过他们心里还是想着,不管怎样自己还是不敢去采摘来吃的。

吃完午饭,陈家二老便起身告辞回去了。姜嘉鱼收拾完桌子和碗筷,看着外面阳光正好,便麻烦陈芒种帮忙将边南琛搬出来晒晒太阳。陈芒种第一次见到边南琛时,不禁被眼前这个昏迷中的男子惊艳到了。只见边南琛面如冠玉,皮肤白皙,宛如美玉雕琢而成;身材却是虎体猿臂,彪腹狼腰,充满了力量感,一点也不像昏迷已久的人,倒像是在沉睡的勇士。陈芒种忍不住想象,若是他真的睁开眼睛,那会是怎样一副威风凛凛的模样?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位手执长枪、鲜衣怒马的少年将军,而那将军的脸竟和边南琛慢慢重合。

陈芒种小心翼翼地将边南琛背到逍遥椅上,姜嘉鱼笑着道谢后,轻轻将一张毯子盖在边南琛腿上。此时的边南琛,在温暖的阳光下,就像只是睡着了一般,脸上的气色比前两天好了许多,这多亏了那几瓶营养液,还有姜嘉鱼这两天精心熬制的各种汤汤水水。姜嘉鱼看着边南琛,眼中闪过一丝温柔,轻声说道:“你快点好起来吧,大家都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