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丹琳老师教的上学期,语文、数学、唱歌、体育课用“游刃有余”四个字来形容她最为贴切,只是尚未获得丰富词汇的我们只能用“厉害、猛”这类简单的字词来表达。
我记得有一堂课文课上,黄老师出题目:用几句话形容你的一位老师。首先她先举例:我的体育老师高高的、壮壮的,我的数学是他教的。当她说完的时候,自己忍不住笑起来,那是我第一次见她开怀大笑的模样,丝毫不顾及淑女形象。讲台下的我们则是面面相觑,不知道黄老师为什么笑,体育老师的确有教我们数学课呀;而且每个老师都给我们上过数学课呢!
黄老师止住笑,尴尬地对我们说:“我读初中的时候,数学老师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数学成绩不好的同学,以后别告诉任何人是我教你们的数学,如果有人问你们,就说是体育老师教的数学。”
她停顿了一下:“可是我没想到真的有学校的数学课是体育老师教的,或许也有很多人不相信吧!”
我们似懂非懂地哦了一句,在那会确实不明白这句话的笑点在哪儿呀!直到下学期,我们才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赖老师体育课很强,据说全校没有人能在短跑和长跑方面跑得过他,更别提跳远之类的。
至于他教的数学课,我的心里实在无法恭维其教学水平。比如“十以内的加减法”,他教完之后,每当我们的作业有错的,他总是好奇地问我们:“这么简单的题目为什么会错呢?你们不是还有木棒可以数么,或者掰手指头数也行。像我都不需要靠任何工具直接能算出答案,我的方法叫`心算法`。”每当说到这个时候,他的脸上总是洋溢着自豪感。
我也不理解十根手指如何计算加减法,经常算错。一个周末,我呆在家里有空就一遍遍地数木棒。勤工俭学攒下的木棒已经很多了,我将十根木棒作一捆用草杆扎好,一捆一捆地排在一块儿。
忽然,我发现每捆木棒也能从“1”数到“10”,那么我就能够算很多很多的木棒;再引申开去:每十梱木棒当一堆,十堆又是多少?思考至此,我的思路豁然开朗,原来老师只能教基本的知识点,如何融汇贯通才是自己需要掌握的核心。举一反三,方为上策;照本宣科,泯然众人。
一个学期又结束了,新老师没等来,听说是新老师看到了学校的破旧就放弃了,也是,黄老师都嫌弃学校破旧呢,嗯,我也挺嫌弃学校的厕所,哪怕仅仅是家里厕所的放大版,可是真的嫌弃!厕所只有一座,男女各一个入口,蹲坑里永远都是白蛆蠕动,终生难忘。还有那个在外边铲斗一样的装备,水满后自动冲一遍厕所,我曾有一段时间对其十分着迷,觉得是一件先进的自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