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G+教育:5G时代的教育变革
- 赵帅编著
- 4614字
- 2025-02-23 03:24:20
1.1 2021年,5G开局之年
对于通信技术行业来说,2021年是值得铭记的一年,如果说从2019年开始,5G的相关话题频频见诸报端,那么2021年作为5G正式进入日常生活中的一年,值得每一个使用通信网络的人铭记于心。
5G通信技术并不是什么神秘的概念,5G是“第五代通信技术”的简写(5th Generation Mobilenetworks),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通信和其他网络业务需求的一种通信技术。当然了,比起之前的几代通信技术,5G在传输速率和连接数量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
1.1.1 5G可以做什么
3G时代创造了移动终端连接互联网的奇迹,4G时代让各类移动应用在移动网络的支持下百花齐放,那么5G可以做什么呢?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5G的高速率和低时延特性决定了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在高清视频、移动游戏等方面会有更加出色的表现,用户可以使用各种智能设备享受到远超4G时代的视听娱乐服务。
爱立信消费者实验室《成就更好5G的五大关键》报告显示,部分5G用户已经习惯用5G网络来代替Wi-Fi和连接大流量应用等。在美国、瑞士、芬兰和韩国等市场,5G用户使用无限流量套餐的比例较高,这些地区有22%的用户减少了家庭Wi-Fi使用量,10%的用户甚至声称升级到5G后不再使用Wi-Fi。
与4G用户相比,5G用户会更加积极地使用大带宽沉浸式的数字服务。爱立信的《消费者实验室洞察报告》数据显示,5G用户每周在移动高清视频上花费的时间要比4G用户多两个小时,同时,更多的5G用户开始使用多视角和360度流视频内容的增强视频应用。在云游戏和AR等业务方面,5G用户每周平均使用时间分别增加了2小时和1小时。
对于工业而言,5G集中体现了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以及海量连接的特性。工业4.0已经不局限于数据的连通性,而是进一步打通工业设计中的各个环节,使生产过程向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对于农业而言,5G和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将更加深入地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在5G通信网络的基础上,利用传感器收集农业生产中的各种动态数据,通过软件对农业生产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一系列的智能设备收集大气、土壤、病虫害等数据,在科学大数据的指导下,做出生产决策,指导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升级。
对于智慧城市而言,5G+AIoT将是全连接的生态时代,协议与协议之间、设备与设备之间、设备与平台之间将打破原有的孤岛效应,实现互联互通,不同设备和平台之间也可以在5G网络之下实现联动。
1.1.2 各国加快5G建设速度
在5G时代,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纷纷加快5G战略和政策布局。截至2020年9月,据GSA统计,全球共有129个国家或者地区的397个运营商正在投资5G。其中中国、韩国、美国和日本作为第一赛道的选手,在5G网络的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不菲的成果。
1.中国已建成85万个5G基站
据2021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发布会数据显示,中国已累计开通5G基站96.1万个,截至6月底已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5G终端连接数约为3.65亿户。部分省(市、自治区)针对2020年、2022年的5G建设计划进行了明确,预计5G基站建设将在2022年达到一个高潮,如表1-1所示。
表1-1 部分省(市、自治区)2020年、2022年5G基站建设计划

数据来源:工信部赛迪智库《5G发展2021展望白皮书》。
2.美国运营商合纵连横寻找突破点
美国是第二个发布5G网络的国家,在韩国启动5G网络后的一个小时,美国最大的通信运营商Verizon在芝加哥和明尼阿波利斯发布了5G网络。
作为美国最大的通信运营商,Verizon在2020年12月17日宣布已达成61座毫米波城市的目标,已将其低频5G网络扩展至覆盖2.3亿人,并在2021年继续扩大低频5G和毫米波网络的覆盖范围,其网络参数如表1-2所示。
表1-2 Verizon 5G网络概况说明

T-Mobile与Sprint合并后,超越AT&T成为第二大通信运营商,并推出了更快的中频5G网络,中频5G网络的速度比低频5G网络快得多,覆盖范围也比高频毫米波广得多。目前T-Mobile已经覆盖美国2.7亿人,预计到2021年底,T-Mobile中频网络将覆盖2亿人。
排名第三的AT&T在2021年的重点工作主要是改善网络等待时间,包括扩展SA 5G网络服务。AT&T目前可提供覆盖2.25亿人的低频5G网络,并在36座城市的部分地区提供称为5G Plus的毫米波服务。
3.日本基站建设数量尚不足
2020年3月,日本通信运营商NTT Docomo、KDDI Corp和软银(SoftBank)推出5G服务;2020年9月,乐天公司推出5G服务。在NTT Docomo公司发布的5G技术白皮书《5G Evolution and 6G》中,已经对5G网络的关键技术做出了说明。
虽然日本总务省将2023财年结束时建设完工的5G基站数量目标提高了四倍,达到28万座,但业内人士表示,由于转换后基站的带宽不会改变,网络速度将保持不变,基站建设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4.韩国5G用户稳定增加
2019年4月3日,韩国三家主要通信运营商SK、KT和LG Uplus同时开通5G通信网络,之后韩国以高额补贴的方式迅速扩大5G用户数量。韩国科学和信息通信技术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4月底,韩国5G用户数量达到了1515万,较3月底增加61.7万,目前韩国移动通信用户共有7127万,5G用户所占比例为21.25%,但依然面临着网络建设问题和5G应用缺乏的发展问题。随着5G网络覆盖范围的扩大和更多5G智能手机的推出,韩国的5G用户在未来一段时间还将不断增加,如图1-1所示。
与此同时,现阶段韩国5G网络的铺设选用的是5G NSA模式,其中的一部分功能依然要依靠4G网络(包括4G核心网),其优势在于相对于独立组网,NSA模式相对省时省力,而且韩国人口集中在首尔、釜山等城市,韩国运营商只需要在几座大城市重点建设基站,就能够覆盖韩国大半人口。
从目前各个国家对5G网络的重视程度来看,5G网络一方面可以为运营商带来收入增长,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应用服务与5G套餐捆绑的商业模式让5G网络获得更高的用户价值,进而充分释放5G通信网络的收入潜力。

图1-1 韩国5G用户增长趋势
数据来源:韩国科学和信息通信技术部。
1.1.3 5G服务对象从C端到B端
截至2021年2月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约为15.92亿,相比2020年10月的历史最高水平16.01亿略有下降。整体来说,我国移动电话普及率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水平,增量空间不大,未来一段时间里,针对C端用户的业务收入增速会出现下滑趋势。
在此背景下,行业用户开始成为移动运营商收入增长的出发点,在5G之前,已经出现了针对教育、医疗、工业等行业的解决方案,而5G网络高速率、高可靠、低延时和海量的连接,可以支持诸多行业用户的使用场景,助力传统行业向智慧行业转型。
十年前,通信产业还是运营商独步天下的局面,但在3G、4G时代,随着信息消费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本该占据通信行业核心地位的通信运营商却略显落寞,属于产业链下游的互联网企业凭借贴近客户的产品和经营方式,成功积累了大量的用户群体,加上资本市场的成功运作,通信运营商逐渐从核心地位下滑到了流量管道的位置。
在5G时代,随着网络架构和服务对象的变化,通信运营商还有一搏之力,通过更加快速稳定的通信网络以及附着其上的平台业务,储备通用行业信息化能力,完成垂直行业的市场开拓和发展。
网络架构方面,基于C/U分离式架构,控制面NF在中心DC集中部署,UPF下沉到网络边缘部署,减少传输时延,实现数据流量的本地分流,缓解核心网的数据传输压力,从而提升网络数据处理效率,满足行业用户对于高速率、低时延及安全性能等方面的需求。
在3G时代和4G时代,运营商并没有从管道传输数据的过程中获得期望的收益,但却从中看到了网络传输催生移动互联网行业的整个过程,因此在5G网络架构做出改变的同时,运营商依然有很大的动力进行管道运营和建设,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探索集网络、业务管理、计费为一体的综合平台。
在服务对象方面,行业客户已经成为运营商服务对象的重中之重。在行业用户的拓展方面,主要由政企事业部进行行业客户的拓展,收集客户需求并同步给研究院和专业公司,由研究院和专业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出具整体解决方案,并与上下游的供应商共同完成交付。
以中国移动为例,中国移动专业公司主要负责某个专业领域的业务拓展,包括咪咕公司、物联网公司、杭州研发中心、苏州研发中心、终端公司、国际公司等。
在此过程中,研究院和专业公司已经在教育、农商、金融、医疗领域建立多个标杆项目,但受制于人才储备和供应商能力,目前主要以集成为主,自主开发的产品尚未得到行业客户的广泛认可。
在5G时代,通信运营商的管道能力已经足够强大,如何提升自身在网络能力、云服务等方面的交付能力,才是顺利成为面向行业用户的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关键。
2018年,中国移动在雄安、上海和成都成立三家新研发机构,强化通信行业与各产业融合发展的研发工作。以上海产业研究院为例,作为面向工业能源、交通、金融等行业提供信息化产品的专业研发机构,上海产业研究院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致力成为工业能源、金融、交通领域产业智能的赋能者,行业技术的创新者。
随后,中国移动分别在广东、浙江、江苏三个经济发达的省份陆续成立三家创新研究院:
2020年11月20日,中国移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揭牌。
2021年1月17日,中国移动(浙江)创新研究院揭牌。
2021年1月19日,中国移动紫金(江苏)创新研究院揭牌。
这三家创新研究院的业务范围分别是: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布局通信领域的行业专网、大视频和无线云网络技术应用,着力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和开放共享的研发生态;
浙江创新研究院:创新推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融合应用,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经济社会民生;
紫金创新研究院:面向区块链、无线通信产品及应用研发等研究方向,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创新。
从这三家创新研究院的创办,可以看到中国移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力方向:
业务方向上:涵盖5G、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行业专网、无线云网技术。
发展路径上:打造产学研深入融合的合作平台。这三家创新研究院都有“学术外挂”,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外挂鹏城实验室、紫金创新研究院外挂东南大学。
创新目标上:打造研发生态、创新经济社会融合应用、产业链创新链协同。
(以上内容据中国新闻网、凤凰网等报道综合整理)
除了在多地开设产业研究院和创新研究院外,三大运营商也纷纷进行了政企线条的改革。
2019年,中国移动进行政企体制改革,形成了T型结构和“1+3+3”的政企体系。
其中T型是集团、省地形成纵向一体化的政企体系,这样的调整,使得资源高效配置、业务深度融合,聚焦重点领域,体系化增强政企市场的研发、运营、支撑、销售和服务能力,为做大政企市场“蛋糕”打牢基础、提供保障。
“1”是成立政企事业部,负责集团政企市场的统筹指挥、资源调度和整体协调。第一个“3”是三个专业公司,即云能力中心、物联网公司以及中国移动系统集成公司。第二个“3”是三个产业研究院,即上海产业研究院、成都产业研究院和雄安产业研究院。通过完善经营机制,深入推进中国移动政企领域组织机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2020年初,中国联通实施了政企改革,设立政企客户事业群,强化政企BG在创新业务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指挥调度、营销拓展和产品能力统筹,创新机制,实现政企业务研发、运营、支撑、销售、服务一体化。面向政企市场,聚焦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医疗健康等领域,打造多个5G灯塔项目,成功实现了5G应用商业化落地。
同年,中国电信针对政企部门启动了政企领域体系改革,针对卫健、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金融、中小企业、云商合作IDC、教育、交通物流等细分行业,建立总部、省、市公司三级纵向一体化政企客户信息服务事业群。
(以上内容据《第一财经日报》《经济参考报》等报道综合整理)
为了应对5G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不管是通信运营商、设备厂商,还是IT设备厂商、专网厂商,都意识到这是一个拓展业务和客户的黄金窗口期,能在5G时代积累足够的技术能力和行业客户,就能更加凸显对外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