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组织变革: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标本解析
- 王旭东 孙科柳
- 1483字
- 2025-02-22 18:38:55
1.2.2 价值区与业务组合管理
高度变迁的商业环境下价值区是不断改变的,为此企业要能不断进入新的高价值区。要进入新的高价值区,企业就需要对行业的价值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因为不同的行业的价值分布是不一样的:有些行业的价值区在产业链条中间,有些在两端,而且还在不断地变化。
在电脑行业的价值链中,上游是软件、硬件、零部件及芯片,微软和英特尔就处在电脑行业价值链的上游,而且是价值最高的区域;中间是制造行业,例如,富士康等企业就处于在该区域,它们的利润微薄,利润率只有2%~3%;下游是整机,如联想、惠普等企业处在该区域,它们的利润率同样也只有2%~3%。这就是电脑行业的价值分布。如果企业能很早认识到行业的价值分布规律,那么它就能提早布局,以向高价值区迁移。
价值分布规律还与企业所处行业的市场特性有关,为此企业需要了解市场特性。简单来说,大致有三种市场,分别是:①天然垄断,如部分能源企业占据了资源,具备高度的垄断性;②天然分散,如餐饮、服装行业;③通过竞争,趋于集中,如华为。
企业之所以要不断进入高价值区,是因为当企业在某个领域专注成长到一定阶段时,就会遇到“天花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需要提前进行业务组合管理:当成熟业务接近“天花板”时,企业要去发展成长业务,而且在成长业务尚未碰到“天花板”时还要去开拓探索业务。简而言之,就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想着田里的。
对于探索业务而言,最重要的是产品成型、实验成功、获取客户;对于成长业务来说,最重要的是市场份额、收入增长;在成熟业务中,最重要的是现金流、运营效率、经营质量。企业如果能同时对这三种业务进行有效的管理,那么就能不断地向前发展。
华为的网络交换机、无线基站等都是成熟业务。因为到了2011年,华为已经成长为通信设备行业的前三名了。整个通信设备市场的规模只有1500亿美元,华为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20%。此后,通信设备行业的增速开始放缓,华为的成熟业务开始接近“天花版”。
为了能够健康地生存下去,企业必须要增长。于是,华为在2011年决定进入企业业务和消费者业务,企业业务和消费者业务就成了华为的成长业务。到今天,企业业务还在成长之中,而且还能增长三四年。那么三四年以后又该怎么办?为此华为又开拓了探索业务,如人工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等。
在企业培育成长业务、开拓探索业务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价值迁移,而企业价值迁移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五种。
第一种是产品品类扩张,即根据企业核心能力扩张产品品类。例如,华为从运营商设备到企业网络、消费者终端,始终围绕其主航道——ICT领域来扩张产品品类。
第二种是链条游走,即从价值链的一个环节迁移到价值链的另一环节。例如,高通成立的时候,本来要做通信设备,但是它发现通信设备链条太长了,于是便聚焦在通信设备链条上的一个核心环节:芯片。如今,高通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无线半导体供应商。简而言之,链条游走就是企业要在链条里找到合适的位置。
第三种是形态转换,即从销售设备到销售解决方案、从制造到服务。例如,IBM从大型机到服务器,再到软件、到服务,从传统的服务到现在的云计算服务,都是在进行形态转换。
第四种是要素放大,即围绕价值链的某一要素构建商业价值。例如,麦当劳通过连锁店的扩张,占用了大量的房地产资源,最终其获利主要是来自租金,而不是来自汉堡。
第五种是动能迁移,即通过打破既有价值分布,创造新的市场空间。例如,微信本身不收费,但是腾讯通过它构建了庞大的网络业务、广告业务,相当于在盈利结构上进行迁移。
综上所述,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去发现新的高价值区,同时还要做好业务组合管理,这样才能避免遇到成长的“天花板”,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