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工作常态

上早班需要头一天有一个好的睡眠。可是睡眠这件事,多年来,试了各种办法,还是很难入眠,即使睡着了,稍有声响,就能立马惊醒。大概是童年时期留下的一点小阴影吧。不过,近两年,还是好了很多,大概常看一些枯燥的书籍的原因,看不进去就容易犯困,这也是中催眠方式吧。早班的话,最难受还是需要早起,对睡眠质量特别差的我来说,早晨是睡得正香的时候,于是定四五个闹钟,才能拖拖拉拉起床洗漱,用餐,然后挤公交,踩着迟到的临界点打卡,精神状态也显得萎靡困顿。通常需要来杯茶或是咖啡提神醒脑。工作状态中,专心做事,反而忘记犯困了,午饭是头天晚上做好放冰箱里的,早上只需装袋带走,公司餐厅有微波炉,放微波炉热一下,就可以开吃。特别忙特别累的时候,不想做饭,就到楼下吃完铺盖面,或是吃点抄手水分之类的,吃完饭休息会儿,玩玩手机,发发呆,大部分同事可能在睡午觉,嘈杂的工作环境,我是没办法入眠。下午忙碌的工作一开始,所有的疲惫自动走开,满脑子都是工作内容,忙得可能没有时间去想其他的事情,六点钟,结束一天的工作,关掉电脑,收起笔记本,出门打卡,等电梯,走出公司大楼,感觉路边的小草都变得顺眼了。

沙漠里,拥有棕黄色表皮的蜥蜴先生正躺在滚烫的戈壁滩上享受阳光浴,在365天里,大半白天的时间都处在强烈光照之下的沙漠里,蜥蜴先生们也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技巧,天黑觅食,天亮出来晒太阳,顺便补充下睡眠,昼伏夜出,生活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大沙漠里,人迹罕至,花草树木需要极其强悍的耐干旱,耐风沙的能力。更要比一般的动植物懂得趋利避害。

从未踏足过沙漠地带的我,只在书里读到过描写沙漠的文字,在手机里,电视上,见过别人高清镜头下的沙漠的样子。那是什么样的呢,缺乏想象力的我,没办法想象出一个具体的样子。

大漠风沙,长河落日,胡杨孤影,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异域风情,骆驼商队排成一列,在日光下,在沙丘上,深一脚浅一脚的踩着松软的沙土前行,落日将天边染成深浅不一的橙色,火烧云更为这方天地增加艳丽的绚烂色彩。那些藏在沙漠里的海子和绿洲,是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赖以生存的源泉。夜幕降临,漫天星光,是上天对这片土地的馈赠,。某一个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夜晚,期待一场瓢泼大雨的降临,是人们对这片干旱土地的长久期盼。胡杨琴,胡璇舞,冬不拉,那些关于沙漠的悠扬乐曲,也和这片土地一样充满朝气,欢快明亮的曲调,无端让人心生愉悦。那些围着篝火唱跳的夜晚,也许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最美好的记忆。

即使生活里充满风沙,也从不影响人们欢快的生活这里,人们在这里中下梦想的树苗,期盼它们长大后能够抵御风沙,成为新的绿洲。

这是此刻坐在电脑桌前,敲击着键盘努力工作的我没有办法切身体会到的自由与欢快。透过办公大楼小小的格子间里狭长的窗口,有一缕阳光打在桌面上,仿佛唤醒了沉睡中的头脑。忙碌的工作塞满工作时间里的每个角落,每天路过楼下的花坛,不经意间会感叹,怎么又到春天了花,开得真好呀!我们还没有时间好好欣赏,花期也将过去。上下班路上,经过穿城而过的河,河边的杨柳抽新芽了,枝条自然的垂在水面上,樱花李花桃花,竞相开放,一阵风吹来,带着河水的潮湿气息,也带着丝丝缕缕的花香,树上开始下起花瓣雨,粉的,白的,紫的,红的,黄的,铺满各色花瓣,柳条随风摆动,轻轻划过河面,泛起一圈圈涟漪。碧波荡漾,弱风扶柳,偶有一两群南飞的雀鸟自水面掠过,时而在柳枝间盘旋徘徊,时而停驻在附近草坪上觅食。阳光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河堤旁开满各色不知名的花,一幅春天的自然画卷,就这样跃入眼帘。

虽然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无论重来多少回,过去的,已经,再不可更改,现在的正在发生,无力改变,将来的,还未发生,无处更改。我可做的,按住当下,欣赏此刻风景即刻。无需在阳春三月就感叹秋天的寂寥。

其实昨天写了一篇字,写完以后还在不停嫌弃自己字真丑,练了许久的字帖,也毫无长进。既无笔锋,更无风骨,板正又不够规整。都说字如其人,不够规矩,也不够跳脱,没有清高气节,也学不会曲意逢迎。做人真是一半清醒一半糊涂。有段时间特别迷一部电视剧,追得那叫一个废寝忘食,毫不夸张的说,只要它又更新,即使熬夜也要看完。里面有句台词大概意思是说:万物皆有裂痕,那时光照进来的地方。而来不及有裂痕的人们,只能草草的走过他们的一生,带着未完的遗憾进入未知的世界。看寻梦环游记的时候发现,曾孙子的愿望是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太奶奶的执念是再见到逝去已久的父亲,希望亲耳听到父亲说没有抛下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愿望是希望家人一直平安健康的在一起,太爷爷的愿望则是再见到自己的家人。最终因为家人间的彼此守护,他们和各自的执念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