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上半期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中国化研究
- 聂志红等
- 1450字
- 2021-04-23 12:56:53
小结
从梳理的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问题认识史中可以看出,这一认识史遵循着辩证逻辑,在否定、否定之否定的不断交替中发展着自身。在依次经历了主观排斥、客观接受、客观批判的几个环节之后,最终为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所吸收和升华。一切思想史流变反映的都是现实物质世界的运动和发展,这一艰难而曲折的认识史反映的便是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由浅至深、由盛而衰的过程,同时更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实践的运动和发展过程。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第779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第793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第797~800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第801页。
[5] 《列宁全集》(第二十七卷),人民出版社,1990,第323~439页。
[6] 叶世昌:《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第30~31页。
[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372页。
[8] 叶世昌:《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第40页。
[9] 叶世昌:《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第80~83页。
[10] 叶世昌:《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第96~97页。
[11] 叶世昌:《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第92~93页。
[12] 叶世昌:《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第117页。
[13] 叶世昌:《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第134~141页。
[14] 叶世昌:《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第195~197页。
[15] 叶世昌:《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第195~197页。
[16] 叶世昌:《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第280~282页。
[17] 叶世昌:《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第296~298页。
[18] 徐之圭:《列强在中国之经济侵略》,太平洋书店,1918,第1页。
[19] 刘彦:《帝国主义压迫中国史》(上、下册),太平洋书店,1927。
[20] 漆南薰:《经济侵略下之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4,第1~8页。
[21] 郑洪泉:《漆南薰事略》,《重庆师院学报》1987年第1期。
[22] 漆南薰:《经济侵略下之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4,第1页。
[23] 漆南薰:《经济侵略下之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4,第5页。
[24] 漆氏只提出“反帝”和“反军阀”,尚未提出“反帝反封建”。
[25] 1896年签订,一般称《中俄密约》。
[26] 周鲠生:《不平等条约十讲》,太平洋书店,1928。
[27] 漆南薰:《经济侵略下之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4,第15页。
[28] 漆南薰:《经济侵略下之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4,第33页。
[29] 漆南薰:《经济侵略下之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4,第44页。
[30] 漆南薰:《经济侵略下之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4,第201页。
[31] 邓定人:《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中国史略》,东南书局,1927,第1~2页。
[32] 邓定人:《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中国史略》,东南书局,1927,第1页。
[33] 邓定人:《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中国史略》,东南书局,1927,第1页。
[34] 邓定人:《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中国史略》,东南书局,1927,第2~3页。
[35] 李育民:《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反帝主张的变化及其影响》,《近代史研究》2015年第4期。
[3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第11页。
[37]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