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流信息技术实用教程(第2版)
- 侯安才 张强华编著
- 2511字
- 2025-03-31 08:58:00
1.3 物流信息技术基本知识
物流信息技术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物流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从数据采集的条形码系统,到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微机、互联网,各种终端设备等硬件以及计算机软件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
1.3.1 信息技术概述
1. 信息技术概念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
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的显著成效,促使世界各国致力于信息化,而信息化的巨大需求又驱使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中心,从典型的技术驱动发展模式向技术驱动与应用驱动相结合的模式转变。
2. 信息技术内容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
(1)传感技术(感觉器官)。传感技术(Sensing Technology)的任务是延长人的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功能。目前,传感技术已经发展了一大批敏感元件。例如,各种嗅敏、味敏、光敏、热敏、磁敏、湿敏以及一些综合敏感元件,可以把那些人类感觉器官收集不到的各种有用信息提取出来,从而延长和扩展人类收集信息的功能。
(2)通信技术(神经系统)。通信技术(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的任务是延长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之快是惊人的。从传统的电话、电报、收音机、电视到如今的移动式电话(手机)、传真、卫星通信,这些新的、人人可用的现代通信方式使数据和信息的传递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3)计算机技术(思维器官)。计算机技术(Computer Technology)则是延长人的思维器官处理信息和决策的功能。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一起构成了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计算机技术同样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体积虽然越来越小,功能却越来越强。
(4)控制技术(效应器官)。控制技术(Control Technology)是信息使用技术,是信息处理的最后环节,也称为自动化控制,包括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家庭自动化。
1.3.2 物流信息技术的内容
物流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各个作业环节中的综合应用(见图1-4),是现代物流区别传统物流的根本标志,也是物流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物流信息技术达到了较高的应用水平。

图1-4 物流信息技术体系
运用于物流各环节中的信息技术,根据物流的功能以及特点,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分类编码技术、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我们可以将常用的物流信息技术分为基础信息技术、信息采集技术、数据交换技术、地理分析与动态跟踪技术四大类。
1. 基础信息技术
物流信息技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都属于信息技术范畴,只是因为信息技术应用于物流领域而使其在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上存在一些特性,所以物流信息技术首先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信息安全等基础技术。
2. 信息采集技术
信息采集就是把原始数据如何收集输入信息系统,其核心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自动识别技术是信息数据自动识读、自动输入计算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目的在于能够快速、准确地将现场庞大的数据有效地登录到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库中,从而加快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速度,明显提高商家的经济效益和客户服务水平。
3. 数据交换技术
物流中的信息交换主要依靠网络通信和电子数据交换两种方式。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是指通过电子方式,采用标准化的格式,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结构化数据的传输和交换。物流EDI的优点在于供应链组成各方基于标准化的信息格式和处理方法,通过EDI共同分享信息、提高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4. 地理分析与动态跟踪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进步,跨平台、组件化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逐步成熟,基于GIS/GPS的应用将构造具有竞争力的透明物流企业。基于互联网的GIS/GPS技术,在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管理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物流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竞争力,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3.3 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
1. 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现状
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到来,传统物流行业也迎来了向信息化物流转型的关键性时期。自2015年以来,物流行业迎来了各路创业者,在资本的助推之下,创业者们踌躇满志、斗志昂扬。在“互联网+”的推动之下,技术升级改造传统物流服务产业,使其成为了信息化、集约化的物流服务平台。
目前,中国物流的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一,尤其以电商结合的快递来看,不管是快递的包裹数、成本和性价比都已占据全球第一位。据相关数据统计,2015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达220万亿元,货车司机3 000万人,在用车辆1 450万辆,从业人数达八九千万人,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物流大国。2015年,我国从事物流活动的企业法人单位数超30万家,物流岗位吸纳的从业人员总数超过3 000万人,物流是所有实体行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2. 物流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信息化是未来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原因在于整个物流行业的三大痛点(环节冗杂、信息不对称以及“最后一公里”配送)。传统物流公司由于小散乱的问题严重,一来由于货物在不同物流公司间流转,而信息化的滞步与落后,使得从货主到收货人,无法及时得知货物到了什么位置、大概什么时间能到达目的地;二来由于传统物流的产业链十分长,物流配送过程由多个环节组成,而各个业务流程之间只能依靠人为的力量来衔接和协调,十分烦琐。在这样的情况下,若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会导致问题的发现和故障的处理存在滞留现象。“运输分散和信息化程度低造成我国物流效率低下,资源的严重浪费是整个物流行业之痛。
以互联网因素为基础的物流信息平台构筑,以及在物流终端的不断丰富之下,相信破局传统物流行业的困境指日可待。可以说“互联网+物流”的出现,为整个物流行业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以目前的形式来看,信息化物流服务产业仍有大片的想象空间,并有望成为未来互联网领域最好的细分市场之一。机遇与挑战并存,就看谁能在这片细分市场重度深耕,笑傲江湖了。
视野拓展
认清了物流信息的本质和趋势,我们就拥有了正确的方向感,以便指引我们走出迷局。推荐读者阅读“物流信息化的本质及发展趋势”,了解具体信息:http://iot.ofweek.com/2017-01/ART-132214-8440-30097152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