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2
首先要感谢在编著期间给予编者帮助的各位老师、朋友。在如今的高校设计教育中,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开发以及如何有效进行创意的设计方法论的普及,已经成为该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基本条件。而创意类的服装设计往往是高校课程中的重点,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已经开始逐渐吸取西方的设计理念,尽量为学生创造更好的环境,去理解西方文化中对于个体化和社会多元化的理念。我们坚信拥有良好的生活态度与审美水平,正是学生们从事设计学科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教程中,我们将富有新意的图片与文字通过合理的排版,从视觉上避免了以往教材视觉效果单一的缺点。同时在教材内容中也包含了大量的西方当代艺术与时尚之间的关联,从设计思维上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去感受,去观察。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如何认识、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并结合范例,包括部分西方当代艺术创作,阐述了认知与开发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训练。在第一章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中,重在加强用服装以外的形象思维、联想思维方法进行课堂训练,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从多角度提高设计水平,从而更好地理解第二章中速写本、灵感搜集的重要性。
第二、第三章是本教材的重点,对素材、灵感深入的调研把握,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服装风格、廓形的掌控。素材本对于国内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很少接触的方面。以往国内的教育往往是老师讲完课,学生就直接进行款式设计并绘图,而对于系列主题的文化背景调查很少,甚至几乎没有。而通过素材本的练习,我们会要求学生更深入细致地去体验设计主题,了解更多与主题相关的背景文化和细节,使学生对之后的款式设计具有良好的认识和充足的准备。因此,从第二章开始,重在引导学生进入设计语境,避免以往设计教育中急于画稿而陷入形式主义,让学生正确理解设计的目的是在于自我的表达,并给予相对科学的设计方法论,即:从文化调研和设计素材收集、整理出发,开启主题设计。而在本书的第三章中,我们为学生深入地解析了服装中各个类型的廓形、风格与细节落实到具体的款式中可以怎样去组合利用。对于第二、第三章,需要较多的课堂时间进行讲解和训练,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应的课堂、课后练习,相信会对学生在专业技能与设计认识上有所助益。
延续第三章,结合第四章,为读者梳理出一条设计道路,如何从调研的资料中得到图案、形式、工艺及结构上的启发,并能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服装形式的转化,同时,配合大量优秀案例进行直观说明。最后的这两章为设计落实环节,提醒学生从系列的高度把控所有设计环节。
总的来说,本教材观点新颖,图例精彩,对于学生更好理解服装设计思维训练有着积极的作用。
编著者
2014年12月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