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降水资料收集

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保证率P=80%的设计枯水,是指(  )。[2018年真题]

A.小于或等于这样的枯水每隔5年必然会出现一次

B.大于或等于这样的枯水平均5年可能出现一次

C.小于或等于这样的枯水正好每隔80年出现一次

D.小于或等于这样的枯水平均5年可能出现一次

【答案】D

【考点】枯水流量频率概念

【解析】枯水流量频率常采用不足概率q来表示,即枯水流量小于或等于某一流量的频率。频率q=1-P=20%,重现期T=1/q=1/0.2=5,表示小于或等于这样的枯水平均5年(20%)可能出现一次

2在等流时线法中,当净雨历时大于流域汇流时间时,洪峰流量是由(  )。[2018年真题]

A.部分流域面积上的全部净雨所形成

B.全部流域面积上的部分净雨所形成

C.部分流域面积上的部分净雨所形成

D.全部流域面积上的全部净雨所形成

【答案】B

【考点】等流时线法

【解析】根据净雨历时和流域汇流时间大小,洪峰流量的组成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当净雨历时大于流域汇流时间时,洪峰流量是由全部流域面积上的部分净雨所组成的;当净雨历时小于流域汇流时间时,洪峰流量是由部分流域面积上的全部净雨所形成;当净雨历时等于流域汇流时间时,洪峰流量是由全部流域面积上的全部净雨所组成。

3在水文频率计算中,我国一般选配皮尔逊-型曲线,这是因为(  )。[2017年真题]

A.已从理论上证明它符合水文统计规律

B.已制成该线型的φ值表供查用,使用方便

C.已制成该线型的Kp值表供查用,使用方便

D.经验表明,该线型能与我国大多数地区水文变量的频率分布配合良好

【答案】D

【考点】皮尔逊-型曲线

【解析】皮尔逊-型曲线能与我国大多数地区水文变量的频率分布配合良好,所以我国一般选配皮尔逊-型曲线。

4在洪峰、洪量的频率计算中,关于选样方法错误的是(  )。[2017年真题]

A.可采用年最大值法

B.采用固定时段选取年最大值

C.每年只选一个最大洪峰流量

D.可采用固定时段最大值

【答案】B

【考点】洪水资料的选样

【解析】在进行洪水频率计算时,我国采用年最大值法选样,即从资料中逐年选取一个最大流量固定时段的最大洪水总量,组成洪峰流量系列和洪量系列。对于洪峰流量选样,选取年最大值;对于洪量选样,选取固定时段的最大洪水总量。

5在水文现象中,大洪水出现的机会比中小洪水出现机会小,其频率密度曲线为(  )。[2016年真题]

A.负偏

B.对称

C.正偏

D.双曲函数曲线

【答案】C

【考点】洪水的频率密度曲线

【解析】某流域内的暴雨或大面积的降雨产牛的大量地面水流,在短期内汇入河槽,使河流水量、水位猛涨,河槽水流成波状下泄,这种径流称为洪水。当河流发生较大洪水时,会形成洪灾。为防止和减小洪涝灾害,需要修建各种水利工程以控制洪水。所以采用一些方法确定洪水的特征值(洪峰流量、不同时段的洪水总量),并根据这些特征值拟定一些洪水过程线和洪水的地区组成等,称为设计洪水。大洪水出现的次数小,但其偏差系数大,导致频率密度曲线正偏

6偏态系数Cs>0说明随机变量(  )。[2013、2012年真题]

A.出现大于均值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多

B.出现大于均值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少

C.出现大于均值的机会和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相等

D.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为零

【答案】B

【考点】水文频率分析的统计参数

【解析】偏态系数Cs,用于衡量系列在均值的两侧分布对称程度的参数。当x(_)和CV值固定时,Cs愈大,频率曲线的中部愈向左偏,且上段愈陡,下段愈平缓;反之,Cs愈小,频率曲线的中部愈向右偏,且上段愈平缓,下段愈陡。同时,Cs=0说明正离差和负离差相等,此系列为对称系列,称为正态分布;Cs0说明小于均值的数出现的次数多;Cs<0说明大于均值的数出现的次数多。

7相关分析在水文分析计算中主要用于(  )。[2012年真题]

A.计算相关系数

B.插补、延长水文系列

C.推求频率曲线

D.推求设计值

【答案】B

【考点】相关分析的作用

【解析】按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依变量和自变量间的近似关系或平均关系,称为相关分析。相关分析法,一般用于插补延展水文系列和建立水文预报方案。在相关分析计算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相关变量在物理成因上必须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同期观测资料不能太少,根据经验一般要求n在10年以上,否则抽样误差太大,影响成果的可靠性。相关系数|r|>0.8,且回归线的均方误差不大于y均值的10%~15%。在插补延长资料时,一般不能作过多的外延,最好不要超过实际幅度的50%。

8某河某站有24年实测径流资料,选择线型为P-型,经频率计算已求得年径流深均值为667mm,Cv=0.32,Cs=2Cv,则P=90%的设计年径流深为(  )。[2017年真题]

φ值表

A.563mm

B.413mm

C.234mm

D.123mm

【答案】B

【考点】水文频率计算

【解析】经查φ值表,当Cv=0.32,Cs=0.64时,=-1.19,所以可得P=90%的设计年径流深为:

9在某一降雨历时下,随着重现期的增大,暴雨强度将会(  )。[2012、2011年真题]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不一定

【答案】B

【考点】重现期与暴雨强度的关系

【解析】暴雨强度公式为:

式中,q为设计暴雨强度,单位为L/(s·km2);t为降雨历时,单位为min;T为设计重现期,单位为a。

由式可知,q与T成正比,故随着重现期增大暴雨强度将会增大

10降水三要素是指(  )。[2010年真题]

A.降水量、降水历时和降水强度

B.降水面积、降水历时和重现期

C.降水量、降水面积和降水强度

D.降水量、重现期和降水面积

【答案】A

【考点】降水三要素

【解析】降水三要素包括降水量、降水历时和降水强度。降水量是指降落到地面单位面积的水层深度,以mm计。降水历时是指降水的时间,一般以min、h、d、a等计。降雨强度或雨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以mm/min、mm/h计。

11暴雨强度公式主要表征的三个要素是(  )。[2010年真题]

A.降水量、降水历时和降水强度

B.降水量、降水历时和重现期

C.降水历时、降水强度和重现期

D.降水量、重现期和降水面积

【答案】C

【考点】暴雨强度公式三要素

【解析】暴雨强度换算公式为:

式中,q为设计暴雨强度,单位为L/(s·km2);t为降雨历时,单位为min;T为设计重现期,单位为a。

故暴雨强度公式主要表征的三要素是:降水历时、降水强度和重现期

12水文分析中,一般认为回归直线的误差Sy不大于均值y(_)的某个百分值。其成果方可应用于实际,这个百分值是(  )。[2007年真题]

A.(1~5)%

B.(5~10)%

C.(8~12)%

D.(10~15)%

【答案】D

【考点】回归线的均方误差

【解析】相关分析是指按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依变量和自变量近似关系或平均关系。相关分析法,一般用于插补或延展水文系列及建立水文预报方案。在相关分析计算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相关变量在物理成因上必须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同期观测资料不能太少,根据经验一般要求n在10以上,否则抽样误差太大,影响成果的可靠性。相关系数|r|>0.8,且回归线的均方误差Sy不大于均值y(_)的10%15%在插补延长资料时,一般不能作过多的外延,最好不要超过实际幅度的50%。

13在等流时线法中,当净雨历时小于流域汇流时间时,洪峰流量是由(  )。[2016年真题]

A.部分流域面积上的全部净雨所形成

B.全部流域面积上的部分净雨所形成

C.部分流域面积上的部分净雨所形成

D.全部流域而积上的全部净雨所形成

【答案】A

【考点】等流时线法

【解析】当净雨历时小于流域汇流时间时,洪峰流量是由部分流域面积上的全部净雨所形成;当净雨历时等于流域汇流时间时,洪峰流量是由全部流域面积上的全部净雨所组成;当净雨历时大于流域汇流时间时,洪峰流量是由全部流域面积上的部分净雨所形成。

14根据等流时线法,净雨历时时间与流域汇流时间相同时,洪峰流量由下列哪项组成?(  )[2013年真题]

A.部分流域面积上的全部净雨

B.全部流域面积上的部分净雨

C.部分流域面积上的部分净雨

D.全部流域面积上的全部净雨

【答案】D

【考点】等流时线法

【解析】当净雨历时小于流域汇流时间时,洪峰流量是由部分流域面积上的全部净雨所形成;当净雨历时等于流域汇流时间时,洪峰流量是由全部流域面积上的全部净雨所组成;当净雨历时大于流域汇流时间时,洪峰流量是由全部流域面积上的部分净雨所形成。

15用适线法进行水文频率计算,当发现初定的理论频率曲线上下部位于经验频率点据之下,中部位于经验频率点据之上时,调整理论频率曲线应(  )。[2017年真题]

A.加大离势系数Cv

B.加大偏态系数Cs

C.减小偏态系数Cs

D.加大均值x(_)

【答案】B

【考点】水文频率分析的统计参数

【解析】水文频率分析中,常用的三个统计参数有:

均值x(_),它为分布的中心,代表整个随机变量的平均水平,当Cv和Cs值一定时,x(_)大的频率曲线位于x(_)小的频率曲线之上。

变差系数Cv,用于衡量分布的相对离散程度,它是系列均方差与均值之比,当x(_)和Cs值固定时,Cv值越大,频率曲线越陡;反之,频率曲线越平缓。

偏态系数Cs,用于衡量系列在均值两侧分布的对称程,当x(_)和Cv值固定时,Cs愈大,频率曲线的中部愈向左偏,且上段愈陡下段愈平缓;反之,频率曲线的中部愈向右偏,且上段愈平缓,下段愈陡。

16百年一遇的洪水,是指(  )。[2010年真题]

A.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每隔100年必然出现一次

B.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可能出现一次

C.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正好每隔100年出现一次

D.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可能出现一次

【答案】B

【考点】重现期的概念

【解析】洪水是指某流域内的暴雨或大面积的降雨产牛的大量地面水流,在短期内汇入河槽,使河流水量、水位猛涨,河槽水流成波状下泄的径流。重现期是指某随机变量的取值在长时期内平均多少年出现一次,又称多少年一遇。故百年一遇洪水是指大于或等于这样的洪水在很长时期内平均一百年出现一次,是一个可能的概率,不是一定发生。

17某一历史洪水从发生年份以来为最大,则该特大洪水的重现期为(  )。[2010年真题]

A.N=设计年份-发生年份

B.N=发生年份-设计年份+1

C.N=设计年份-发生年份+1

D.N=设计年份-发生年份-1

【答案】C

【考点】重现期的计算

【解析】重现期是指某随机变量的取值在长时期内平均多少年出现一次,又称多少年一遇。要准确地定出特大洪水的重现期是相当困难的,目前,一般是根据历史洪水发生的年代来大致推估,有以下两种方法:从发生年代至今为最大N=设计年份-发生年份+1从调查考证的最远年份至今为最大N=设计年份-调查考证期最远年份+1。

18关于特大洪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018年真题]

A.调查到的历史洪水一般就是特大洪水

B.一般洪水流量大于资料内平均洪水流量2倍时,就可考虑为特大洪水

C.大洪水可以发生在实测流量期问内,也可以发生在实测流量期间外

D.特大洪水的重现期一般是根据历史洪水发生的年代大致推估

【答案】B

【考点】特大洪水

【解析】特大洪水是指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比其他一般洪水大得多的稀遇洪水。一般特大洪水流量QN与n年实测系列平均流量Qn之比大于3,QN可以考虑作为特大洪水处理

19铁一局两所求暴雨洪峰流量的公式适用于我国哪一地区?(  )[2008年真题]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南地区

【答案】B

【考点】暴雨洪峰流量的公式的适用范围

【解析】该计算洪峰流量的公式适用于西北各省、区以及流域面积小于100km2的小流域。

20减少抽样误差的途径是(  )。[2018年真题]

A.增大样本容量

B.提高观测精度

C.改进测验仪器

D.提高资料的一致性

【答案】A

【考点】抽样误差

【解析】抽样误差是指在统计上由有限的样本资料计算样本统计参数,并以此去估计总体相应的统计参数时总会出现的误差。它是由于抽样的随机性而带来的偶然的代表性误差,常通过增大样本容量来减小

21地面净雨可定义为(  )。

A.降雨扣除植物截留、地面填洼和蒸发后的水量

B.降雨扣除地面填洼、蒸发和下渗后的水量

C.降雨扣除蒸发量、下渗和植物截留后的水量

D.降雨扣除植物截留、地面填洼以及蒸发和下渗后的水量

【答案】D

【解析】地面净雨是指降雨量中扣除植物截留下渗、填洼与蒸发等各种损失后所剩下的那部分水量,又称有效降雨。地面净雨量就等于地面径流量,因此地面净雨深等于地面径流深。

22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时,一般假定(  )。

A.设计暴雨的频率大于设计洪水的频率

B.设计暴雨的频率小于设计洪水的频率

C.设计暴雨的频率等于设计洪水的频率

D.设计暴雨的频率大于等于设计洪水的频率

【答案】C

【解析】设计洪水是指按设计标准推求的洪水。根据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时,对于比较大的洪水,大体上可以认为某一频率的暴雨将形成同一频率的洪水,即假定设计暴雨与设计洪水同频率

23采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主要原因是(  )。

A.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精度高

B.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方法简单

C.由于径流资料不足或要求多种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D.大暴雨资料容易收集

【答案】C

【解析】径流是降水的产物。流域的年径流量与流域的年降水量往往有良好的相关关系。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在中小流域常因流量资料不足或数据代表性差、一致性差等而无法推求设计洪水,但暴雨资料一般较多,可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24当流域面积较大时,流域的设计面雨量(  )。

A.可以用流域某固定站设计点雨量代表

B.可以用流域某固定站设计点雨量乘以点面折算系数代表

C.可以用流域中心站设计点雨量代表

D.可以用流域中心站设计点雨量乘以点面折算系数代表

【答案】D

【解析】设计面暴雨量是指设计断面以上流域的设计面暴雨量,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方法。当流域面积较大,设计流域内的雨量资料不全或者雨量站数目较少、雨量站分布不均时,通常采用间接法计算流域的设计面雨量。即首先推求流域中心的设计点暴雨量,再通过暴雨的点面关系,将设计点暴雨量转换成设计面暴雨量。暴雨的点面关系在设计计算中,有定点定面关系和动点动面关系。其中,定点定面关系指:若在流域内有一定数量且分布均匀的其他雨量站资料时,可用靠近流域中心的长系列站作为固定点,以设计流域作为固定面,根据同期观测资料建立各时段暴雨的点面关系:α0=XF/X0。式中,α0为定点定面条件下的点面折减系数;XF为某时段固定面的暴雨量;X0为某时段固定点的暴雨量。即流域的设计面雨量等于流域中心站的设计点雨量乘以该点面折减系数

25由暴雨推求设计洪水的以下四个步骤中,哪个是不必要的?(  )

A.对暴雨资料进行收集、审查与延长(若暴雨系列不够长)

B.由点暴雨量推求流域设计面暴雨量,并对设计暴雨进行时程分配

C.对设计暴雨进行频率分析,求到设定频率下的暴雨过程

D.由设计暴雨过程推求设计净雨过程,再进行汇流计算得到设计洪水

【答案】B

【解析】暴雨推求设计洪水的步骤:暴雨资料选样,资料需要满足可靠性、一致性和代表性的要求。推求设计暴雨,根据选样利用频率分析法求不同历时指定频率设计雨量及暴雨过程推求设计净雨,设计暴雨扣除损失就是设计净雨。推求设计洪水,应用单位线等对设计净雨推求得设计洪水。

26用典型暴雨同频率放大法推求设计暴雨,则(  )。

A.各历时暴雨量都不等于设计暴雨量

B.各历时暴雨量都等于设计暴雨量

C.各历时暴雨量都不大于设计暴雨量

D.不能肯定

【答案】B

【解析】同频率放大又称峰量同频率放大,是由同一频率的洪峰和各时段的洪量控制放大典型洪水过程线求得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方法,能保证洪峰、各时段洪量的设计值达到标准要求

27暴雨的定点定面关系是(  )。

A.固定站雨量与其相应流域洪水之间的相关关系

B.流域出口站暴雨与流域平均雨量之间的关系

C.流域中心点暴雨与流域平均雨量之间的关系

D.流域各站雨量与流域平均雨量之间的关系

【答案】C

【解析】流域中心设计点暴雨量求得后,要用点面关系折算成设计面暴雨量。暴雨的点面关系在设计计算中,有定点定面关系和动点动面关系。其中,定点定面关系是指若在流域内有一定数量且分布均匀的其他雨量站资料时,可用靠近流域中心的长系列站作为固定点以设计流域作为固定面,根据同期观测资料建立各时段暴雨的点面关系:α0=XF/X0

28暴雨资料系列的选样是采用(  )。

A.固定时段选取年最大值法

B.年最大值法

C.年超定量法

D.与大洪水时段对应的时段年最大值法

【答案】A

【解析】暴雨资料的统计选样,选定不同的统计时段,按独立选样的原则选取。即统计逐年不同时段的年最大面雨量。对于大、中流域的暴雨统计时段,我国一般选取1日、3日、7日、15日、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