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自身风险与传递风险
保险资金运用是保险公司运作中承前启后的中间环节,其风险来源于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保险资金运用环节产生的风险,另一方面则是收取保费和兑现承诺环节传递过来的风险。
(一)保险资金运用的自身风险
保险资金运用的自身风险,主要是指保险公司将其沉淀资金进行投资本身所面临的风险,也就是保险公司投资债券、股票、信托、未上市公司股权、不动产等资产所面临的风险。不同的资产面临的主要风险有所不同,比如股票主要面临市场风险,债权类资产主要面临信用风险,债券等资产既面临市场风险,又面临信用风险(表1列出了各类资产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归总起来,保险资金与其他资金一样,投资主要面临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一般性风险,若追求高收益,带来的是高风险,为了控制风险,需要增加一些低收益资产的配置。投资能力强的保险公司,在同等风险状况下,会实现更高的投资收益,但长期偏离行业平均值的投资行为是比较少见的。
根据原保监会相关规定,保险资金可投资资产分为流动性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权益类资产、不动产类资产和其他金融资产等五大类资产。其中:
(1)流动性资产是指可随时用于支付的现金和存款,以及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确定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较小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银行活期存款、货币市场基金、货币市场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和剩余期限不超过1年的债券、商业票据、银行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逆回购协议,以及其他经中国保监会认定属于此类的工具或产品。
(2)固定收益类资产是指具有明确存续到期时间、按预定利率偿付利息本金等特征的资产,以及主要价值依赖其价值变动的资产。主要包括银行存款、债券型基金、固定收益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金融企业(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公司)债券和剩余期限在1年以上的政府、准政府债券,国际金融组织债券、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基金以及其他经中国保监会认定属于此类的工具或产品。
(3)权益类资产包括上市权益类资产和未上市权益类资产。上市权益类资产是指在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交易的、代表企业股权或者其他剩余收益权的权属证明,以及主要价值依赖于上述资产价值变动的资产。未上市权益类资产是指未在交易所公开上市的企业股权或者其他剩余收益权,以及主要价值依赖于上述资产价值变动的资产。权益类资产品种主要包括未上市企业股权、股权投资基金等相关金融产品,以及股票、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权益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等。
(4)不动产类资产是指购买或投资的土地、建筑物及其他依附于土地上的定着物等,以及主要价值依赖于上述资产价值变动的资产。境内品种主要包括不动产、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不动产投资计划、不动产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及其他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等,境外品种主要包括商业不动产、办公不动产和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以及其他经中国保监会认定属于此类的工具或产品。
(5)其他金融资产是指风险收益特征、流动性状况等与上述各类别资产存在明显差异,且没有归入上述大类的其他可投资资产。主要包括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证券公司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其他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不具有银行保本承诺的结构性存款,以及其他经中国保监会认定属于此类的工具或产品。
表1 各类投资资产面临的主要风险
表1 各类投资资产面临的主要风险-续表
(二)保险资金运用的传递风险
保险资金运用的传递风险,主要是指保险公司投资所面临的来源于收取保费环节和兑现承诺环节的风险。保险资金运用所表现的风险是结果,真正的原因在负债端。首先,保险资金负债成本过高会造成保险投资结构的扭曲。保险公司发展理念、产品设计、销售渠道、管理水平等决定了保险资金的成本,这个成本成为保险公司资产配置的刚性约束,高成本须配置高收益资产,期望实现成本收益的平衡,高收益对应的就是高风险。如果不这样配置,保险公司当期就会出现较大亏损,无法正常运作。其次,保费获取与赔付环节的行为也是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的重要来源。比如说保户储金及投资款账户承诺的收益过高、责任准备金提取的不足、赔付金额与时间不确定等,会增加配置的难度,从而增加投资的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