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是娱记:100位人物访谈录(文化艺术篇)
- 小洋楼
- 2954字
- 2025-04-03 12:10:28
海岩父子访谈录
海岩的小说《舞者》开拍前曾搞过热热闹闹的选角活动,后来,已在厦门拍了近3个月的《舞者》又传出消息,海岩的儿子侣萧在剧中担任男一号!
侣萧,2000年就已经进入娱乐圈,但由于出演男一号机会不多,并有意回避他和海岩的那层关系,一直以来很少在媒体前曝光。但是,成为最新的“岩男郎”,即使他不是海岩的儿子,想不红都是不可能的。
海岩:我要捧他何必等到今天

身为锦江(北方)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和北京昆仑饭店有限公司董事长,海岩很忙是很正常的事。他的手机从来不告诉外人,采访他只能通过昆仑饭店总机转秘书办公室,如果秘书说他有事外出,你只能接着再打,直到有一次比较幸运地刚巧他在办公室。这个电话就是我在打了无数个电话后无意间接通的。
“采访吗?大概需要多少时间?我马上要开个会。”不过真的和记者聊起来,海岩还是很乐意,半个小时不知不觉过去,间或他会打个岔签个文件什么的,然后我们继续聊。
侣萧是怎么被选上的?
话题很快说到侣萧身上。海岩不避讳谈儿子,甚至为了澄清和儿子的“裙带关系”,他把《舞者》选侣萧为男一号的前因后果非常仔细地和记者说了一遍,好让大家明白,侣萧出演海岩剧男一号,完全不是他的关系,而是导演的决定:
《舞者》是中圣春秋投拍的,就是拍《五星大饭店》的那个公司。主角的人选是由导演、投资方和我协商决定。
我不愿意侣萧做这一行,竞争太激烈,有年轻人很不容易把握住的风气。这个圈子你也知道,有很多不良的现象,像选秀。我一直反对他演我的戏,不太乐意他成名,因为他的个性和社会经验决定他做不了这个。
侣萧曾做过丁黑(电视剧《玉观音》导演)的场记,后来又跟着导演刘心刚(《舞者》导演)做场记。《舞者》找演员的时候,他要求演,我就说服他不要去演。但强行阻拦不就闹矛盾了吗?后来我就和他说,如果投资方决定用明星,你就甭演;如果刘心刚决定用新人,那他选谁就是谁。后来选上侣萧也是因为种种原因,一开始是孙俪演女主角,男主角推荐的是韩国的李俊基。由于李俊基的片酬、时间等问题,这部戏拖了两个多月,投资方可等不及了,没等李俊基就开拍了,这时孙俪没有档期了,男女主角后来选的都是新人。侣萧当时是刘心刚导演极力推荐的,认为他有舞蹈功底,表演经验也还可以。
侣萧没念大学,是在中国儿艺歌舞剧班学的跳舞。(这孩子的个性?)厚道,淳朴,和我有些地方像,有些地方不像。
我就不喜欢家里有演员!最好他上班,朝九晚五。人家说他演我的剧出名,我要捧他早捧了,何必等到今天?海岩剧已经捧了多少个明星,个个能赚千万以上的?
孩子喜欢演戏,我只能由他,不然不民主不就闹矛盾了吗?(他这是受谁的影响?)他爱艺术,爱唱歌跳舞我不知道是受谁的影响,只能说受社会影响!那么多孩子你说喜欢参加选秀是受谁的影响?还不是受社会的影响!(说到这里,海岩明显有些激动)
海岩剧就是类型剧
海岩是个不苟言笑的人,说话时可以想象他的严肃劲儿。但很难想象,他如此大量的作品,《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玉观音》《深牢大狱》《河流如血》《五星大饭店》……全是他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写就的:
《五星大饭店》的收视情况我还是比较满意。其实这部剧不是说收视率高不高的问题,它在文化方面的影响力更大一些。现在电视剧的主流阶层是退休人员和老年人,是低收入和低文化家庭,所以造成电视剧制作不追求精致,题材偏向于家长里短的东西,青年人等知识阶层对电视剧已经明显疏远。《五星大饭店》把一些年轻人拉回到电视屏幕前,而且它目前在百度的下载量是排名第一。
说它哈日哈韩,我可从没看过韩剧。任何地方的剧都有唯美的一面,难道拍得美就哈谁了?我还哈非呢!我对收视率从来不做任何评价,收视率和文化价值本来就不是划等号的,商业价值是一回事,文化价值又是另一回事。我在以前就说过,图书的印数和图书的质量既不是正比关系,也不是反比关系。
我喜欢写作,这是我的生活经历决定的,喜欢了才写,和赚钱没有关系。我的小说基本属于一路子的,具有类型剧的特点。就像美国西部片是一种类型,虽然故事和人物都不一样,但风格却是固定的。我的小说也是这样,你能说《五星大饭店》是爱情剧?悬疑剧?都不是,它就是海岩剧。
今天是我第一次谈自己的生活那么多,平时记者问我个人生活,我从来不谈。今天主要是想站出来对网上的传闻澄清一下,有时候网上的新闻都会让我看了哈哈大笑。我这个人喜欢封闭,安安全全地过日子,少接受媒体采访,基本不上电视。你们很少能在电视上看到我。
侣萧:其实我不大适合娱乐圈

找到侣萧颇不容易,他正没日没夜地赶戏,接受采访,是和他的助理约了好几次。好不容易在吃晚饭的时候,等侣萧拍完几场重头的舞蹈戏后见缝插针地进行。虽然只是通电话,但可以感受到侣萧的阳光和率真,和父亲海岩的严肃和不苟言笑完全是两个类型。
我和《舞者》
我是通过考试进的中国儿艺音乐剧班,那时觉得儿艺很不错啊,毕竟是国家级的演出团体。后来离开儿艺到新加坡上了一年半学,主要是为了学英语。
跳舞对我来说不是问题。小时候我学过芭蕾,儿艺的时候学过爵士舞,现代舞培训过4个月,《舞者》里主要跳的是现代舞。这部剧本来我是不能上的,因为以前爸爸坚持不让儿子演自己的戏。而这部戏让我特别想演的冲动是因为刘心刚导演,是他推荐的我。我看了十多遍他导演的《五星大饭店》,他拍摄的方式我喜欢极了,包括风格、画面、镜头的运用、音乐等,就是用电影的手法来拍电视剧,实在非常另类!我看过爸爸所有的小说和导演导的电视剧,相比较之下,还是最喜欢刘心刚导演拍戏的方式。(那刘导演知道该很高兴了。)他恐怕还不知道吧,呵呵!
其实我的形象和小说的人物是有出入的,小说里的男主角二十二三岁,我已经27岁了。至于表演,我相信导演会用电视的表现手法掩盖我表演上的不足。
我和娱乐圈
我是个特别感性的人,完全由着自己的情绪去生活,喜欢特别简单的生活方式,这样的个性其实不大适合娱乐圈。我这个人从来没想过什么目标,遇到有喜欢的戏就拍,也不给自己设目标。以前也签过公司,现在不签了,我喜欢不被束缚的生活。
其实早就有退出娱乐圈的想法。2003年我在马尔代夫一级晒伤,全身肿得连XXX号大的裤子都穿不进;2004年遭遇车祸,胳膊都摔断了,样子也受到了影响。如果说以前我长得还有一点点帅,现在是一点都没有了(不过即使说起这样的变故,侣萧依然是一副轻轻松松笑呵呵的样子)。
拍完《舞者》,我想离开娱乐圈也没有什么遗憾了。接下来,我可能会学着做导演。
我和爸爸
在娱乐圈,如果别人不提,我从来不会主动说自己是海岩的儿子。
(你眼中的海岩是个怎么的人?)嗯,他是个能吃苦、用功、有才华、为别人考虑很多的人。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和爸爸生活在一起,当然是像他更多一些。他真的很刻苦,又要上班,管理企业,晚上回来还要写作。他回来时,我会做碗刀削面给他吃,我的手艺很不错的哦。有时候凌晨两点我去他房间看,灯还亮着。他从来都是用笔写,手上握笔的地方都有个很大的包。
我觉得写作是最难的职业,我根本干不了。而要我继承爸爸的管理饭店的事业,我更是一窍不通。我这个人,好像真没什么特长,不过优点是肯用心,刻苦。
后记:
近些年海岩淡出,侣萧改名侣皓吉吉,转型做了导演,执导了大红网剧《太子妃升职记》。2018年关于这对父子的消息是,侣皓吉吉将执导父亲海岩编剧的当代科幻剧《昆仑归》,这也是这对父子档的第一次合作。
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