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娜拉”在中国: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演变,1900—1930年代
更新时间:2025-06-19 15:41:52 最新章节:参考书目
书籍简介
娜拉,易卜生笔下《玩偶之家》的主人公。她本是一名家庭主妇,为救丈夫不惜伪造文书,却只换来丈夫的辱骂。她意识到自己只是一个玩偶,最终毅然决然离开家庭。20世纪初,《玩偶之家》传入中国,娜拉以其反抗与自立精神鼓舞了许多中国女性走出传统、寻求独立。然而,她也被各种男性本位的大叙事利用,来塑造符合其自身利益的新女性形象。为了深入思考这种现象,本书首次系统梳理了“娜拉”在近代中国传播与演变的历史,剖析中国女性解放思想与变动不居的社会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清末民初,以救亡图存为宗旨的国族自强大叙事,虽然致力于让女性冲出礼教传统,却优先强调她们强国保种、贡献社会的责任。五四时期,追求个性解放的新文化运动开启了启蒙觉醒大叙事,呼吁女性过独立生活,却忽视她们特有的经验与视角。20世纪20—30年代,以发扬西方恋爱观为主的自由婚恋大叙事,鼓励女性反抗包办婚姻,却未能提供解放她们的社会条件。北伐后到抗战前,由国共两党主导的妇女运动将女性解放融入国家大业,以解放平权大叙事号召女性投身革命、奉献自我。一百年来,中国女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放,但话语权始终没有掌握在她们手中。她们仍要压抑个性化的性别诉求,走一条男性引导的路,同时还要面对男性及社会的种种不公平对待。这正是中国女性所面临并依然有待解决的困境。
上架时间:2024-07-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许慧琦
最新上架
- 会员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起步较晚,各个大学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从课程设置到教学实践都在探索之中。尤其是对于教学过程中的案例使用,如何使之更好地融入教材与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最大收益,是考验每一位任课老师的核心问题。鉴于此,我们编辑了这本教学案例集。本书突出应用导向,力图增强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书中的案例材料均来源于每位任课教师的实务经验与科研实践,展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18.5万字
- 会员本书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考察农民工群体的历史、现状和前途,在劳动体制视角下分析其背后的社会心理和制度逻辑,并通过农民工群体理解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本书认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农民工群体呈现结构化特征,即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农民工在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占据着比较稳定的比例。农民工群体结构化的微观心理基础是他们的客观生活状态和主观动机态度的“互构”,而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动机态度又受到农村生产社科15.6万字
- 会员近些年来,婚姻对社会分层的影响备受社会分层研究者的关注。本书运用社会排斥和社会结构化两个解释机制,探究了中国社会中的教育婚姻匹配对社会收入差距和社会分层结构开放性的影响。在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上,本书发现在市场转型与高等教育扩张的背景下,一方面教育同类婚分布结构呈现两极化趋势;另一方面教育婚姻匹配与收入婚姻匹配之间具有高度的同构性,从而导致收入等与教育相关的资源与机会在家庭层面出现了优势阶层的“强强联社科17.5万字
- 会员本书挑选当代拉美社科思想界十二位奠基性学者的代表性作品,从依附理论、解放哲学、霸权理论、后殖民理论,到女权主义运动史、大众文艺。以去殖民的立场、超越本土民族主义和跨学科的视野,梳理了拉美本土思想肌理。不仅为读者深描了拉美及其所处的国际体系、殖民结构、全球文化格局中的坐标,而且这些论著也是当代诸多批判理论的思想奠基,为我们在后殖民时代重新思考全球秩序提供重要参考。社科29.5万字
- 会员本书是对1660—1860年英国社会道德问题的专题研究,分析了这些社会道德问题的表现及其成因,阐释了英国社会组织和政府对这些社会道德问题的认识与对策、采取的行动及其成效。社科19.9万字
- 会员为全面深入地认识和把握甘肃省农村基层治理的现实状况、主要举措、存在问题和改进方向,在中共甘肃省委政策研究室的支持下,结合甘肃省农村基层治理实际,笔者系统地开展了甘肃省农村基层治理研究,分现实基础、基本对象、主要举措、典型案例、实践困境和改进思路六个部分循序展开探讨。同时,为了对甘肃省农村基层治理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本书特将甘肃省在农村基层治理方面富有特色和创新的若干政策文件作为重要内容在附录里列出社科13.8万字
- 会员《反歧视评论》是由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主办的国内首个以平等权利和反歧视为主题的学术文集,旨在汇集反歧视研究的前沿理论,展现反歧视实践的最新成果,进一步推动反歧视的法律和制度变革。《反歧视评论》以学术性和建设性为评价标准,设置主题研讨、学术专论、评论、判例研究、调研报告、深度书评等栏目。本书是第7辑,以“艾滋歧视及其法律应对”为主题,内容涉及艾滋病患者就业、生活等相关法律与社会问题。社科24.3万字
- 会员《清华社会学评论》是由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办的学术集刊,通过热门主题的选取、独到的视角、精辟的论述,掀起了学术界对“面向社会转型的民族志”“新生代农民工”等问题的讨论热潮,为社会学学界搭建了一个交流共进的学术平台。本期分为“西方理论与本土化前沿”“历史社会学”“学术论文”“学术书评”四个专题,内容涉及社会学研究的本土化与国际化、历史社会学专题、社会嵌入性与差别化食品消费等。社科17.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