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正体类要
更新时间:2025-03-19 12:42:24 最新章节:方剂索引
书籍简介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为唐·蔺道人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全书为一卷,首论治伤14个步骤,各种整骨手法,调理宜忌,方药应用;次论打扑伤损服药次序及方药。书中对骨伤科常见的跌打损伤、关节脱臼、手法复位、手术缝合、牵引、固定、扩创、填塞等具体治疗方法均有叙述;方药方面既有内服又有外洗外敷。书中汇集唐以前骨伤科疾病诊治经验及成就,总结了理伤正骨的基本原则与手法,记载有洗、贴、掺、揩以及内服诸方药,奠定了骨伤科辨证、立法、处方和用药的基础,其宝贵经验至今仍在临床广泛应用,被后世业骨伤科者奉为圭臬,为中医骨伤科医生临床必读之作。本次出版选用明洪武间刻本为底本,个别文字依明弘治崇得堂刻本或明刊《道藏》本校改。为便于读者学习,撰写了导读,并于书后附有方剂索引,以便检索。《正体类要》,明·薛己著。全书共2卷,上卷论述主治大法19条,病证65种,下卷收录方剂65首。薛己幼承家学,精通内、外、妇、儿各科,因此,其对伤科疾病治疗时,尤重视整体观念,诊治伤科疾病时,务求脉理,详审虚实,明察脏腑,明辨气血,在应用手法治疗时,强调配合内服汤药,更注重调理脾肾。据此,创三期分治法,即“攻”“和”“补”三法,分别用于初期、中期、后期,对伤科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本书是以明刻本《薛氏医案二十四种》为底本整理出版。为便于读者学习和理解,撰写了导读,书后附有方剂索引,以便检索。本书为中医骨伤科医生必读之书。
品牌:人卫社
上架时间:2023-04-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卫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唐)蔺道人著 胡晓峰整理 (明)薛己著 曹炳章校订 丁继华 王宏整理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是姚新苗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就骨质疏松症临床诊治的经验总结,分概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预防、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医案医话等5章;系统阐述了骨的形态与功能,骨的发生、生长与重建,骨的代谢及调控机制,以及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治疗、预防等知识;重点介绍了中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骨质疏松症中医药防治的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详细介绍了姚新苗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理筋为先”“从瘀论治”“补肾健医学14.4万字
- 会员第一讲阐述了《伤寒论》的历史沿革,以帮助读者正确理解此书涵义;第二讲论述了《伤寒论》条文排列的有机联系,剖析了它的辨证思想和方法;第三讲是六经为病提纲证的现实意义;第四讲介绍了《伤寒论》的气化学说,六经、六气阴阳变化规律。从第五讲至第十三讲采用了以方带证的归类方法,把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的主要方证进行了归纳,并附有后世方证和医案,以供临床借鉴。最后一讲为作者使用经方的心得医学8.5万字
- 会员自2017年11月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组织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统一考核。为帮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我们组织专家编写了这套《全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通关系列》。作者经深入解读最新大纲、剖析历年真题后,估测出真卷的考点分布,力求为考生还原最真实的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环境,使考生在备考前对大量习题进行充分练习,从而全面了解自身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到有的放矢、查漏补缺。本书包医学50.1万字
- 会员本书是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中医肿瘤大家王三虎教授之学术团队的“跟诊师承全记录”。王三虎教授在临床工作之余,勤于教学总结,学生和师承弟子们将自己治疗癌症的心得和临床经验汇集写成临证日记《中医抗癌进行时》系列。这本书是王三虎教授在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从事抗癌过程的真实、动态记录,以整理王三虎教授的经验为主,也有在其经验基础上的自由发挥。以抗癌为主兼及各科疑难病症,特别符合中医大内科的实际。医学11.1万字
- 会员本书详细介绍了著者王敬义教授在长期临床中总结发现的人体脏腑组织器官反映点在寸口桡动脉上部与位分布的基本规律:以藏象学说为理论指导,考察寸关尺三部以及每一部的NO.1~NO.5由浅入深的五个层次,部与层的相交点可确定是某个脏腑组织器官的特定反映点。结合古贤28脉及著者新增9脉,可以明析病患性质。为了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论学习掌握相交点和反映点,本书详尽地介绍了脉诊具体指法,如全切法、半位切脉法、垂直切脉医学10.5万字
- 会员报告整体框架分为正文和附篇两部分。正文部分分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系统研究,中医基础理论之阴阳五行、藏象、经络、体质、病因病机与治未病研究等7个专题,文献主要来源于2010—2021年期间报道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及代表性著作。附篇部分,选取2020—2021年度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相关领域的《黄帝内经》、张仲景学说、中医学术流派、中医历代名家病证治法、中医理论方法论、中医诊法与证候、中医药技术医学24.8万字
- 会员对于针灸学而言,民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代。传统的知识不断被质疑与解构,新的知识体系又没有完成构建,保守主义的针灸师与颇具新思维的中医医家之间既有学术共同体内部的共享利益,同时又有学术观点与新旧之争。日本明治时期经历了针灸近代化历程,民国时期日本针灸医籍的译入,也影响了中国针灸的理论与实践。本书是关于民国时期针灸问题的学术论文集,分为民国针灸文献、民国针灸医家、民国针灸教育与传播、民国针灸学术变革4医学22.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