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情感忽视:如何克服母亲情感缺席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4-07-19 15:43:32 最新章节:第22章 关于作者
书籍简介
献给所有缺失母爱的小孩。看清母亲,是疗愈自己的第一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母亲只关心你是否吃饱穿暖,从不关心你的内心想法;你觉得母亲根本不理解你,只会讲大道理;当你倾诉烦恼、表达痛苦时,母亲责怪你太脆弱、小题大做;母亲经常嘲讽你、贬低你,让你觉得自己很失败。……很多情况下,我们只得到了母亲在物质层面的照顾,却没能得到情感层面的理解和接纳。对于后者,母亲要么忽视了其必要性,要么出于种种原因而无法做到,甚至有些时候是有意不那样做。在母亲忽视情感的养育下成长起来的人,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甚至影响正常的生活和人际关系,挣扎于高敏感、回避型依恋、焦虑、抑郁、孤独、自我批判等精神泥潭中。本书对情感缺席的母亲进行了深刻而有力的剖析,为成年子女的自我疗愈提供了明确的路径。阅读本书,你能够达成以下四个目标:一、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接受了什么样的母爱,明白为什么母亲没能为你提供情感养育;二、看清母亲的养育方式与你现在经历的困难之间的联系,不再盲目责备自己;三、明确现在的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情感滋养,能通过哪些人、哪些途径来弥补;四、找到现在的自己与母亲合适的相处距离,疗愈因母亲情感缺席而造成的痛苦。最终,你将能够重塑自身的内在力量,成长为更完整的大人。
品牌:博集天卷
译者:赵晓曦
上架时间:2024-04-01 00:00:00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博集天卷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美)贾丝明·李·科里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我是个年轻人,我得了躁郁症》是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心理自助类图书。23岁、研究生毕业的年轻人阿杰正要展开新的人生,却在此时确诊了躁郁症,跌入了无边无际的黑暗,像被困住了。作者以躁郁症亲历者视角真实记录一场绝望与希望交织的生命之旅。他经历了困惑、怨恨,克服了如“木柴在火堆里烧得噼里啪啦”的痛苦后,终于走出黑暗,迎来清晨,并鼓励人们,躁郁症康复后,人还是那个人,日子还是那些日子,但生命开始有了坐标轴,心理7.5万字
- 会员《请你千万次拯救自己》上册为“抑郁家庭家长与孩子的真实故事”,下册为“青少年抑郁症家长行为指导手册”。上册的真实故事分为8个对照组,是家长视角与孩子视角的对照。家长视角的8位讲述人有爸爸也有妈妈,故事中每个孩子的遭遇、症状和每个家庭的创伤、走出来的过程都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是,这些故事中的爸爸妈妈都获得了宝贵的成长,并获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孩子视角由8个孩子亲身讲述自己的抗郁经历(还有1个抑郁症心理17.1万字
- 会员当情绪“过敏”时,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种可能不是你太敏感了,相反,是你还不够敏感一一对事实真相和正确的解读方式不够敏感。在人类的认知误区中,最常出现的错误就是归因错误。它会带来错误的解读方式,导致我们产生过量的负面情绪,进而产生冲动、内耗等各种情绪问题。经过恰当的思维训练,每个人都有可能优化解读方式、改善状态、改变命运!结合多年职场经验及个人成长咨询经验,作者发现面对复杂的情况,高手大多只会聚焦“以心理11.9万字
- 会员中国传统文化从来就不缺好的故事,缺的是好的解读。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了凡四训》,拨开了生命重建的重重迷雾——袁学海信命、认命,最后躺平,“澹然无求矣”,其实是陷入了心理学上的“习得性无助”。他心如死灰,“终日静坐,不阅文字”,感受不到活着的意义,恰恰是抑郁症的表现。在栖霞山中,云谷禅师与袁学海那场惊心动魄的对话,活脱脱就是无与伦比的心理治疗,仅仅通过一次,就让他获得了治愈。之后,袁学海改名袁了凡,心理9.2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陷入抑郁的时候,我还无法很好地理解这句话;走出抑郁后我才发现:如果抑郁不曾流淌过我的生命,想必我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是谁,将走向何方。抑郁,让死亡离我如此之近。但也正是因为死亡的存在,才让我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在于爱与希望。正因为爱没有消融,希望没有泯灭,才让我走出抑郁,找回了真我。当处于抑郁之中时,我的眼前只有绝望。我试图让自己相信还有未来,但也仅仅是种自我安慰罢了。我似乎只剩下在绝望中坚持的权利,心灵疗愈16.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