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收藏圈
更新时间:2023-08-10 18:23:41 最新章节:致谢
书籍简介
本书主要从古玩物件和行业乱象出发,讲述古玩收藏圈最为典型的几大乱象,讲述这些物件背后的诈骗故事以及造假手段,通过一个个生动故事,对乱象和骗局进多个角度的思考,分析如何建立一个透明、公正、真实、理想的古玩收藏圈。该书收录的是作者几十年来游走于收藏圈遇见的、听见的、看见的各种骇人听闻的诈骗故事。它将带你走进一个不为人知的收藏江湖,这里有刀光剑影,也有侠骨柔情。让你在惊心动魄的故事中感受尔虞我诈,在防不胜防的套路中感悟人情冷暖,在造假制假的技艺中体会收藏不易。本书还分享了作者几十年来总结的防骗技巧和鉴别方法,为大众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反诈骗课,干货知识、技巧方法一个不落。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个江湖。
品牌:文化发展
上架时间:2022-11-01 00:00:00
出版社:文化发展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文化发展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以纪实文学兼调查报告的形式,将这些以女性为主角的案件公诸于众。在冰冷的卷宗里面,在残忍的犯罪背后,在凄凉的悲剧终点——探寻那些关于家庭、关于社会,关于金钱、关于情感的根源之问。文学14.1万字
- 会员本书为纪录电影《光之子》导演卡先加所写的导演手记。影片《光之子》讲述了藏地女孩梅朵独自寻找父亲和归宿的故事,展现了在时代变迁中,一个幼小的生命克服重重挑战,坚强成长的昂扬精神。15篇散文记录了作者拍摄《光之子》过程中一些不为人知的经历,以及作为一名电影人的成长历程。文学5.2万字
- 会员“央企楷模”是中央企业广大干部职工的杰出代表,他们当中有研发和试水前沿科技的优秀创新团队,有国家工程的科技领才,有扎根基层一线的大国能工巧匠,有履行国家战略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先锋模范人物;在中央企业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完成重大项目以及履行社会责任中,他们信仰坚定、忠于职守,砥励、勇于担当,弘扬正气、乐于奉献,以自己的模范实践、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赞歌,赢得了社会和企文学32.3万字
- 会员艾略特·艾克曼可谓是美国“反恐战争”的一员老兵。自2001年阿富汗战争打响后,他便先后加入美国海军陆战队侦察连、特种作战部队与中情局,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两个战场搏命十年,获得过银星勋章、铜星勋章与紫心勋章。这名老兵亲身经历了这场战争的血腥、残酷与无常,亲眼目睹了战争的丑陋面孔,从突袭到伏击,从清剿到暗杀,并于2011年主动选择退役。然而,战争却并没有从他的人生中退出。?2021年8月,当喀布尔陷落的文学10.1万字
- 会员历史纪实文学大家岳南系列发轫之作,2024年修订新版。再现抗战岁月,大师群体,沉默而光荣的历程!作品以纪实的手法,深沉的情感,酣畅的笔墨,全景再现了在李庄的学者们艰苦卓绝的生活与学术历程,突出刻画了霸气的学人领袖傅斯年,耿介的考古学大师李济,苦心孤诣的建筑学泰斗梁思成,坚忍的诗人林徽因,孤傲的才女游寿,执着于学术的董作宾、梁思永等先生的鲜明个性,以及他们面对贫病、匪患甚至死亡威胁,守望相助、穷且弥文学37万字
- 会员2009年,还是大三学生的贝基·库珀第一次听到有关简·布里顿被谋杀的传言,她立刻被这个故事吸引住了。故事的中心是布里顿与一位已婚教授的所谓婚外情,据称这位教授在布里顿威胁要透露他们关系的细节时将她杀害。对这位年轻女性了解得越多,库珀就越觉得“她与自己的关系更像是炼金术而非理性”,但库珀同时也担心,像哈佛这样“无所不能”的机构“会在多大程度上确保这件事不被曝光”。直到2012年回到纽约后,库珀才开始文学35.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本书共采访就职于棒约翰餐厅的16个智障人士家庭。每个家庭的口述史包括访谈和观察两部分。访谈一般为2-5篇,分别是对家长、同事、智障人士本人的访谈。观察是对智障人士某天的工作情况的观察记录,以表格的形式体现。访谈问题多集中于智障人士的病因、入学、就业、婚恋等成长问题。书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世界上很无私的父母之爱,16个家庭中绝大多数选择了只要一个孩子,她们要给予智障孩子完整的父母之爱。这些家庭的家境大纪实文学37.5万字
- 会员《寸草之心报春晖——国务院国资委纺织离退休干部局大事记》一书记载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2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以来,纺织离退休干部局建立、成长和创新的历程,反映了老同志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和精神风貌,展示了他们的理想、信念、追求和热情,读后让人倍感亲切,很受感动。赵平:北京服装学院教授,服装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院长。1986年2纪实文学9.9万字
- 会员本书是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之《探路》《摘帽》《振兴》“三部曲”的第三部。本书以湖北鄂西宜昌市远安县汪氏父子为代表的农民从事瓦仓稻米生态种植为调查对象,以瓦仓大米种植基地和瓦仓谷香生态农业发展历程为主线,讲述了鄂西人在生态环境优质条件下,在脱贫摘帽之后,如何通过生态农业产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鲜活感人的故事。作者团队将目光从湖南湘西转向湖北鄂西这片同样富有神秘色彩的土地,希望通过调研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纪实文学17.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