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美在线阅读
会员

自然之美

刘悦笛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哲学美学9.2万字

更新时间:2023-06-08 12:06:24 最新章节:后记 融入生活的环境美学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全书讨论了19个自然美学的议题:何为“自然的美”,如何评判、鉴赏自然之美,文化与自然、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究竟如何,中西方文明语境下的自然美学有何异同,等等,从自然美学与环境美学的两种视角来透视“美自然”与“自然美”。美学的出场,不仅在于保护自然与环境,更在于使人类在自然和环境当中生活得更加美好。让这个世界更美好,已经成为当今自然与环境美学家的共同诉求。环境伦理学只是告诉我们,自然环境是需要人类保护的,人类要更多地退出已介入太深的自然,但是自然美学告诉我们:什么样的自然环境才是值得生活其中的!这是“美自然”的呈现,也是“自然美”的价值所在。
品牌:果麦文化
上架时间:2021-11-01 00:00:00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果麦文化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国美学》是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内容以研究中国美学包括古代和现代两大部分为主,尤其侧重中国古代美学和审美文化的研究,兼及中西美学比较研究。栏目设有“中国美学史论”“中国美学思想家研究”“中国文艺美学研究”“中国古代生活美学研究”“中西比较美学”“美学书评”等;每期也根据稿源情况设置专题栏目,如“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生成机制研究”、“企业美学”等。
    邹华主编哲学25.6万字
  • 会员
    本书以焦虑体验为研究对象,在现代文化转型的框架中集中探讨焦虑体验带给现代人审美现念的变化,挖掘焦虑体验作为一个现代美学问题的理论谱系和文化成因。在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中国现代文学表意实践文本和后现代媒介消费语境中,索解中西方焦虑体验的不同审美表征和文化意蕴,同时将焦虑放在不同审美范畴中考察,探寻作为一个审美范畴,焦虑与传统审美范畴的关联性及其自身的独立性。本书从审美话语与审美表意实践的层面上,系统深
    史修永哲学25.9万字
  • 会员
    美学是个古老的概念,美学又是个形而上的学科。本书没有艰深生涩、佶屈聱牙的学术语言,而是从各种社会现象、热点话题中摘取稍纵即逝的灵感火花,试图从美学的角度为年轻读者答疑解惑。本书探讨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今的文化发展背景下,如何在分崩离析的知识体系中发现智慧的灵光,从看似专业化的分解中探寻超越其上的灵性、精神,为人类尊严奠立基座。美学智慧,能否担当这一使命?著名学者、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骆冬青《美学智慧》课
    骆冬青哲学19万字
  • 会员
    本卷收入作者多年来发表在各种学术刊物上的美研究论文50余篇,其中为经过融会西方法及哲基础后加以整合审范畴、命题。具有鲜明独创性质如美感兴论化境观照构形能力等本卷中关于国学的研究文占有二分之一以上比重。作者其深厚哲基础,并西方法为参照系将中国美学的要命题予整合性建构如“透彻之悟”、自得兴象天机等,通过西会阐发使具有当代的美学理论价值。
    张晶哲学60.8万字
  • 会员
    本卷收入作者多年来关于中国古代诗学及文学史研究的论文50余篇。其中不乏具有典型意义的个案研究,但更多的是从文学史和文论史的角度加以透视的诗学现象。这些论文虽然是以一些作家作品或诗史现象为研究对象,但仍有颇为鲜明的美学理论色彩,有普遍的文学史研究方法论意义。本卷更为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研究特色,即以中国哲学或美学的角度进行文学史的观照,并提出一些重要的问题。如在“诗与禅”的单元中,通过禅学与诗学的关系
    张晶哲学49.6万字
  • 会员
    美学界对古代中国美学问题的探讨集中在以文论、乐论、画论为主要内容的艺术审美,对古代中国生活审美这一审美形态的关注较为有限。本书对古代中国生活审美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古代中国生活审美的原理形态进行了深入研究,从秩序审美,德性审美,礼仪审美等几个角度对古代中国生活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古代中国生活审美的现代转化。
    张翠玲哲学16.5万字
  • 会员
    本卷收入了作者的两部学术专著:《禅与唐宋诗学》及《神思:艺术的精灵》。前者由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后者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出版,都有丰富的理论价值和独创性的学术观点。《禅与唐宋诗学》对唐宋时期盛行的佛教宗派禅宗的理论要义作了独特的理解与阐释,并对禅学观念深层地影响唐宋诗歌风貌的因素作了独到的剖析。《神思》一书则是以刘勰《文心雕龙》中的《神思》篇作为重点,将神思作为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
    张晶哲学31.3万字
  • 会员
    本卷收入作者多年来辽金元诗学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多有个案研究,如关于王庭筠、赵秉文、李纯甫、戴表元等;也有相当数量的论文是关于辽金元诗的整体特征、民族文化内涵、发展演进轨迹的探求。对于辽金元诗学,作者以民族文化心理作为其参照模型,揭示其内在的发展规律,确定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其中还有关于辽金元文学批评的相关论述。本卷还有画论研究的专题论文12篇,是从美学角度来探讨画论中的一些命题。另有多
    张晶哲学42万字
  • 会员
    本书作者旨在回归“美学”的原初涵义“感性学”,在美学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应对形而上学危机与新艺术形式对传统美学的挑战,重构当代新感性学。本书分为“理论”和“问题”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五种新美学流派——显现美学、气氛美学、自然美学、力的美学和装置美学,揭示出它们所提供的全新审美视域;第二部分进一步集中研究当代美学(感性学)核心问题,如审美在场性,不确定性,超出了视觉主导的旧感性而面向听觉、味觉的新
    杨震哲学15.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美学界对古代中国美学问题的探讨集中在以文论、乐论、画论为主要内容的艺术审美,对古代中国生活审美这一审美形态的关注较为有限。本书对古代中国生活审美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古代中国生活审美的原理形态进行了深入研究,从秩序审美,德性审美,礼仪审美等几个角度对古代中国生活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古代中国生活审美的现代转化。
    张翠玲美学16.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