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多面的中国古代史与清史
更新时间:2023-02-20 18:11:29 最新章节:乾隆之女嫁孔府及相关问题考辨
书籍简介
《多面的中国古代史与清史》约52万字,纳入《南开史学家论丛》第四辑,从多方面反映中国古代史、清史的面貌,多为学界较少关注或在见解上有分歧的内容,有宏观方面的阐述,也有某些具体问题的考察,力图接近历史的真相。本书共分“中国古代史”“清史”“清代满族史”三个专题,“清史”部分内容较多,又细分为“政治制度”“八旗制度”“财政制度”“疾病医疗与政治、伦理”四部分。第一专题“中国古代史”,阐述带有规律性的历史现象,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力图得出某些有意义的认识。文章论证古代国家与近现代国家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是其具有私属性,正是这种私属性及其变化,决定着王朝国家的国体、统治体制与其变化。第二专题“清史”,在清史特点的总体认识上,阐述清朝是中国古代王朝特点最多的朝代,这是由于清朝是满族入主中原而带入其民族因素、清朝作为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王朝而得以集往代制度之大成,并且又处在世界格局下受西方势力影响等特殊因素决定的,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四方面有诸多体现。清朝时期的中国落后于西方,并非满族因素导致。清朝当时的经济比明朝及以前有长足发展,只是速度没有西方迅速,因而拉大了差距。第三专题是“清代满族史”。清朝是满族为主体、满汉联合统治的王朝,揭示满族特别是对清朝政治有较大影响的与满族皇帝有关的制度与事件、满汉关系等问题,有助于深入认识清朝。
上架时间:2023-01-01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杜家骥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叙述了17-18世纪大批欧洲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深入到北京和中国的其他城市,与中国士大夫阶层密切接触,对中国文化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他们撰写了大量的书信、报告和著作,翻译中国文化典籍,向西方广泛地介绍中国文化。特别是他们对孔子儒家思想的介绍,给欧洲思想界很大的启发,成为正在发生的启蒙运动的一个重要思想资源。历史24.3万字
- 会员秦汉是古代中国自夏商周三代以来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时代。秦汉统一国家的建立,是中国统一王朝国家与汉民族形成的新起点,是一次由宗法分封制国家政体和以“诸夏”为标志的早期华夏民族,向统一的君主集权制国家和统一的汉民族转化的枢纽期,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然而,秦汉时期的国家构建与民族认同、社会整合的历程并不是直线式发展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曲折往复的过程。本书共收入论文18篇,对秦汉时期的国家建构、社会整合历史23.9万字
- 会员民初湖南辛酉旱荒灾重,尤以西路湘西为甚。主持赈务的湖南华洋筹赈会,偏据烟苗情事定等湘西灾县;湘西官绅为争取辛酉赈路资金出力尤多,而首修潭宝段又使待赈希望落空。西路遂于同感不公之中南两路一道,围绕勘灾定等标准、工赈宗旨与目标等赈务问题,路界争议不断的同时,持续质问干事会。湘西整体深度贫困实乃长期糜烂地方的兵匪毒等社会失范所致,非军阀割据时期的华洋会所能救治。唯有依靠“精准扶贫”战略的正确引领,国家对历史21.1万字
- 会员《唐将书帖》是万历援朝战争期间,一批明朝东征将士写给朝鲜宣祖时期(1568—1608)著名相臣柳成龙的书信。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从释读《唐将书帖》出发,考证相关作者及关联人物、事件等线索;中篇根据《唐将书帖》提供的线索探讨明朝的战略:从和谈、练兵、粮饷及善后三个角度切入;下篇立足吴惟忠、骆尚志、张应种、吴宗道等具体人物,考察南兵北将及其变迁的轨迹,以期大致勾勒这场战争的轮廓并呈现明清时代多视角历史44.4万字
- 会员华侨或来自中俄边境地区,或来自内地省份,或经陆路长途跋涉,或经水路一路艰辛,他们选取不同的赴俄线路,采取不同方式,历尽千辛万苦,来到地域遥远风霜寒冷之地,漂泊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广袤土地上。旅俄华侨与东南亚和欧美其他国家的华侨不同。在发展历程中,呈现出人数众多、处境艰难、经济活动大起大落、华文教育匮乏、社团组织薄弱等特点。由于一个半世纪以来中俄关系曲曲折折的发展变化,旅俄华侨也经历曲折的人生历程。历史21.6万字
- 会员本书主要围绕士人在南宋与江西这个时空坐标系下的历史梳理与分析,探讨了唐宋转型期视野下的宋代士人变化,对南宋江西士人社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历史考察,深入探讨了南宋江西士人社群的构建形式,构建过程,并重点分析了江西士人社群与南宋地方社会的互动关系。同时,本书通过梳理《宋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江西通志》以及宋代士人文集,江西各府志、县志、族谱等地方文献资料,对南宋江西士人群体网络关系作了全面深入的总结历史28.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