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西南联大历史通识课
更新时间:2022-11-15 18:44:33 最新章节:历史的教训
书籍简介
《西南联大历史通识课》一书按通览与专讲纵横史学。共两个部分:以联大必修课教授雷海宗的“中国通史”为主,再增设教授专题专讲。专讲共摘选五位西南联大教授的名篇,以点代面,还原历史的性情与温度。如此编排,既能有两位老师的篇章互文成趣,多层次启发读者,又能保持作者独立性和阶段的系统性。
品牌:紫图
上架时间:2022-11-01 00:00:00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紫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吴晗 雷海宗等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回顾近四十年来的中国历史学,社会史兴起于前十年,概念史凸显于后十年。社会史探究文本背后的情境,概念史聚焦于文本的语言与结构。本书四编十二章,第一编考察清统治下的满汉关系,第二编爬梳西方近代知识的传入与再生产,第三编以宗教为视角讨论内在于中国“近代”的自/他关系,第四编涉及历史认识的方法问题。作为诠释中国“近代”轮廓的实证研究专著,本书认为,社会史方法与概念史方法的交互使用,不失为摆脱形而上学纠缠的历史25.8万字
- 会员19世纪末的最后十年,晚清如何一步步走向失败?内部变革、外部战争、思想碰撞、外交压力……一部全球视角的晚清史。19世纪末的清帝国尝试通过自上而下的变革应对危机,却连续失败,并在世纪末导致一场国家参与动员的义和团运动。与此同时,东亚格局彻底转换,中国遭遇日、俄直接压迫,西方各国在清廷的不断失败和排外浪潮下重新审视对华关系。改革派或流亡海外,或图谋下一场新政,革命者则彻底来到历史舞台的中央。李礼以全球历史24.7万字
- 会员礼学,既是一个对象,也是一个视角;既是一个范围,也是一个领域。礼学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在礼学家的著述中,呈现出一种解说与论证的多样化学术形式和学术诉求。其与各种思想表达的连接,也有不同的呈现。这是在本书所作的个案考察和论述中所能够看到的。本书选取了魏晋南北朝以降至于宋明一些重要的礼学人物,以八章的规模,或集中或分别地加以考察和论述。首先是王肃、熊安生和皇侃的《礼记》学,以及唐代孔颖达对他们学说的引历史58.4万字
- 会员《(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是党中央在新时代决定启动的国家重大学术文化工程。2020年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纂修工程实施方案做出重要批示,要求高质量高标准开展纂修工程,打造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时代精品力作。2020年6月,纂修工程正式启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牵头组织实施,已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本书是《(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重要阶段性成果,在《(新编)中国通历史56.1万字
- 会员吉林省扶余市档案馆藏有清代伯都讷副都统衙门及伯都讷旗务承办处满、汉文档案。档案起止时间为清同治六年(1867)至宣统三年(1911),总量约为5000多卷,30000余件。其中,满文或满汉合璧档案约100件,其余为汉文档案。本《档案选编》所选档案,主要为满文或满汉合璧档,以及与其内容关联密切的少数汉文档,以伯都讷副都统衙门或伯都讷旗务承办处,与吉林将军衙门或吉林全省旗务处、以及及其辖下各机构间往来历史3412字
- 会员1906年2月22日,江西南昌知县江召棠应法国教士王安之之邀,到天主堂赴宴,其间咽喉为利刃所伤,从而引发了二月初三日民众焚教堂杀教士之事。该案是晚清最后一个重大教案,亦是清末受人瞩目的涉外公共事件之一。案件涉嫌“教士戗官”,真相扑朔迷离,在排外思潮与媚外论说两种力量的历史交会点,激发了中外舆论的轩然大波。本书考察和分析了各种相关叙述文本,从事实、认知与言说三个层面完成对这一历史事件深度和立体的诠释历史26.6万字
- 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每年召开一次青年学术研讨会,并将与会者提交的论文集结出版,自2000年至今连续出版,可谓近代史所青年学者成长的一个记录。本书系2015年卷,内容涉及整个中国近代史的研究领域,是近代史所研究所青年学者一段时间的研究成果展现。历史20.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辽、金、西夏时期,华夏大地从分裂走向统一。本书讲述契丹、女真、党项等民族的日常生活,结合历史文献、文物遗存和考古成果,生动再现这一时期各民族衣食住行的习俗、礼仪和文化;以小见大,展现社会变迁与民族融合的大趋势。中国史7.7万字
- 会员繁荣、开放的大唐,人们的日常生活究竟什么样?本书从衣、食、住、行四个基本面向,研究唐代不同身份、地域、族群的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礼仪,以及各人群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以翔实的材料、丰富的图片,带领读者深入历史,还原真实、有趣、充满细节的唐代生活。中国史14.8万字
- 会员《吕著中国通史》原系抗日战争期间上海成为“孤岛”时期,吕思勉先生为当时大学教学的需要撰写而成,1940年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了上册,下册直到四年后才出版。上册(上编)为“中国文化史”,作者仿照古代史书的典制体,从大文化角度论述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等十八个专题;下册(下编)为中国政治史,讲述近二十个朝代的兴衰更替。作者不仅对十八个文化专题和朝代兴衰史的主要面貌做了叙述,中国史37.5万字
- 会员吕思勉先生是民国史学大家,所撰写的历史读本广受读者青睐。《中国通史》原为吕思勉先生为复兴高级中学撰写的本国历史教科书,自出版以来畅行九十余年。这部通史分为绪论、上古史、中古史、近代史、现代史、结论共六编,概述了从上古时期至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历史。用白话文书写,行文舒畅,史事与史识兼备,是公认的通史佳作。此次再版重印,一方面据修正本增补了八章内容,将时间延伸到20世纪40年代,使第五编现代史部分中国史31万字
- 会员西南联大是七七事变后组建的一所战时高等学府,汇集了包括当时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等在内的国内顶级大学。在从组建到停办的短短八年多时间里,这所大学的师生与中国人民一起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岁月,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铸就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 会员西南联大是七七事变后组建的一所战时高等学府,汇集了包括当时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等在内的国内顶级大学。在从组建到停办的短短八年多时间里,这所大学的师生与中国人民一起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岁月,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铸就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