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第一卷)在线阅读
会员

资治通鉴(第一卷)

司马光编著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中国史6.3万字

更新时间:2021-05-24 14:26:22 最新章节:第25章 春申君被刺身亡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史记》为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春秋》为现存最早编年体史书),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往往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叙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斗争。
品牌:中版集团
上架时间:2014-12-01 00:00:00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版集团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司马光编著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在八年的卫国战争中,除了碟血疆场的烈士之外,中国的特工人员,也曾在敌后与日伪展开激烈较量。旅日历史学者萨苏,在日本生活十几年,深知这是一个细致到令人难以承受的民族。当这种细致与法西斯的残忍凶狠结合起来,可以想象将给中国的抗日军民带来怎样的伤害,也注定了我特工人员在敌后的行动何等艰难而危险。本书就是作者从日本史料,从“敌人的眼睛”里,发现和记述的中国抗日特工鲜为人知的史实,以生动的细节展现了抗战时期
    萨苏历史12.1万字
  • 会员
    本书原名“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是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为高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中国通史。在这部作品里,吕先生对中国自上古时代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政治、军事、社会与文化等作了全面、简明的叙述与梳理,文字平实,条理清晰,见解独到,即便在今天看来,也不失为一部上佳的中国通史读物。此次再版,对发现的字词、历史知识点等错讹一一予以订正,以期为读者朋友们提供一个比较完善的版本。
    吕思勉历史29万字
  • 会员
    《秦汉史》是吕思勉先生中国断代史系列的第二部著作,1947年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1983年经杨宽、吕翼仁诸先生校订,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作为“吕思勉史学论著”之一出版。本次出版的《秦汉史》,我们以开明书店的初版本为底本重新校对。为方便读者阅读,我们将原书直排繁体改为横排简体,将原书的双行夹注改为单行楷体夹注;其他除了比较明显的讹误和不规范用法有所改动外,均未改动。原书中的作者札录,是作者为研究所做的摘
    吕思勉历史60.7万字
  • 会员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南宋袁枢著。本书选取《资治通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每件史事详记其始末,并自拟标题,记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中的二百三十九件重要史事,另附六十六事,共三百零五件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先例。
    (宋)袁枢撰 杨寄林主编历史46.6万字
  • 会员
    《谢涛说大秦(贰)》以麻隧惨败为起点,以《左传》《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等正史作为基础,以通俗的笔法讲述了秦国从春秋末期秦国麻隧战败后隐忍沉寂到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这段历史。其中,有秦桓公被迫蛰伏的苦闷,有秦哀公复楚的一线微光,有商鞅变法成功的喜悦,有大败六国、一枝独秀的骄傲……
    昊天牧云历史13.1万字
  • 会员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南宋袁枢著。本书选取《资治通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每件史事详记其始末,并自拟标题,记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中的二百三十九件重要史事,另附六十六事,共三百零五件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先例。
    (宋)袁枢撰 杨寄林主编历史51.6万字
  • 会员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南宋袁枢著。本书选取《资治通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每件史事详记其始末,并自拟标题,记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中的二百三十九件重要史事,另附六十六事,共三百零五件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先例。
    (宋)袁枢撰 杨寄林主编历史47.5万字
  • 会员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南宋袁枢著。本书选取《资治通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每件史事详记其始末,并自拟标题,记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中的二百三十九件重要史事,另附六十六事,共三百零五件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先例。
    (宋)袁枢撰 杨寄林主编历史50万字
  • 会员
    本书继承了“纪传体”史书的传统,以人物为主体、以时间朝代为轴线,以简洁而生动的笔法叙述中国历史。透过本书,读者不仅能看到朝代更迭、历史兴亡,还能看到一个个鲜活的“人”:看到掌权者如何变成权力的奴隶,看到曾经血战沙场的英雄走向迟暮,看到才子佳人如何在时代动荡中寻找归宿……历史,本是由鲜活个体书写而成的,有血、有肉、有温度。本书旨在带领读者共同体察历史的温度与人类的命运,读懂中国历史。
    奇墨历史历史14.2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题为《经与史:康有为与章太炎》,为著名近代史学家汤志钧先生关于康有为、章太炎之研究论文的结集,收录了写作于不同时期的论文共六十九篇。根据不同的研究角度,分编为八组:第一组七篇文章探讨经今古文学的兴替发展,第二组九篇文章探讨清代经学学派的传承发展,第三组七篇文章考察章太炎、刘师培等人交往的诸多细节,第四组八篇文章以戊戌维新思想启蒙为主题,第五组十五篇文章考察康有为诸人在戊戌变法运动中的作用与地位
    汤志钧中国史58万字
  • 会员
    《徽学》是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综合性学术集刊,主要刊发海内外高水平徽学研究成果。本刊注重徽学研究的原创性成果,讲求学术性、理论性、前沿性,开设“文献与文书”“宗族与社会”“徽商与经济”“学术与文化”“理论与综述”“比较及其他”等专栏。本辑为第十辑,共收录了16篇文章,所收录文章多数为与徽学研究有关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项目以及安徽省重点科研项目的阶
    周晓光主编中国史19.6万字
  • 会员
    佛教的传播必然需要立足之地及具体的场所,于是佛寺就成为佛教在某地发展情况的重要标志物。浊漳河流域是佛寺较为集中的区域,这凸显了佛教在本地区的兴盛。故而,对该地区的佛教寺庙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梳理就显得势在必行。具体而言,本书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一、浊漳河流域佛寺的时空演变,本部分按汉魏六朝、隋唐、五代十国、宋、金、元、明、清、民国的时间顺序,排列佛寺的兴建情况。二、佛寺与国家的关系。本部分重点探讨
    朱文广中国史10.9万字
  • 会员
    《文化同根——闽台文缘》运用当代文化理论和闽台区域文化研究的成果,具体阐述闽台教育体系、文学艺术、宗教哲学、语言风俗、民间信仰以及史学等方面的亲缘关系,深入探讨闽台文化的传承、互动和文化认同的复杂关系。闽台两地风俗相通、习性相同,民间信仰相通,儒学教化一体,这些塑造了闽台常民相同或相近的“感觉结构”。
    刘小新中国史31.3万字
  • 会员
    全书收录约二百幅精选旧照片,生动展现郑宝鸿所收藏的香港,循着香港人走过的足迹,反覆严谨考证图像与文献,本书作者郑宝鸿以个人经历作引子,带领读者从民生居住、摊贩商贸、「红白」仪式与玩乐消遣、交通等方面细味旧日人情。地踎大牌档、大马路走地鸡、OL午餐专人送到、单车电车拍拖驶过……
    郑宝鸿中国史4.3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一部由多位历史大家撰写的名篇所组成的通俗性读物。本书上起先秦,下迄清末,以各个朝代为纲,以编统领全书。每一朝代的历史均由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史学大家来撰写。该书每一编都有一篇对这一时期历史的总体概述,同时又有数篇专门的文章对这一时期比较有特点的、较为重要的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较为详细的解读。从整体看,其内容涉及中国古代的所有朝代,可以把其当作一部通史来阅读。从细节看,组成每编的这些文章大都可独
    王国维 吕思勉等中国史25.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