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石泉革命老区发展史
更新时间:2021-12-31 13:53:27 最新章节:编后记
书籍简介
《石泉革命老区发展史》是石泉县老区建设促进会组织编写的一部全面介绍石泉革命老区发展历史与现状的专著,比较详细地反映了石泉革命老区的斗争历史,革命老区的来历、革命老区的申报、革命老区的划定以及石泉在老区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石泉老区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石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成就
品牌:陕西人民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6-01 00:00:00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吴龙晏主编
最新上架
- 会员位于嘉兴南缘的城南地区,从早期的江南乡村原野,蜕变为现代化新城区,成为嘉兴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从形态到格局,从功能到结构,城南的演进脉络清晰,呈现出多样性、完整性的特点。本书是由马学强教授领衔的中国城市史研究团队所编写,以“嘉兴城南”为主题,通过对城南区域的长时段、多视角考察,丰富且拓展了嘉兴城市史研究的内容。从整个长三角区域审视,可以为江南“城南现象”“城南发展类型”提供样本。就历史21.3万字
- 会员中英街不仅是中国百年近代历史的缩影,也是中国改革开放、香港回归祖国,以及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的历史见证。《中英街往事:特区中的“特区”》将带领读者回忆这段历史,这是为了居安思危,以史为鉴,铭记教训和面向未来。全书伴随读者走进这条250米长,三四米宽的小街。重温小街沧桑,体验客家风情,聆听渔歌唱晚,回忆“购物天堂”,感悟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的荣辱变迁和家国情怀的故事。历史10.6万字
- 会员1927—1937年的北平,是民国北京的“黄金时代”,名校集中,文人荟萃,作为文化都城充满迷人魅力。邓云乡成长生活于这个时期的北平,在回忆中重游这座宁静祥和的文化古城,还原了当时的文化氛围,如《清明上河图》一般立体勾勒古城文化生活史,引人无限追想。历史9.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老北京实用指南》由《清稗类钞》编者、掌故大家徐珂编纂,初版于民国九年(1920年),增订三版出版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该书内容分为十部分:一地理;二礼俗;三法规;四公共事业;五交通;六实业;七食宿游览;八古迹名胜;九杂录;十地名表。从目录便可以看出,这是一部反映20世纪初民国老北京面貌的百科全书。地方史志37万字
- 会员《成都传:熊猫家园诗歌殿堂》是“丝路百城传”系列丛书的重点作品之一。本书按照丛书的基本要求和编创体例,结合作者自己对成都历史文化和现代化追求的多年思考,把成都放在古今丝绸之路为纽带的人类文明、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个性鲜明的巴蜀文化以及与中外同级别城市相竞合的四个维度上,从自然地理、人文禀赋、城市基因、“天府”成因及魅力、独到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生活美学等方面,以人物故事、重大史实、重要遗迹与景观地方史志23.6万字
- 会员1948年发生在哈尔滨的“《文化报》事件”,不仅彻底扭转了萧军的人生轨迹,也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产生了非同小可的影响。本书从思想史角度入手,综合运用传播学、政治学、革命心理学等理论,通过对抗战胜利后东北地区文学批评语境的还原,以《文化报》的文本为基础,深度、完整、细致地探究了“《文化报》事件”的前因后果。“《文化报》事件”见证了东北新文化秩序建构的全过程,是后来全国性文化批判斗争的前奏。正是在这场文地方史志22.6万字
- 会员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多学科相交叉的方法,以黄河流域晋陕两省历史文化名村为研究对象,在对传统村落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古村镇保护、发展与减贫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古村镇保护的思路、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地方史志20.3万字
- 会员抗日战争时期,湖北中东部绝大部分地区被日军侵占,成为沦陷区。日伪在这一地区实行野蛮的殖民侵略和奴化统治。湖北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对日本的侵略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本书主要论述抗战时期日伪在湖北沦陷区的殖民统治情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对湖北沦陷区的形成过程及其区域变化情况进行了详细考证,明确了抗战时期湖北沦陷区的基本空间范围;第二,对日伪在湖北沦陷区的政治统治进行了研究,包括军事控制、伪地方史志25.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