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时代银行网点转型
更新时间:2020-11-06 10:36:24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书籍简介
比尔盖茨说“传统银行将成为21世纪的恐龙”;布莱特·金说“金融服务无处不在,就是不在银行网点”。全国有超过20万家银行网点,在移动互联的数字时代,这些网点未来还有必要存在吗?未来的网点会是怎样一种形态?未来的网点应该如何经营管理?《数字时代银行网点转型》从国内外先进银行的大量实践经验出发,结合数字时代客户需求的变化,提出未来银行网点的应对之策。作者指出,数字时代银行网点转型要从硬转型、软转型和数字化转型三方面着手,运用各种新兴金融科技手段和精细化管理手段提升银行网点的综合竞争力。银行各级管理人员、银行运营人员、研究银行的各类投资机构、针对银行提供各类产品和服务的机构和供应商、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都可以从这本书中得到启发。金融+科技+管理专家跨界打造,为银行网点转型提供洞见、框架、可行方法和行动指南。
品牌:中信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10-01 00:00:00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高钧 胡庆能等
最新上架
- 会员《互联网金融(第2版)》根据高等院校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的需要,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出发,对互联网金融从理论到应用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前瞻性。本书共分为11章,第1章为互联网金融概述;第2章和第3章分别介绍了电子支付和第三方支付;第4~7章分别介绍了网络小额贷款、电子商务贷款、互联网消费金融和互联网银行;第8~10章分别介绍了传统商业银行互联网化,互联网保险、互联网基金与互联网证管理34.2万字
- 会员2020年4月中国证监会与国家发改委发布推行基础设施REITs试点文件,2021年6月我国第一批9支基础设施REITs成功发行并在沪深股市上市交易。通过推动REITs试点,让资产证券化落地我国,可以有效扩大直接融资,减少刚性兑付,实现存量基础设施资产的新旧动能转换,有效增强新的投资能力,化解高负债风险,促进国内大循环,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增长。本书深入探讨了REITs实现政府公共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管理18.2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本书全面介绍了资本市场,先讲案例,再讲知识点,从案例中透视资本的规律和道理。主要讲述股票市场、信贷市场、信托计划融资、资产证券化等。同时,对于私募股权、境内上市、境外上市、上市公司再融资、并购重组、市值管理以及退市(即私有化)进行讲述。在结构上,本书内容的安排顺序是先易后难,层层递进,先境内后境外,遵循上市前—上市—再融资—市值管理—退市的逻辑。并特别专章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内容,回应了新形势的要求金融/投资24.2万字
- 会员R既是统计、挖掘、计算、分析、制图等方面的工具,也是一个强大的开发与应用平台。几乎任何与数据相关的难题,大多可以借助R语言来解决。而金融领域正是与数据密切相关的行业,可以通过R实现量化金融分析与建模。本书系统地介绍了R的包与编程方法,并通过丰富的金融案例展示了R在金融分析和金融建模方面的应用。本书分为5篇,共30章,从R语言基础、金融模型及基础知识、数据及相关操作、R在金融建模中的应用和R技能几个金融/投资11.8万字
- 会员本书落脚在私人财富管理工具,作者根据其多年在私人财富行业的实操经验,向读者讲解如何去理解、运用各种私人财富管理工具。本书分七篇共50讲,前五篇为私人财富管理工具的基础知识,共45讲,其中,第一篇为人身保险(17讲)、第二篇为家族信托(17讲)、第三篇为保险金信托(2讲)、第四篇为家族慈善(4讲)、第五篇为协议和遗嘱(5讲);第六篇为私人财富管理工具在财富安全与财富传承中的综合运用,共5讲,主要分析金融/投资10.8万字
- 会员本书综合了大量国内外的最新资料和作者的开发成果,系统地介绍了网络金融系统的设计和构建。全书从结构上分为4篇:第1篇为总论,介绍网络金融的概念和主要内容,并做了市场分析;第2篇为讨论网络金融的硬件系统和软件设计问题;第3篇介绍互联网数据挖掘技术;第4篇实现了若干实际网络金融信息系统。本书的读者可以是对金融应用感兴趣的计算机专业人士,也可以是对计算机和互联网感兴趣的金融专业人士,还可供金融和计算机领域金融/投资25.7万字
- 会员与所有企业相同,华为在成长过程中也曾经历过多次战略的迷茫与经营的危机,每一次都是对企业生死存亡的考验;然而与大多数企业不同的是,华为在危机到来的关键时刻,总能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并将其有效地落地执行,也因此在创立之后的32年中,营业收入从0增长到1000亿美元。本书作者总结自己17年的华为战略部门工作经验,以华为的三次重大转型为主线,深入介绍了华为的产品策略如何从“以研发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金融/投资14.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