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今昔(增订本)在线阅读
会员

易学今昔(增订本)

余敦康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哲学中国哲学22.2万字

更新时间:2019-12-27 18:22:30 最新章节:(三)《周易》的基本知识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是著名哲学家、易学大家余敦康先生关于易学的历史文化与易学的现代价值的入门性读物。《周易》的思想精髓与价值理想,《周易》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功能,《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周易》与中国政治文化、伦理思想的关系,这些易学中的根本性问题唯有在本书作者这样的大家处理起来才举重若轻。书中关于易学对于今天每一个现代人的生活智慧、易学的管理思想的精到讨论,也使易学本身的日用性得以道破;书中对易学史的脉络以及现代中国哲学家对易道的探索的梳理,则凸显了历史的厚重与延续。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6-06-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余敦康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沿循由哲学理路到文学意涵的写作思路,剖析夯筑在罗蒂新实用主义哲学观和科学观底基之上的文学思想。本书将罗蒂的文学思想溯源至分析哲学、欧陆哲学、实用主义哲学及浪漫主义传统,将罗蒂颠覆形而上学、重塑科学文化的哲学改造视为他文学观的理论底色,将他对哲学文化、科学文化的批评视为助推文学文化兴起的路径。罗蒂推崇文学所激发的多元化、对话、想象力、偶然性,他晕染文学的边界,搁置文学的本质问题,以“真理即有用”
    马莉哲学17.8万字
  • 会员
    中国思想史是中国古老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要的思想创新的重要精神养料。本书收录了国内多所大学中多位著名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主要探讨侯外庐思想研究、先秦思想研究、秦汉思想研究、宋明理学研究、宗教思想研究等问题。本书的出版以期为中国思想史学科发展提供窗口和基地,供专业研究者交流参考。
    谢阳举主编哲学25.4万字
  • 会员
    公孙龙是战国后期著名的逻辑学家和辩士,其著作《公孙龙子》是先秦名辩学派至今尚存的唯一完整文献。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立足于《公孙龙子》六篇文本,进行详细校注、今译、英译和注疏,重新整理和编排顺序,并运用文史互证等方法,探求公孙龙思想发展的轨迹,以重建公孙龙的思想体系。下编将公孙龙的思想分为逻辑学、语言学和一般哲学,分别结合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欧陆语言分析哲学和西方形而上学思想,进行了多学科的分析和对
    王宏印哲学31.1万字
  • 会员
    钱玄同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推行新文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讨论钱玄同如何利用中国传统学问中的经学、小学资源来建设“五四”思想革命、文学革命、汉字革命,整体性地展示钱玄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独立、独特的历史作用,并呈现新文学、新文化变革中的传统内援力量。
    王小惠哲学25.4万字
  • 会员
    本书采用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了道家“忘我”命题,以探索道家心性修炼对人们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全书厘清了“忘我”的含义、特征、修习方式,并对忘我体道与身心疗愈的逻辑关系、忘我的结构及其测量、忘我状态的生理特征、忘我修习对自我意识的影响、忘我修习对认知的影响、忘我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本书除了使用传统的方法与工具之外,还引入了实验法、内省法、脑电技术等,积极推进了道家心理学的发
    毛华配哲学11.5万字
  • 会员
    本书选取了文人生活中的十种物,讲述了文人如何在诗文、绘画以及日常之用中,逐渐荡涤掉物身上沾染的权位和时俗之“浊气”,还物以一个清泠澄澈的本真面目。
    李溪哲学26.8万字
  • 会员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是“民本”。民本与民主是什么关系?这一直是近现代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海外学者围绕此问题也发表了大量成果。本书收录了海外学者关于民本与民主的代表性成果,反映了海外学者的主要观点。书中附有大量参考文献和论文信息,一册在手,基本可以了解海外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状况,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可供研究中国哲学、政治哲学的读者学习、参考。
    李晨阳 梁涛主编哲学24.3万字
  • 会员
    《商君书》始称《商君》,又名《商子》,是一部先秦时期的政治论文合编。书中记载的商鞅之学,不仅为秦国开启了百年帝业,更一举奠定了秦之后两千年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形态。本书着重于在春秋战国的时代背景下,全面呈现商鞅其人其学的思想轨迹、政治理念和制度设计等。解读国学典籍奥义、寻绎传统文化脉络,为当代的国家治理提供可靠的历史借鉴,为大专院校的教学、科研给予资料参考,为普通读者打开一扇了解法家思想的大门。
    徐莹哲学18.8万字
  • 会员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既要立足现代政治发展理念,也要发挥古代治理经验与智慧的滋养功能。中国古代治理的典型特征是德治主义,优秀思想家和政治家都对治理的道德层面给予深切关注。现代治理也必须符合道德意义上的正当,检视与反思古代治理的道德基础,可为新时代国家治理提供借鉴。本书以朱熹政治哲学为核心讨论对象,阐释中国古代治理的伦理道德基础,梳理古代政治道德的价值及其当下意义,搭建德治传统与现代善治间的
    李锋哲学14.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