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桃花源:苏东坡与陶渊明的灵魂对话在线阅读
会员

一念桃花源:苏东坡与陶渊明的灵魂对话

(美)比尔·波特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化文化研究5.5万字

更新时间:2018-07-02 09:29:12 最新章节:第12章 译者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以其对于中国文化的追寻而闻名。他的代表作《空谷幽兰》,就是深入名山寻访中国当今隐士的作品。而在《一念桃花源》中,他则试图追寻中国人心中千百年以来的理想世界——桃花源。在书中,波特踏着陶渊明与苏东坡的足迹,经扬州一路向南至惠州、雷州,直到天涯海角的儋州、琼州,再回溯到陶渊明的故里庐山。陶渊明、苏东坡、王安石等人遗留至今的遗迹、当时当地的处境、心态以及随之而生的诗歌、理想,在波特优美流畅、明白如话的文字中自然浮现,还有手绘的路线图、地图和实地拍摄的照片,一起把我们带入古代文人的世界。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古人的遭遇与恬淡自然的心态,返照自身,安放我们当下的心灵。就在我们身处的滚滚红尘之中,在我们心中,找到自己所属的世外桃源。
品牌:中信出版社
译者:李昕
上架时间:2018-04-01 00:00:00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美)比尔·波特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主要从概念辨识、解构他者、文学地理对话、原始思维、宗教内蕴、变态心理、生命倾诉、文学资源等方面,展开莫言和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叙述风格的文学表征和生命生成意义研究,这是一本对中国作家莫言和马尔克斯创作心理进行的比较研究。
    王保中文化32.8万字
  • 会员
    瞿秋白短暂的一生为中国文化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做出了突出贡献,留下了宝贵的文化思想遗产。本书追寻阐释了瞿秋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进路,即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所依循的传播、选择、融合、创新路径;恢复呈现了瞿秋白心目中无产阶级新文化的系统结构内涵,即从瞿秋白文化观衍生出的文化体系所涉及的表达符号、活动实践、价值意义各个层面的新文化建设方案;探讨评析了瞿秋白文化思想的特点、贡献、不
    张丽文化21.4万字
  • 会员
    《亚洲研究》呈现亚洲文明的特色与贡献。亚洲大陆是世界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东亚、南亚和西亚构成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三大原生文明板块。亚洲长时间作为世界文明的核心区域,诞生于东方的宗教文明、农业文明、科技文明都深刻地影响了西方世界。本辑为第一辑,设有特稿、东南亚研究、华侨华人研究、中东研究、学界名家、学术信息、研究综述与书评七个栏目。
    张倩红主编文化16.1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对2011年至2015年鲁迅研究的系统述评,是《2001—2010:鲁迅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的姐妹篇。在充分占有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描述出每一年度的鲁迅研究的实际状况,并做出准确到位的评价。本书主要由五章组成。即:2011年鲁迅研究述评,2012年鲁迅研究述评,一直到2015年鲁迅研究述评。在每一年度鲁迅研究述评中,又具体设置以下小节:鲁迅作品研究、鲁迅思想研究、鲁迅
    崔云伟文化23.3万字
  • 会员
    本书从鲁迅所置身的民俗文化场域入手,以辩证的视角对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予以认真、系统地考察。着重从鬼文化意象、宗谱文化意象和水文化意象探讨鲁迅怎样借助民俗文化意象实现对个人感情和文化思想的表达;同时通过对鲁迅作品中与女性相关的民俗事象描写的梳理,探讨其文化批判、女性塑造和民俗文化三者之间的秘密贯通和彼此照应;其次通过对鲁迅笔下文化英雄形象中积极民俗文化因子的挖掘,揭示鲁迅文学世界中诗意的想
    闫宁文化18.3万字
  • 会员
    本书作者深入湘黔桂界邻侗苗等族群聚居的田野,从共时性与历时性的视角,综合考察了飞山公杨再思从“杨氏祖先”演变为“土著”神明,并跨越地域、族群等界限成为一位重要的区域性神明的历史过程及当下民众多元化的信仰实践。自宋至清历代中央王朝都曾致力推行的神明“标准化”“正统化”,只是该区域社会中信仰演变的一种可能趋向,而不同时期特定区域社会空间中,人们基于客观条件与主观需要展开的飞山公信仰实践,则再现了这一信
    罗兆均文化21.4万字
  • 会员
    娜塔莉·泽蒙·戴维斯(NatalieZemonDavis,1928—)是美国当代声名卓著的思想史家、历史学家。她曾任普林斯顿大学“亨利·查尔斯·李历史讲座”教授,美国历史学会主席。戴维斯注意把人类学、心理学、人种志学和文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运用于历史研究中,并在历史书写上采取叙述史学的写作策略,成为跨学科的典范。本书通过梳理和解读戴维斯各个时期的主要学术成果,分析她在妇女史、影视史和新文化史领域
    梁艳春文化15万字
  • 会员
    新移民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已然成为一股声势赫赫、不可小觑的文学潮流,其中,新移民女作家的创作更是引人注目。她们的创作充分显示了杂糅性、边缘性、异质性等特征,从整体上展现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现代性面貌。本书在文化伦理视域下对新移民女作家的小说创作进行了整体研究,从存在伦理、情爱伦理、家族伦理、革命伦理、技术伦理、教育伦理以及宗教伦理等角度,比较全面而深入地研究了新移民女作家的小说创作,希冀为海外华文文学
    刘红英文化16.8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一部透视白鹿原的文化价值与意义的著作。全书共分八章:第一章文化寻根与价值重建,主要探讨陈忠实与文学寻根;中国文化中的两条根——学为好人与创世事。第二章中国乡土社会的肉身崇拜与阉割。主要探套中国乡土社会的肉身崇拜;羞涩、遮蔽与阉割。第三章共在中的自我与他人。主要探讨存在就是我和他人共在,共在中的成德者——鹿性“好人”;共在中的狼性“恶人”。第四章为历史而烦。主要探讨乡土人生为“历史”而生;乡土
    段建军文化17.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