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精装珍藏版)在线阅读
会员

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精装珍藏版)

季羡林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化文化研究11.6万字

更新时间:2016-02-23 10:19:06 最新章节:第28章 注释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季羡林自言,到了耄耋之年,忽发少年狂,一系列引人关注的怪论、奇思问世。在这些怪论奇思中,影响大的莫过于本书阐述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作者主张文化起源多元论、文化交流论,认为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方式可以弥补西方文化的分析思维方式。
品牌:磨铁数盟
上架时间:2016-01-01 00:00:00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磨铁数盟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季羡林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以钱锺书先生1939年冬至1941年夏在蓝田的生活经历与交往为经线,以他写于蓝田的诗文为纬线,经纬交织,充分挖掘和揭示出他的思想感情,表现其性格的变化,力求较全面地展示出在抗战时期、在国立师范学院这一环境中的“这个”钱锺书来,以及他在这一时期的文学和学术成就。
    吴勇前文化15.5万字
  • 《于胥斯原:乡族、风水与地方记忆》本书继承了中国社会经济史学“傅衣凌学派”的理论和方法,以民俗乡例证史,以实物碑刻证史,以民间文献证史,并结合生活史、宗教史、家族史与思想史,尝试进行科际整合之史学范式的写作。作者立足于“大历史”和“区域史”的双重视野,将风水知识—实践视为南方乡土社会的文化系统和民众的生活方式,借此“再现”一般性的风水知识、观念和信仰在长时段的社会结构变迁中所塑造的文化图像和生活场
    陈进国文化68.1万字
  • 会员
    “古灵宝经”是指敦煌本陆修静《灵宝经目》所著录的一批早期道教灵宝经典,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道教研究最为集中的领域之一。本书对古灵宝经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更加专门也富有创见的研究,深入探讨了古灵宝经的分类法和研究方法问题,并对如何进行该领域的学术创新和学术批评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王承文文化36.6万字
  • 本书探讨的主题是地质学对人类思想的重大贡献——“深时”的发现及其理论渊源。地球历史是一段古老、浩瀚而我们只能通过隐喻来理解的历史。本书围绕“时间之箭”(叙事历史,方向性和独特性)和“时间之环”(内在规律,周期和重复)的二分法,结合图像学的阐释,重新审视和解读了“深时”思想在西方地质学领域三位先驱及其经典著作——托马斯·伯内特的《地球的神圣理论》、詹姆斯·赫顿的《地球理论》和查尔斯·莱尔的《地质学原
    (美)斯蒂芬·杰·古尔德文化11.8万字
  • 会员
    《灞桥折柳:中国古代行旅生活》是一本介绍中国古代行旅生活的历史与文化的书籍。作者通过对大量古代文献、诗歌、史书的细致分析,全面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在行旅中的各个方面,包括行前的心理准备、行装与旅费的筹备、送别时的礼俗、行旅的方式、旅途中的食宿问题、行程与速度的安排、行李与行具的准备、行旅安全以及行旅者的精神世界等。书中不仅关注了行旅的物理层面,如交通方式、住宿和饮食,还深入挖掘了行旅的文化和心理层面,
    王子今文化8.5万字
  • 会员
    《人人都读得懂的〈易经〉》是一部通俗、系统诠释中国易经文化的著作,继承传播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易经》通俗化、大众化普及的优秀作品。刘祺庸认为,易经主要强调两个字:“道”和“德”。学习《易经》,要尊道崇德。“道”是规律,“德”就是按规律办事,并养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基本要求是,思考问题动机纯正,行事态度端正,品性行为符合规律或原则,不主观妄断,随顺自然,戒慎恐惧。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就是加强道德
    刘祺庸文化12.1万字
  • 会员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其制度具有鲜明的蒙汉二元特征。蒙古草原礼俗与传承千年的中原礼制剧烈碰撞,在元代国家祭祀中得以呈现。本书以蒙汉二元文化互动为主线,兼顾多元文化,注重多语言文献的发掘利用和文本批判,重建元朝祭祀礼制体系,全书十九章,厘为祭天、祭祖、国俗旧礼、岳镇海渎、天下通祀五篇,立体展现元代国家祭祀的形成与发展,重估元朝的礼制史地位,探索大一统背景下元代政治文化的传承
    马晓林文化39.2万字
  • 会员
    本书聚焦于种种古代世界的神奇造物与技术——有神话里的,也有现实中的。作者阿德里安娜·梅厄透过2500多年前的希腊神话,析出了“生命技艺”(通过工艺创造生命)的概念,而后以此为线索,沿着“神话叙事的庞大河网及其所有支流”探寻摸索,足迹遍布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古埃及乃至古代中国。在这些收集而来的精彩故事中,人造生命、自动机器、模拟生命、人工智能和人类增强技术等现代概念屡屡出现,仿佛是穿越回古代世界
    (美)阿德里安娜·梅厄文化16.8万字
  • 会员
    本书共分为四辑十二章,在超越古今中西藩篱的“大钱学”及家族学术史背景下,介绍、评述钱锺书父子对新文学的态度,钱锺书小说的海外影响,杨绛的小说观、小说艺术,钱锺书对苏东坡赋、陆游诗的英译本的评论,以及钱锺书对章学诚、袁枚等治学精神的传承及其对《史记》笔法、《周易》名理的诠释等。
    龚刚文化13.7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结合影响翻译的意识形态、赞助人和诗学因素,梳理杨宪益一生的翻译实践活动,对其翻译实践进行历史分期,分析其基于传播中华文化宏伟目的所采取的翻译策略,重点分析其汉译外实践过程及译品传播,以全面展现杨氏夫妇翻译实践所产生的巨大社会影响,描画他们作为“民族文化英雄”的成长历程。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背景下,对“译出”翻译家的研究及翻译思想的归纳,能够有效地探索中国文学、文化海外传播之路,具有典型意义。
    辛红娟 马孝幸 吴迪龙文化研究24.3万字
  • 会员
    法国汉学家劳格文教授连续四十年调查研究我国农村社会,以地处福建、江西和广东的客家聚居区为个案,与中国地方合作者共同努力,开展中国传统地方社会文化调查。这场调查经历中国改革开放、农村城镇化、中国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的巨大变迁与全球化的外来冲击,劳格文教授等抢救了客家地方文化资料,取得了一套中外对话的重要成果。四十年,一万四千六百天,劳格文常年深入我国闽、粤、赣农村,从理论上坚持非西方中心的中国文化研
    (法)劳格文 谭伟伦主编文化研究21万字
  • 会员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刊,1999年创刊,2011年改为年刊。主编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徐世虹教授。本刊主要以中国古代法律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收录海内外学界相关主题的原创性学术论文、书评与研究综述等,是中国学术界唯一以中国古代法律文献为研究对象的学术刊物。因其关注角度独特、密切追踪学术前沿、努力展示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最新成果,所刊文章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文化研究43.4万字
  • 会员
    本书以丰富的对话文献资料为研究基础,以对话人物的思想发展脉络为线索,从当代文明对话的主题及其现代意义、宗教对话理念及其佛学理论根基、文化对话范式及其研究价值等方面探究池田大作思想,为我国的池田大作思想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考向度。本书围绕“池田对话”问题展开的理论分析,或可为我国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对话、宗教对话理论,深化“宗教中国化”研究提供些许借鉴。
    陶金文化研究20.4万字
  • 会员
    本书以要件研究的方法对唐代家族与文学的关系进行结构性研究,发掘二者发生关系的内在动因,进而揭示唐代家族文学发展演进的某些基本特征。本书突破了“家族+文学”的机械研究模式,从唐代家族门第建设的实际状况出发,对家族与文学的关系先进行进行解构研究,探讨姓氏、郡望、家法、佳子弟、婚姻等构成家族门第的基本要件与文学发生关系的维度,及其对文学的影响。然后在解构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归纳,总结出唐代家族文学发
    梁尔涛文化研究25.3万字
  • 会员
    傅义春编著的《汉字与传统文化》旨在通过系统介绍汉字的起源、形体演变以及孳乳衍生方法等的基础上,紧紧依托汉字阐释其所蕴含的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主要包括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居寝文化、行旅文化、祭祀文化、丧葬文化以及婚姻文化等诸方面。该教材注重将文字学、文化学理论与汉字形音义的分析相结合,既充分揭示出汉字作为文化载体的独特功用,又为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路径和启示,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傅义春文化研究15.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