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本书是杨碧石等编著的《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年)和《电子技术基础(模电部分)》(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年)两本教材的配套学习指导书,章节的安排与上述两本教材同步,也可以单独作为“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指导书。全书分为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电子技术基础(模电部分)和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三个部分,共28章。前两部分每章内容都包括基本要求、重点及难点、基本概念的分析、思
    电子通信12.3万字
    3.8万人气
  • 会员
    本书采用了大量的电路图,用简洁的语言讲述“丰富多彩”的知识点,给读者一种崭新的视觉冲击,使读者在轻松和快乐之中阅读,学习知识,快速成长,为日后的专业知识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全书共分5章,主要内容包括: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和分压电路精解,RCL电路精解,三极管、场效管和电子管直流偏置电路精解,三极管常用放大器电路精解,以及图解电源电路精解。
    电子通信8.7万字
    3.8万人气
  • 会员
    目前,我国的移动通信网络正处在4G商用建设阶段,4G/3G均采用了后向兼容技术,而且在很长时间内2G/3G/4G将共存。移动通信系统的区别主要在于其采用的无线接口不同,因此采用的相关技术在各系统中也会有所区别。基于这一考虑,本书编写以各运营商开通的系统为单元,充分体现系统的发展、演进过程,及各类技术在系统中应用的区别,主要介绍2G、3G、4G各移动通信系统发展中无线接口技术的发展和演进,及其他为保
    电子通信29万字
    3.8万人气
  • 会员
    本书对Zabbix监控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讲解,包括监控系统规划、安装包定制、架构高可用、性能调优、指标数据采集、自动化处理功能、触发器使用与原理、告警配置、ZabbixAPI、数据可视化、网络拓扑自动发现、内部实现原理以及部分源码分析等内容,让读者真正通过一本书,就能够完全掌握Zabbix监控系统的核心技术。本书内容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部分,从入门的安装与
    电子通信14.5万字
    3.8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以香农信息论为基础,系统地介绍了通信系统中两大编码理论。重点阐述了香农信息论的基本理论、信源压缩编码及信道编码的原理与具体方法,力图将信息理论及编码理论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全书共分7章,其中包括:信息的概念与测度,离散信源、离散信道,信源压缩编码基础,信道编码基本理论,线性分组码和常用纠错码及其应用。本书文字通俗,概念清晰,重点突出,在内容上既有必要的数学分析,又强调物理概念的理解及直观图示。
    电子通信14万字
    3.8万人气
  • 会员
    本书的主要内容有:电路图的识读;电动机工况转换控制电路;电动机降压启动电路;电动机电力制动电路;电动机常用保护电路;施工机械电路;电源自动控制电路;水位、温度自动控制电路;电动机的接线技巧;巧用变压器的接线;经验接线技巧;一般照明电路;广告彩灯电路;农用生产实用电路;自制简易小电器;家用电器控制小改造;电子电器控制电路;供电电源控制电路;单相电度表的接线;三相电度表的接线;电流、电压表的接线等。
    电子通信10.8万字
    3.8万人气
  • 会员
    本书定位为高等院校信息类专业高年级本科学生和研究生教材,兼具专著的一些特征。本书的特色是:不是单纯地讲授雷达原理或雷达基本理论,而是根据现代雷达系统的特点,站在雷达系统及其同目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信号获取与信息处理两者的角度,阐述雷达系统及其信息处理中的相关问题。
    电子通信16万字
    3.8万人气
  • 会员
    本书共分为4篇包括17章,主要内容有:初识Android系统、第一个Android程序、Android常见界面布局、Android数据存储、Android中多媒体开发、Android网络编程、Android多线程介绍、Android图形图像的应用、Android特色应用、GPS在Android中的应用、乐分享等非常基础且重要的知识。
    电子通信9.7万字
    3.7万人气
  • 会员
    《电子电路设计与应用手册》详细介绍了各种经典和先进新型的放大器、滤波器、波形发生器、直流开关电源、LED驱动、脉冲调制器的设计方法与应用电路,还介绍了各种报警器、循环彩灯、照明灯、靓声发生器等实用电路以及多种触摸、双稳开关。书中所涉及的内容广泛,1000余个电路大部分都做了详细介绍,绝大部分电路都给出了相关参数。是专业人士不可多得的案头必备手册。
    电子通信41.7万字
    3.7万人气
  • 会员
    作者通过分享自身经验,为读者提供一本以工程实践为主的集成电路测试参考书。本书分为五篇共10章节来介绍实际芯片验证及量产中半导体集成电路测试的概念和知识。第1篇由第1章和第2章组成,从测试流程和测试相关设备开始,力图使读者对于集成电路测试有一个整体的概念。第二篇由第3~5章组成,主要讲解半导体集成电路的自动测试原理。第三篇开始进入工程实践部分,本篇由第6章的集成运算放大器芯片和第7章的电源管理芯片测
    电子通信8.7万字
    3.7万人气
  • 会员
    本书系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书共6章,以硅集成电路为中心,重点介绍半导体集成器件物理基础、集成电路制造基本工艺及其发展、集成电路设计和微电子系统设计、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本书适用于非微电子专业的电子信息科学类和电气信息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线路和系统集成化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特别是对于将要从事集成化工作的非微电子专业毕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本书更是一本合适
    电子通信20.5万字
    3.7万人气
  • 会员
    液晶电视机的主板十分精密,元器件几乎全部是精小的贴片式元件。本书主要介绍液晶电视机故障时如何进行元件级维修,如何认识贴片式元件,如何正确代换贴片式元件,并通过长虹、TCL王牌、海信、飞利浦等一些实物机型讲述具体的元件级维修技巧,可帮助广大维修人员提高维修技术水平。
    电子通信9.9万字
    3.7万人气
  • 会员
    本书在介绍移动通信领域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基本系统的基础上,对蜂窝移动通信领域的一些最新进展,包括认知无线电技术、协作技术以及异构网络等也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介绍,从而使得读者在掌握基本知识和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基本体系结构的基础上,能够更加深入而透彻地了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及相关的关键技术。
    电子通信26.8万字
    3.7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打破了以机型、品牌归类的编写模式,除特殊情况外,每一种线路形式的电源只讲解一个,从而使本书的实用价值更高。全书内容包括电源基础知识、分立件开关电源、集成电路自激开关电源电路分析及故障检修、集成电路他激开关电源电路分析与故障检修、PFC功率因数补偿型开关电源电路分析及故障检修、DC—DC变换器电源电路分析及故障检修。
    电子通信18.6万字
    3.7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介绍高速数字电路设计基础知识、设计要求与方法。全书共分10章,着重介绍了在高速数字电路中电阻元件、电容元件、电感元件、铁氧体元件的特性与应用,高速数字电路的PDN设计,高速数字电路的去耦电路设计,FPGA的PDN设计,高速数字电路的信号完整性,高速数字电路的EMI抑制,高速信令标准的规范要求、特性与应用等内容。本书内容丰富,叙述详尽清晰,图文并茂,通过大量的设计实例说明高速数字电路设计中的一些
    电子通信17.8万字
    3.7万人气
  • 会员
    本书包括模拟和数字电子线路两部分,模拟部分包括晶体管和场效应管、基本放大电路、负反馈、低频功放、集成运放、正弦波振荡器、直流稳压电源、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电路、高频功放,调幅与检波、混倍频、调频与鉴频;数字部分包括数字电路基础、组合逻辑、集成触发器、时序逻辑、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书中介绍了一些新器件、新知识,各章配有应用实例和实践技能训练。
    电子通信15.7万字
    3.7万人气
  • 会员
    本课题包括电工基础和电子技术基础两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内容的对口升学复习指导,电工基础部分有电路的基本概念、直流电阻电路、电容、磁场及电磁感应、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变压器和交流电动机、非正弦交流电路、瞬态过程等主要内容;电子技术基础有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晶闸管、负反馈放大电路、低频功率放大器、直流稳压电源、正弦波振荡器、数字电路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
    电子通信13.9万字
    3.7万人气
  • 会员
    本书分3篇共17章,其中第1篇为Android开发的基础上手指南,主要包括开发环境的大剑与重要知识点的学习,并且逐步深入的讲解了Android开发中常用到的控件与技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将Android的开发要点逐步剖析。第2篇主要为案例实战的部分内容,通过详细剖析三个项目实战来完成应用设计思路与完成方法上的学习。第3篇为部分经典开发技巧的熟悉与掌握,主要收集了精华实例并且进行简要的讲解。
    电子通信32.9万字
    3.7万人气
  • 会员
    本书在介绍S7200系列PLC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应用实例,详细讲述了识读PLC的控制电路、变频器MM440、变频器应用控制电路、PLC与变频器联机控制电路的方法和技巧,实用性强,覆盖面广,通过识图示例的引导,读者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读懂更多控制电路图的目的。
    电子通信5万字
    3.7万人气
  • 会员
    本书面向以“人—机—物—灵”融合为特征的6G愿景,对6G无线传输技术进行前瞻性总结与预测。首先,概述6G的应用场景与技术指标,对无线传输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然后,面向低时延高可靠需求,探讨了先进信道编码技术的基本原理;面向大容量接入需求,探讨了6G中的非正交多址技术、巨址接入技术、新型多载波技术以及波形信号设计;针对高频谱效率传输需求,阐述了大规模MIMO、智能表面等新型技术。进一步,从6G系统整
    电子通信14.7万字
    3.7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