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封神演义》故事的构架和枝叶,可以追溯到《尚书》、《吕氏春秋》、《史记》和《帝王世纪》等秦汉古籍。如《尚书》中《武成》篇有一句:“维尔有神,尚克相予,以济兆民,无作神羞。”说周武王求助于鬼神讨伐殷纣。这已经是一种神话传说。《孟子》有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专家们且认为《武成》篇经东晋人改窜。又如《逸周书》之《克殷篇》说周武王攻四方,凡憝国九十有九国,馘魔亿有十万
    集部58.8万字
    7.8万人气
  • 会员
    《四书五经入门》是儒家思想文化的重要核心载体,是中华民族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经典中蕴含了华夏先哲的智慧,记述了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本书内容涉及历史、哲学、文学等诸多方面。四书五经自南宋定名后一直延续至今,影响极为深远。阅读本书,既可修身养性,又可增智广识,还可立德励志。本书在参考多个版本的基础上,对四书五经进行精编精选,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读者扫除了字、词、句等阅读障碍。原汁原味的再现了当时
    经部13.3万字
    7.8万人气
  • 会员
    华夏国学书院主编的《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遴选的唐诗囊括自初唐伊始至唐代末年近百位诗人的三百余首作品,其中不乏各时期为人耳熟能详的名篇,亦有此前为其他选本所忽略的佳作。解读语言晓畅明白,深入浅出,兼顾文学性和权威性,是一部普及性强的唐诗选本。在选编时,本书除了考虑唐诗自身的影响力与地位外,还参考了中学教材中的唐诗选用情况。因此本书的赏析注重配合中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要,注释详尽,诠释到位,
    国学普及读物35.3万字
    7.8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为“家藏御书房”系列图书,堪称最透彻、最实用、最好读的国学典藏,是首部融汇古今名家批注、传承千年文化精华的国学经典。中国古代有“四书五经”,几与基督教有圣经、伊教有古兰经相似。被用为封建科举中选拔人才的命题书和教科书。如果说今日学子不知“四书五经”为何物,恐怕会是件难堪的事。我们只要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得提到“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更是中
    国学普及读物33.6万字
    7.7万人气
  • 会员
    《园冶》是中国造园艺术的传世经典,也是世界首部造园学专著,被日本宫廷评价为“开天工之作”,被欧美国家奉为“生态文明圣典”。它不仅展现了中国造园艺术的高度,也为现代别墅的建造与私人家居装修提供了可模仿的范本。
    史类13.8万字
    7.7万人气
  • 会员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大师王阳明的论学语录和书信集,是阳明心学的载体,集中体现了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是了解阳明心学极经典的入门必读书。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
    国学普及读物21万字
    7.5万人气
  • 会员
    《道德经》中的智慧,源于老子对世态人情的深彻洞察和深刻思索。社会动荡、人事纠纷、生命无常,点点滴滴积淀成老子的关于人性修养、处世哲学、治国之道、军事哲学、养生之道等的智慧之学。本书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详细注解并翻译原文,有全面细致的解析,并针对每章内容分别从为人之道、从政之道、经商之道三大方向列举了大量妙趣横生的古今中外案例,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在版式上都力求呈现出多方位的立体化效果,使读者能够更好
    国学普及读物48.2万字
    7.5万人气
  • 会员
    《魏书》一百二十四卷,其中本纪十二卷,列传九十二卷,志二十卷,因有些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三卷,实共一百三十卷,记载了鲜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一阶段的历史。
    古籍整理121万字
    7.4万人气
  • 会员
    《笑林广记》内容多采自冯梦龙的《笑府》,是一部集大成的古代笑话集。全书分为12卷,每卷都有一个独特的主题,如贪吝、世讳、谬误、闺风等,现世事百态、刺人情冷暖、笑可笑之人。本书的整理者游戏主人,据传并非一人,而是清代的一批文人,他们借由改编、赏玩、补写各类笑话,“激乎其中,聊借玩世”。所以,尽管成书于清代文字狱最为严酷的乾隆年间,它依然保持了凌厉、尖锐的特色。此次出版的《笑林广记》,以清乾隆四十六年
    子部8.2万字
    7.4万人气
  • 会员
    周作人、季羡林、钟淑河等大师推崇备至。比名言更管用的国学经典,看一本就受用一生。菜根谭:教人处理复杂人际关系。围炉夜话:现实中如何安身立命。小窗幽记:怎么保持飘逸的心态和通透的看事情。宁为小人所忌毁,毋为小人所媚悦;宁为君子所责备,毋为君子所包容。——《菜根谭》心能辨是非,处事方能决断;人不忘廉耻,立身自不卑污。——《围炉夜话》眼里无点灰尘,方可读书千卷;胸中没些渣滓,才能处世一番。——《小窗幽记
    集部9.4万字
    7.3万人气
  • 本书所选的《礼记》诸篇,虽以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经典藏书礼记孝经》为底本,但其中也有斟酌损益之处。如选译《曲礼》的部分章节,将上、下篇合并为一,又加入《檀弓》篇的章节。又例如以《仲尼燕居》篇取代原来的《缁衣》篇。而选择取舍的标准,皆以“生活”为依归。因为笔者深信“礼”源于“生活”,“生活”蕴含“人情”。
    古籍整理12.4万字
    7.3万人气
  • 会员
    葛洪所撰《神仙传》是一部志怪小说集,共10卷,是其所著道教经典《抱朴子?内篇》的案例辅教之作,以具体人物事迹阐释他的“神仙实有”“仙学可致”的主旨。其中的故事,情节大多复杂、奇特,想象丰富,记叙生动,体现了魏晋时期的神仙观念及魏晋文士风气。其中不少人物常为后世养生文献所引用,一些成语和文化典故,如“沧海桑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杏林”“橘井”等,大众耳熟能详,已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古籍整理26.6万字
    7.2万人气
  • 《中信国学大典·诗经》引进香港中华书局百年典藏,全套50册;集合传统经典、引领国学变革。独有的权威创作团队,国学泰斗饶宗颐名誉主编,集结两岸三地空前阵容,全球汉学界的顶尖学者倾力打造。深具国际视野,展现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以现代眼光、世界眼光、未来眼光来抚慰人心的摩登新国学。贴近当代社会的解读,挖掘古代国学经典的当代意义,浮躁社会的醒世箴言,迷茫心灵的治愈良药老少皆宜,修身必读、学习必备,导读
    经部7.6万字
    7.2万人气
  • 会员
    明隆庆六年初刻版《传习录》是后世《传习录》的母本,因未经后人妄改,拥有极高的权威性和珍藏价值,被已故哲学家陈荣捷先生称为“最完备而可靠”的版本,是阳明心学的首选读本。《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宗师王阳明的论学语录和书信集,集中体现了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是了解阳明心学最经典的入门必读书。
    经部21.6万字
    7.1万人气
  • 会员
    “三言”、“二拍”是我国古代流传颇广的短篇小说集。“三言”是指明代冯梦龙所编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的白话短篇小说总集,也是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历程上由民间艺人的口头艺术转为文人作家的案头文学的第一座丰碑。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从各个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二拍”是指凌濛初所编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集部18.3万字
    7.1万人气
  • 会员
    《了凡四训》是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的教育之书。《了凡四训》一部历久弥新,为人生磊落生活的智慧之书。净空法师的浅析深入浅出、蕴含生命哲学,给人以心灵的滋养。内容简介:《了凡四训》,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教育书籍。作者为明代袁黄,字坤仪,后改名了凡,作于六十九岁,全文分四个部分。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后为启迪世人,遂改今名。净空法师用简练明白
    国学普及读物14.4万字
    7.1万人气
  • 会员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四种被广泛认为最具有代表性、最优秀的蒙学读物。这些中国古代启蒙教育的经典教材,主要学习内容是识字背诵,培养识字书写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历史上发挥了普及文化知识、加强道德教育建设的重要作用。本书广泛参考、借鉴了国内新近出版的蒙学类著作,吸取众家之长,每篇蒙学经籍前都加有导读说明,便于读者了解该典籍的文化背景与主旨。内容兼有实用性和典藏性,适
    国学普及读物13.5万字
    7.1万人气
  • 会员
    《了凡四训》明代思想家袁了凡留给子孙的家训,阐述了个人修身律己、安身立命之道。袁了凡以毕生所学,融合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形成了一种高超的为人处世哲学,以他本人由信命认命到积德改命的经历来勉励世人奋发向上。“命由己作,福自己求”,当个人的心性状态发生改变,人生也会随之而改变。
    国学普及读物4.6万字
    7万人气
  • 会员
    《道德经》是中华文化的经典著作,历代学者都将研读《道德经》作为必修功课。《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多为韵文,分为“道经”与“德经”两大部分。《道德经》五千言,篇幅不长而论述精辟,其中含义深远,思想广博。其内容从多方面论述宇宙的本体、万物之源、自然规律等,并将其意义融入到现实自然、社会、国家、民生等众多方面。大致分为:论道、治国、修身、砭时、养生、议兵六大方向。本书《道德经》原文遵照中华书局发行的通行版
    子部8.6万字
    7万人气
  • 会员
    在《易经》中,乾代表男性,丈夫,刚健,主动;坤代表女性,妻子,柔顺,主静。二者兼顾并重、刚柔相济,才能动静咸宜、和谐共生,才是常道。曾仕强教授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易经》有着精深的理解。本书中,曾教授将以易理为标准,从为人女、为人妻、为人媳、为人母四个角度解析乾道与坤道。曾教授认为,坤道的修炼不仅赋予女性魅力、品位和气质,更赋予女性拥有圆满婚姻、家庭及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无
    国学普及读物13.2万字
    7万人气